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有一種尊重叫回復

有一種尊重叫回復

web 公司 簡單的 素質 結果 時代 機會 login 3-9

有一種尊重,叫做“收到請回復”

“收到請回復!”

隨著時間的推移,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忽視這句話,

可能是習慣了,

覺得無所謂了,

可能是選擇忽視它,

覺得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對於發布消息的人而言,

寧願你給否定的回答,

也不要你否定的沈默。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收到”是一種尊重

懂得尊重他人,人品不會差

朋友妍妍在一家公司做行政。

有天上班,妍妍接到領導指示,明天公司拍宣傳片,要求所有員工穿黑色正裝。

妍妍立刻在公司微信群發通知,最後還特意叮囑“收到請回復。”

同事們陸陸續續回復了,但直到下班,還有三個同事沒有回。妍妍趕緊給他們打電話。

結果一個說看到,就是沒回;一個覺得是小事,妍妍特意打個電話是小題大做。還有一個同事連電話都沒接。

妍妍說,在工作中,她最怕的事情就是發通知。“發通知這事,雖然簡單又無技術含量,但最考驗人的耐心。”

"我每天在群裏一次又一次提醒,還讓他們收到要及時回復我。而他們要麽是沒回復,要麽就是回復了之後也沒把它當回事。"

但這簡短的五個字,往往不被看重。

"我已經收到了通知,我也知道有這樣一回事,那為什麽還非要回復呢?"

是啊,你是收到了信息,也知道有這一回事。可是你不知道,還有人還在屏幕另一頭焦急地等待著你的確認。

吃飯的時候,時不時地按亮屏幕看看有沒有收到新消息;洗澡的時候手機響了,急忙擦幹手看看是不是你們找他/她;甚至連上課,都總是分神地盯著手機,害怕錯過你們任何一個人的答復。

技術分享圖片

或許這些在你眼裏微不足道。但將心比心,倘若你是那個負責通知的人呢?

隔著手機屏幕,我們永遠不知道對方的等待有多焦急。

“收到”兩個字,花不了你1分鐘的時間,但是對通知者而言,是一種證明和交代。

“收到”兩個字,雖然簡單,卻體現了將心比心。

懂得將心比心的人,能夠尊重他人。

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人品不會差。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收到”是一個承諾

有契約精神的人,人品不會差

和妍妍有著同樣煩惱的,是我的同學黃偉,他在一所高校做輔導員。

每年畢業季,關於如何辦理離校手續、準備畢業材料的通知,他都要發很多遍,QQ群、微信群、短信、郵件,一個都不落下。

“我也不想發這麽多遍,因為我很少能收到回復,我只能多發幾遍確保他們能看到。”

可就是這樣,臨近畢業辦手續,總有些同學的材料準備不足,而準備不足的借口永遠都是“老師,我沒看到信息呀”“老師,我沒收到信息呀”。

在學生回復信息這件事上,黃偉更擔心這種行為背後所展現的學生們“契約精神”的缺失。

社會很大,不再像以前一樣,能夠轉個路口就能找到對方。信息很多,不再像以前一樣,能夠時常聚在一起來通知。更不會有人反復通知,等你確認。

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

“收到”兩個字不僅僅表示你看到了這條信息,還意味著你明白這條信息裏包含的內容和要求,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

“收到”兩個字雖然簡單,卻體現了契約精神,遵守契約,主動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是有責任有擔當的表現。

有契約精神的人,人品不會差。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能力決定你走多快

人品決定你走多遠

之前在媒體工作的時候,帶過兩個實習生。

一個叫李強,小夥子名校畢業,見識廣、文筆棒、悟性高、有激情。

還有一個叫林佳,雖然也是科班出身,但卻有些木訥,雖然肯吃苦,但悟性不高。

兩人之中,我更偏愛李強一點。但沒想到轉正的時候,能力強的李強反而被分到了其他采訪組。

作為實習老師,我有點疑惑,問主任:“主任,為什麽咱們要聞組不要能力相對強一點的李強?”

