1. 程式人生 > >買書不讀是一種什麽病?

買書不讀是一種什麽病?

正是 height 之一 世界 書架 靈魂 釋放 一場 單詞

買書不讀是一種什麽病?

在日語中有這麽個詞特別的單詞:積ん読(Tsundoku),用來形容買很多書卻把它們扔在角落積灰的行為,這個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治時代,翻譯成中文大概就是“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

技術分享圖片

對,說的就是你。

在開始閱讀這篇文章之前,先告訴我,你書架上和 Kindle 中現在放著的書裏,有幾本你讀了還不到 1/3?有幾本根本就沒打開過?

“買書不讀”就像 14 世紀流行歐洲的黑死病一樣,堪稱當代社會最嚴重的瘟疫之一,它雖然不會威脅你的生命,卻會謀殺你的錢包,並帶給你永無止境的負罪感。今年 4 月 21 日,亞馬遜中國發布了《2016 年“全民閱讀”調查報告》,將近 1/4 的受訪者一年看書不超過 5 本。2015 年美國電子書商 Kobo 研究也發現,60% 電子書消費者從來沒打開過他們買回來的東西。

說到買書不讀的原因,最普遍的理由是“沒時間”和“靜不下心”。這也解釋了為什麽上廁所時總是我們閱讀效率最高的時候,衛生間這個迷之聖地不僅圈出了封閉的空間和固定的時間,還將其他一切會讓你分心的娛樂方式排除在外,只要那扇毛玻璃門一關上,別說黑格爾和康德了,給我一卷手紙我能把洗發水配方表都背下來。

為了能靜下心來讀書,我們往往要抵制住的手機、遊戲、電影的誘惑,這也是很多人在 iPad 和 Kindle 之間選擇了後者的原因。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你會毫不費力的選擇打遊戲而非讀書?這是因為大腦已經自動替你選擇了最有效率的娛樂方式,而其選擇的依據則是浸入難度的不同。在網絡科技高度發達的讀圖時代,大數據和信息圖風靡一時,純文字書籍這種形式本身已經不再是獲取信息最有效率的方式。

和遊戲對比一下,我們就能發現不同媒介在獲取信息的友好程度上有多大差別。在《為什麽遊戲重要?》一文中, RED 老師講過這樣一段話:

“當我們將遊戲看成一種放松身心的娛樂時,往往也就默認它必須是淺薄的,而沒有意識到蘊含在遊戲過程中的高互動性、高參與感在與虛擬世界的體驗結合之後,在藝術創作層面帶來的可能性,更沒有意識到人類在不知不覺的遊戲過程中所投入的情感,是比任何其它藝術形式都要更加強烈和直接的。”

如果我們的刻板印象已經將放松身心等同於淺薄,那麽,當我們將讀書看成一種門檻較高、難以浸入的活動時,往往也就默認了它的高雅,並將它從“娛樂”的範圍中排除了出去。在時間的洗滌下,書籍——這種歷史最為悠久的信息載體——本身已經被神聖化,成為了“知識”的象征,可說到底,它和遊戲電影們的差別只是不同類型的媒介而已。

一個真正愛看(某本)書的人,感興趣的是書籍的內容而非載體,哪怕把字印在天花板上他都能仰著脖子看完。而我們買書不讀的根本原因,很可能是我們對那本書的內容不夠感興趣。

面對墻角積灰的書堆,我曾經捫心自問:我真的有那麽想看這些書嗎?既然我對它的興趣都不足以讓我把它從書架上拿下來翻開,為什麽我還在堅持不懈的買書?

