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第一周博客作業2018091-2

第一周博客作業2018091-2

計算機專業 進入 軟件公司 高校 構建 但我 互聯網公司 體驗 健身

此作業的要求參見[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2018fall/homework/2101]

1. 建博客

2. 博客作業

(1)回想一下你曾經對計算機專業的暢想

當初你是如何做出選擇計算機專業的決定的?
你認為過去接觸到的課程是否符合你對計算機專業的期待,為什麽?
你覺得計算機是你喜歡的領域嗎,它是你擅長的領域嗎?

我在本科階段選擇了計算機專業。當初我的選擇並不多,計算機行業在我看來是一個挺酷的選擇,我所接觸的遊戲和軟件都是新奇有趣的,所以對創造它們的行業也有很大的興趣。

我似乎沒有期待過什麽,就這樣從高中畢業,上本科,再上研究生,一起都很平淡,我沒有想象過計算機專業是什麽樣的,而是在進入這個專業後,“哦,它就是這個樣子”。我能夠理解我大學期間所學習的一切,無論是專業課還是政治或體育,我所學習的東西都是有經驗的人總結出來的,我對此心懷感激。

計算機是我喜歡的領域,非常喜歡,相比於其他方面的領域,它是我擅長的領域。我本科就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我上的每一堂課,讀的每一本書,都能增加我的專業知識,這種影響可能表現或隱藏在各個方面。最主要的表現在於,當我需要某一樣計算機方面的技術或知識時,我能更快的學習或回想,並使用。

(2)考取研究生,對照前人們走過的路和描述未來發展,現在的你自我感覺你已經具備的專業知識、技能、能力有哪些?
離成為一個合格的計算機學生,在專業知識、技能、能力上還差距哪些?

差的很多,方方面面,以至於我完全沒有信心從學校畢業而是選擇了考研。我上過很多專業課,數據結構、算法分析設計、計算機網絡等等等等,我能對一些知識點作出回答,卻還是不明白自己到底有什麽能力,什麽都是“半吊子”。作為學生,我做不到精通某一種技術,我所做的就是學習保證自己不掛科的基礎知識。我需要一個更具體的、可以實際應用的機會。但至少目前我不用迷茫,我有課上,有書讀,我不知道什麽算作合格,但我可以不斷的提升自己,上課、讀書,以及實踐,我甚至希望這門課的作業更多一點,我的空閑時間越少,我犯的錯就越少。我相信到了離開校園的那一天我會是一個合格的計算機學生

(3)每天都是一個人生選擇的十字路口,學術研究、工程項目、社會實踐 (?) ,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的努力方向。
對照以上你閱讀的前人們的經歷,你的選擇是什麽?
在這種選擇下,你認為你相比其他同學來說有何優勢,有何劣勢?
針對你的選擇,你給自己的本學期的規劃是什麽?

我選擇工程項目。

優勢或劣勢?在我根本不了解其他同學的情況下這種比較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就我自己來看,我對這個方向有極大的熱情,我在本科學了計算機四年,並將要再待三年,我會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本學期的規劃,認真上課不掛、完成導師的任務、在空閑時間裏學習一點課外知識和實踐。事實上,我的選擇並不多。

(4)你對這門課的期待是什麽?
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個小時用在這門課上?

學習知識、積累經驗,我對所有課都有這樣的期待。學長和其他教師都說過這門課“很有用”,我會認真對待。

我在本科階段就上過楊貴福老師的課,很有趣。老師提到過這門課需要至少10小時才能及格,我不希望只是及格而已,所以打算每周拿出16小時在這門課上。

3. 博客作業(10分)

通讀《構建之法》,發布隨筆1篇,要求列出5個問題,可以是讀後不理解的,或者讀後反對的。要有觀點、有證據或分析。字數不是直接的考核標準,但是要求長到能把觀點表述清楚。

1.本書16.1.7中提到專家對於顛覆性技術的估計大多數都是錯誤的,在本書是作為結論(歷史總結)出現的。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僅僅因為顛覆性技術的市場還不存在嗎?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曾直言“中國顛覆性技術是被專家投沒的”,怎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

2.顛覆性技術的創造者自己能做出準確的估計嗎?假如我是一名創新者,我該如何說服別人?

