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三重保障:鎖定了百度Apollo勢不可擋

三重保障:鎖定了百度Apollo勢不可擋

Apollo

這兩天陸奇卸任百度COO之後,目前已經體量相當龐大的百度Apollo是否將會受到影響?在筆者看來,由於百度主航道的價值壁壘加上無人駕駛產業的復雜度,這種影響可以說非常有限。


技術分享圖片


要知道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Apollo產業基本面,是經過快刀斬亂麻的一年,Apollo已經完成了四層平臺架構的開放,建立了穩定的開發生態,與一百多家各環節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甚至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已經來到了加速前進的產業生命周期裏。

而假如我們更深入分析Apollo所處的產業位置和價值環境,會發現有三道鎖是它的安全保障。只要這些價值不被攻破,Apollo就是一個不容有失,某種程度上也不會有失的項目。

第一道鎖:大環境和產業共生關系,鎖定了Apollo只進不退

今天的AI與無人駕駛,絕不僅僅是一家公司、一個項目的爭奪,而是國家戰略和世界經濟位置重組的戰略要沖。從此前的中美芯片爭端就可以看出,核心技術對未來的世界格局有多麽重要。在無人駕駛這個百年之變上,中國社會和產業結構都不容有失。

而顯然,今天的Apollo在這個宏觀局勢中扮演著重要的位置。基於無人駕駛平臺化,形成產業聚合能力的Apollo,目前已經進入中國人工智能國家隊,成為了無人駕駛的中國名片。去年11月,2017年11月,科技部欽點將依托百度建設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另外我們也能夠看到,如今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推進自動駕駛車輛上路測試,很有與美國爭奪“世界潮頭”意味,而Apollo率先拿到了北京、福建、重慶等地的首批路測牌照,是國內牌照數量和覆蓋地區最多的企業。

這些信息意味著,Apollo在政策層面已經獲取了重大利好和普遍期待,這種情況下。一番換帥已經並不能影響到其筋骨。

另外也要看到,從產業共生關系看,Apollo在歷經幾次重大版本叠代,深化合作關系後,今天已經成為國內,甚至可以說世界上唯一一家以平臺化邏輯,聚合了100多家國際車企,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廠商,技術解決生態的無人駕駛戰略高地。


技術分享圖片

(Apollo生態合作夥伴Logo墻)


每天都有新的創新和合作在Apollo中發生著,如果Apollo所謂的要涼,大量戰略合作企業已經投入的價值怎麽辦?通過技術緊密聯系的企業,是具有深度產業共生關系的。這造成了Apollo只能進,不能退。

此外,百度與金龍客車打造的中國首款無人駕駛巴士“阿波龍”馬上要量產,也正在催生新的無人駕駛產業機遇,在重大利好面前,Apollo的發展態勢其實是不需要擔心的問題。

“汽車界安卓”的戰略定位,鎖定了Apollo的AI戰機

陸奇所在的一年,百度建立了Apollo,鎖定了決勝AI時代的戰略方向,當然居功至偉,這是整個互聯網產業的共識。

但是我們也該理性地認識到,決勝AI時代不是陸奇一個人的期待,而是整個百度的期待,甚至中國互聯網產業乃至整個社會的共同認定。技術的洪流不會因個人而興,也難因個人而滅——對於今天的Apollo來說也是如此。

Apollo的安全系數,很多程度上來自於其在AI技術落地化中,所占據的絕妙機會。

其實我們縱觀全球AI變革,會發現大量核心技術和產業服務模式都在歐美科技巨頭和政府、學院手中,真正留給中國企業的獨特機遇並不多。甚至可說相當匱乏。

這種情況下,獨特的商業機遇和戰略身位成了中國AI的稀缺資源,而Apollo顯然屬於其中之一。

客觀來看,就無人駕駛技術格局而論,谷歌的生態是非常封閉的,著眼於自家的全流程化。而英特爾、英偉達的無人駕駛方案偏於計算,對具體的解決方案和算法難以給出平臺空間。對比其他科技巨頭,百度和Apollo的從硬件、軟件、雲端服務、車輛平臺的全面開放、聚合各產業環節戰略,可以說是不具備替代品產業優勢。


技術分享圖片

(Apollo平臺四層完整架構)


去年李彥宏提出自動駕駛開源思路,算得上是全球自動駕駛行業的首創。有賴於技術積累和明確戰略,百度打出了無人駕駛中的安卓這張牌。縱觀歐美科技界,對Apollo的進度與模式特殊性都有極高評價。

機遇代表著生存,Apollo所占據的機會空間,鎖定了他不會因為高層變動而失去產業生命力。

披荊斬棘後的真實圖景,鎖定了Apollo已進入穩定期

最後應該看到的是,Apollo本身由於的產業周期也不是一概而論的。就一個平臺級產品而言,創生、鞏固、商業化、生態化等步驟變遷是自然的產業規律。而其發展規律也就決定了不同周期對管理者、執行者、戰略部署體系的不同要求。

在Apollo創立一周年,發布2.5版本,解鎖高速公路低成本卡車物流解決方案的時候,或許可以看做一個節點。因為到此為止,Apollo已經進駐了所有主流無人駕駛解決場景,達成了全流程的產業合作矩陣。也就是說,創生期的工作基本完成。


技術分享圖片

(今年即將量產的無人駕駛小巴“阿波龍”)


而在實現了戰略梳理,平臺基礎搭建之後,進入第二年的Apollo更重要的是落實合作,深化商業可能,探索國際化市場機遇和組建深度的產學一體化聯盟。

雖然陸奇的離去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但實事求是來看,Apollo本身已經進入了下一階段。在新的產業周期裏,一方面換帥的影響並不一定有多大。另一方面,在保留了核心技術人才和骨幹架構的Apollo體系中,由新的掌舵人來調整方向或許也適合激發新的活力。

相比而言,很早負責無人駕駛業務,在AI技術領域完全內行的張亞勤,似乎是Apollo這個產業周期裏理想的掌舵人。而且張亞勤在百度長年負責海外及新興業務,而Apollo本身接下來面臨著商業化和國際化兩大任務,這也都是張亞勤的絕對主場。

總而言之,在披荊斬棘之後,Apollo來到了築城屯田的新圖景當中,此時新帥上馬,重整戰旌,不失為阿波羅穩健前行的關鍵助力。不管怎麽說,中國的無人駕駛契機不能有失,而今天中國無人駕駛的最大名片Apollo是需要整個產業甚至媒體氛圍保護的。我們保護的並不是一家公司,一個項目,而是在大科技時代面前必須保護的中國速度。


三重保障:鎖定了百度Apollo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