最大的鍋一定是圖書電商的:他們喪心病狂的打折,不買簡直就是吃虧。便宜是促使我們屯書的前提條件,在印刷術普及之前,書籍一度是權貴階層們用來炫富的方式。而在看個電影吃頓飯都要百八十塊錢的今天,書籍變成了最便宜的正版娛樂形式。便宜不僅讓我們開始屯書,還使我們屯起了遊戲,歐美網友們根據日文單詞 Tsundoku 發明了新單詞 Steamdoku,專門用來形容在 Steam 上買了遊戲而不打的行為。

除了便宜,儲物癖也在驅動著我們不斷下單——剁手——再下單。在當代青少年的三大特征“買書不讀,買遊戲不打,買黑膠不聽”中,占有欲扮演著罪魁禍首的角色。一套心水的漫畫怎麽能不收全呢?一部心愛的電影怎麽能不買藍光呢?收藏才是正義啊,雖然我知道把這本書這張碟買回家來使用的機會約等於零,但這株毒草一天不拔我的靈魂就一天不得安寧。

被稱為“外國豆瓣”的 Goodreads 網站上有個小組叫做 Book Buying Addicts Anonymous(買書成癮癥),聚集著一大波買書不讀的病友。對這些重癥患者來說,買書已經演化為了成癮行為,當你在從事飛葉子、抽煙等其他上癮性行為時,大腦會釋放出一種名為多巴胺的化合物,正是它讓你在購物時興奮到顫栗。艾奧瓦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唐納德·布萊克寫道:“購物已經成為全美排名第一的娛樂活動,人們購物是因為他們樂在其中。”回想一下你收快遞時的心情,是時候給自己打一針安定了。

在後現代主義中,消費主義也被視為是一種獲得愉悅的活動形式。鮑德裏亞認為,消費是一種狂歡與釋放,人們通過購買符號逃離日常生活的空虛無聊,獲得滿足與愉悅。購物在上帝已死的時代起到了宗教的作用,給了我們表達內心的狂熱與忠誠的渠道:“給爸爸打錢!”

鮑德裏亞還認為,廣告賦予了商品一種文化迷思,促使消費者為了建構個人認同而進行消費,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貼標簽”。作為一個星戰粉,我怎麽能不收齊星戰 1-7 藍光全集?有時我們買東西已經不是為了使用欣賞,而是提醒自己我應該是個怎樣的人。We are what we buy,購物行為本身是一種流行且有效的自我表達方式,它正在幫助我們構建自己的身份。

至於“書非借而不能讀也”之所以屢試不爽,是因為借書這個行為排除了書籍的收藏和貼標簽兩種屬性,讓它只剩下承載信息一種用處。所以,面對一本看不進去的書,最好的解決方式是從朋友那裏借來蹲在廁所看,雖然感覺有點對不起朋友……

通過上述胡說八道,我們已經對“買書不讀”的行為進行了洗地,可是當深夜面對書架的時候,我還是能聽見無數未拆封書籍的冤魂在向我控訴,我該拿這份負罪感怎麽辦?

在經濟學中,這種現象被稱為“沈沒成本謬誤”。有時我們會強迫自己看一場毫無興趣的電影,只因為害怕浪費了票錢。這種行為在經濟學家們眼中反而是“不理智”的,因為它基於不相關信息,錯誤的分配了時間資源。所以,你大可拋開“來都來了”和“值回票價”的心理,學學 Steam 玩家們的豁達態度:“我已經浪費錢買遊戲了,什麽還要浪費時間玩遊戲?”

買書不讀產生的負罪感一部分來源於沈沒成本,另一部分則是通過“抽絲”,我們突然意識到,自己其實不是我們原來認識的那個人。下單時的你可能真的對《三峽水電站水位與鐵三角耳機聲音效果研究》非常感興趣,可是當加完班考完試拖完稿快遞到手之後,你已經不是買書時的那個你了,此時的你只想躺在床上邊吃炸雞邊看嶽雲鵬相聲,至於發電機組到底是西門子還是通用,你已經無所謂了。

無論你看書的目的是為了放飛自我還是漲知識走向人生巔峰,追根到底,我們之所以讀書,是因為讀書能帶給我們實打實的滿足與快樂。買書不讀非但不是病,而是一種再合理不過的行為,因為對“病友”們來說,買書這項活動本身帶給你的快樂已經遠遠超過了讀書。

誰規定買了書就非得讀呢?總之,你開心就好。

買書不讀是一種什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