主任沒正面回答我:“你去群裏發個通知,讓他兩把這2篇稿件分別發一下。”

過了一會兒林佳在群裏回復收到,而李強沒有。

又過了半小時,林佳的稿件已經發了,主任看李強的稿件還沒發出來,就讓我把李強叫進了辦公室。

主任問李強:“不是讓你把那篇稿子發一下嗎?怎麽半小時了還沒發?”

“什麽稿件?我不知道啊。”李強一臉無辜。

“就是我剛剛在群裏給你說的那篇呀。”我打開手機拿給李強看。

“我沒收到呀。”李強劃拉了一下自己的手機,“老師,不好意思呀,我剛才寫稿真沒看見,我這就去發。”

站在他旁邊的我,其實已經看見他的微信群上沒有未讀消息的提示了,這條消息他看過了,只是沒有去做而已。

主任揮揮手,讓李強出去了,轉頭對我說:

大事看能力,小事看人品。

從回復信息這麽一件簡單的小事,就能看出來一個人的人品。

時隔多年的今天,李強仍然還是一線小記者,重大的新聞報道從來不敢讓他參與。

而林佳,已經成為要聞組的負責人,今年還有兩篇稿件在沖擊新聞獎。

對於“收到請回復”這五個字的態度,隱藏了一個人對於他人的禮貌、對自己工作的負責。

決定一個人能走多快的是能力,但是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的是人品。

“收到”兩個字,是人品的體現,能夠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收到”見人品

凡事有交待

“收到”這件小事,做起來並沒有那麽難。

1.別人通知一件事,回復一下“收到,謝謝

2.別人問你一個問題,知道且願意回答就回答,不知道不願意就回一下“不了解。”

3.別人邀請你去赴約,想去就同意,不想去就說不願意,哪怕借口忙也好,裝作沒看見很不好。

4.別人在你很忙的時候找你,可以先解釋一下忙,等到閑下來再說。

5.別人如果想找你閑聊,如果你願意就說,如果不想也不要忽視,告訴他你有事。

6.別人給你發的消息,你在很久後才回復,請先說聲抱歉,再好好聊聊……

這個世界越來越大,信息越來越多。我們越來越忽視收到的信息,可能是因為習慣了,可能是覺得無所謂了,可能是因為忙......

但是對於發消息的人而言,寧願要你否定的回答,也不要一片沈默。

給一個明確的答復,凡事都有交待,這就是最好的人品。

我們接觸的世界越來越大

我們收到的信息也越來越多

你接觸的消息只會更多而不會變少

技術分享圖片

甚至有許多信息是關乎你的成長和發展進步的

比如通知你按時完成任務

通知你確認參賽信息

通知你被錄用...

不回復,豈不是白白錯過很多機會麽?

成功的機會往往掌握在自己手裏

如果白白錯過,豈不是很可惜?

技術分享圖片

同時

沒有人甘願守候你的不回復

沒有人願意去等待沒有回復的你

往往在不經意之間

你早已把自己的未來可能性揮霍一光

技術分享圖片

收到信息後回復其實是一個基本的社交禮儀

能否做一個有禮貌的回復者

其實是自身素質高低的體現

回復未必會給他人留下有禮貌的好印象

但是如果看到不回復,事後不解釋

會給別人造成“他做事沒條理”

或“他做事缺乏積極性的壞印象”

技術分享圖片

“收到”對於你來說或許只是簡單的兩個字

但是對於通知者來說

你不經意的一句知道、好的、收到

對別人來說

可能是已經翹首以盼了一整天的工作交代

技術分享圖片

雖然現在是信息泛濫、垃圾信息橫行的時代

但有些信息

依然要及時回復

回不回信息雖然是一件極細小的事

卻是人品的試金石

是素養的照妖鏡

從大學開始

學習去做一個會及時說“收到”的人

雖然這兩個字可能會占用你的時間

可能會讓你閑適的生活變得忙碌

但是不要忘了

你的兩個字

也成全了別人的等待和信任

"嗨,你在嗎?"

“我在啊”

請記得

“你的收到,成全了我的等待與信任。”

那麽

今天的你們

消息都回復了嗎?

國慶長假過去了,

上班後,

收到請回復哦

有一種尊重叫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