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如何做需求分析

如何做需求分析

工作流 rdquo als 應用 反饋 風險 -c 多人 tail

需求分析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但對其完整流程能講清楚的人卻不多,能按照其流程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更少。講不過不少工作多年的人,在需求分析方面都做的很不到位。當然理論是一方面,應用到現實是另一方面,你應該做到懂理論並將可能將它應用到現實中,並把現實的實踐經驗用在完善指導自己的理論上,而不是因為理論不是現實而放棄它。
作者:吳廣超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07032/answer/262676847

1、什麽是需求分析

在系統工程及軟件工程中,需求分析指的是在創建一個新的或改變一個現存的系統或產品時,確定新系統的目的、範圍、定義和功能時所要做的所有工作。—— 維基百科

2、需求分析的工作流程:

技術分享圖片
  • 獲取需求:主動,或者被動從需求提出方獲取需求。
重點:引導需求方盡可能的描述出準確,詳盡,可執行的需求內容。
  • 處理需求:分析整理獲得的需求、從開發者的角度分析、整理出需求報告,並獲得需求提出方的確認。
重點:需求處理的過程中,反復有效的與需求提出方進行溝通確認。
  • 提出方案:根據確認的需求結果,提出可執行的解決方案,並進行評審。
重點:解決方案應考慮成本、風險、解決難度等因素,切應該提出多個方案參與評審。
  • 排序需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需求的優先級排序,決定需求的時間和成本投入。
重點:衡量的角度包括發生頻率、用戶量、解決難度、收益、迫切程度、等多種因素,切不同因素在不同的環境下對產品的影響不同。
  • 撰寫報告:撰寫需求分析報告,分發執行任務。
重點:包含之前所有過程的全部內容,切包含解決方案執行的具體內容。
  • 監控執行:對解決方案的實際執行過程和結果進行跟蹤。
重點:監控的內容不僅僅是質量,也包括時間進度、解決方案的實際結果和預期的對比等。
  • 復盤:根據實際結果,對比分析之前過程中的優劣行為,進行總結整理。

3、需求分析過程中會用到哪些工具,方法論:

  • 獲取需求環節:
    • 觀察:通過觀察用戶的行為,梳理出需求
    • 實際體驗:實際扮演用戶角色參與行為中,整理出需求
    • 問卷調查:制作調查問卷
    • 訪談:面對面的進行對話訪談,通過溝通得到需求
    • 需求調研會:通過會議,召集相關人員進行會議溝通,確定需求。
    • 競品分析:通過競品的動態,更新,自主發現需求。
    • 用戶反饋:通過用戶的評論,投訴,電話等渠道的反饋,獲取需求。
  • 處理需求環節:
    • 制定篩選標準:確立重點信息和無效信息。例:BUG反饋類、投訴類信息重點關註,感謝類信息判定為無效信息,直接忽略。
    • 設計區分類別:整理信息時,對信息進行區分,方便後續分析。如:每條需求都加入類別判斷的字段,內容為:無效,BUG,用戶體驗,投訴,等。
    • 使用篩選工具進行批量處理:Excel。
  • 排序需求環節:
    • 量化計算:根據需要,制定出優先級排序的規則。並分別對每個維度進行量化打分。例:分析維度有用戶數量,使用頻率,開發難度,收益,分別對每個維度進行估值。得出量化後的需求結果。
    • 維度分析:
      • 影響度分析:關註用戶量,和使用頻率兩個數值。
      • 收益率分析:關註成本和收益兩個數值。
  • 撰寫報告:
    • 思維導圖+結構化陳述

4、經驗體會:

需求分析,是需要理性和感性兩種維度進行感知的工作。一方面,我們應該掌握理性分析的工具和方法,確保鍋做過程中不會出現大的失誤和紕漏。另一發面,我們在具體執行的細節上,又要動用同理心和高感知去體會用戶的情感波動。

當然,就像你永遠不可能讀懂一個人一樣,不可能有完美的需求分析,也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但是我們所做這些努力,都是為了讓我們的產出不斷逼近“完美”。

總的來說,需求分析就是 了解你的用戶,了解用戶所在的場景,了解用戶遇到的問題,幫用戶解決。

如何做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