3.16.1.7也提到,成功的公司有價值觀——追逐利潤,又提到了成功的公司重視用戶,那麽當二者產生沖突的時候應該如何做呢?再加上創新呢?沖突無處不在,真是令人頭疼。

4.有那麽多創新的想法因為“沒有時間”、“沒有預算”、“害怕風險”而沒有被執行,卻沒有被分享出去。我可不可以創建一個平臺,專門把作者廢棄的創意收集起來加以利用呢?畢竟一個點子可能只是一句話而已。

5.《構建之法》P295提到:“我們要堅決避免為了寫文檔而寫文檔。”我似乎是在為了找問題而找問題,一邊看書一邊想這個地方能不能提個問題,這種體驗讓我覺得很奇怪。事實上我在讀書的過程中自然遇到的疑惑有兩種,一種是“我將來的團隊會是什麽模式?”這種沒什麽實際意義的,另一種是“怎麽解決交流成本問題”這樣可以拿去百度一下的。 沒有經驗的支持,也問不出有深度的問題,更不敢反對。只能根據提示“編程經驗不多的同學,建議看16章 ’創新‘“ 提出自己的問題。而《構建之法》這本書寫的太好了,我需要的是多讀幾遍。事實上,我根本並不在乎這些問題的答案。我的第五個問題是:我的大腦充滿惰性嗎?

4. 博客作業(10分)

很多人有不為大家所知的本事,而這個能力可以超過周圍90%的人。比如課堂中教師提到,如果表現得不像高度近視,如何偽裝得不像臉盲,能做40個俯臥撐。當然,也可能是籃球、足球、鋼琴、ACM、演講。

請給出你超出朋儕的特殊技能,並告訴我們,你如何通過何種努力、花了多久獲得這樣的成就。

我的本事是,無論是嘈雜的睡眠環境,還是第二天有什麽令人緊張的事,我都能很快睡著。事實上我的方法是,一個十分鐘後關閉的音樂,以及讓大腦處在一個容易疲倦的狀態,將自己置於一個故事或場景中,類似白日夢的狀態,很快就會入睡。並且我的睡眠質量很高,噪音和震動很難叫醒我(當然也包括鬧鐘),我曾經懷疑自己是不是病了。

5. 博客作業 (10分)

采訪本課程往屆同學(含外校和畢業生). 現代軟件工程這門課已經上了好幾年了,以前有很多學生做過團隊項目(說不定包括本校的學生),請你們找一個以前的團隊采訪一下:

  • 當時的項目有多少用戶,給用戶多少價值? 現在還有人用嗎?
  • 這個項目能否給我們團隊繼續開發,源代碼/文檔還有麽?
  • 項目開發有什麽經驗和教訓
  • 對學好軟件工程有什麽建議
1,項目是通過遊戲幫助用戶背單詞,15人左右,現在無人使用。 2,不能,由於保存不當,源碼,文檔丟失。 3,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4,有耐心。

6. 博客作業 (5分)

以下統計精確到一百行。

你目前的代碼量是多少?

你認為優秀的和一般的計算機專業學生,(根據你的理想選擇以下兩問中的一個)為了有資格入職軟件公司/互聯網公司,需要多少代碼量?從事高校教學科研工作呢?

你計劃在本課程結束時,完成多少代碼量?這些代碼量分布在整個學期中,每周應完成多少代碼量?

無法精確到一百行。如何計算代碼量也是一個問題,比如寫了一個兩百行的代碼,發現有問題,完全重寫一個,這算我“寫過”四百行麽?百度上有不同種答案,我就什麽都算上,大學四年怎麽也有一萬行吧(算法競賽刷題、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出於興趣寫的程序等等)。還好在這門課起我開始記錄了。

為了有資格入職軟件公司/互聯網公司,需要多少代碼量?對於這個問題百度也很難查到,我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吧:三年五萬行代碼。

這個代碼量應該不是單純指這一門課上吧?我計劃在本課程結束時,完成1w的代碼量,平均來看每周要超過600行,但這些代碼肯定不會平均的分布到每周。

7.閱讀材料,寫心得(10分)

以下兩篇博客必讀,並務必寫一些心得:

(1)你為何要來上課並且認真參與 [http://www.scalerstalk.com/816-attention]

認真聽講是一種能力!我一直覺得自己精神覺悟足夠,我喜歡自己的每一位老師和每一堂課,任何課程計劃都是有理由的。可是到了上課的時候,還是會分散註意力,現在看來其實就是能力不足。這應該快成為我的固有屬性了吧?老師也提到聚精會神是一種稀缺能力,是的,我的青春年華就這麽荒廢掉了,現在不是感傷的時候,我也從來不當自己是精英,只能說盡量做吧。

(2)你在大學中體驗到了哪種師生關系 [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05/16/2048044.html]

我只是一名學生,雖然在師範大學但不準備當教師,無論怎樣的師生關系或者教學手段我都必須欣然接受並適應。我也希望和老師健身教練 / 健身學員的關系,但是上面也提到了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我很高興能有一個如此負責人的教師鉆研這些。順帶一提,壓力不會影響我的健康

第一周博客作業2018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