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小專案怎麼做需求分析?

小專案怎麼做需求分析?

在做專案時,經常會碰到這樣的事情.
客戶向我們反映在和你們的工程師談論需求時,他們總是滿口答應沒問題。可是,當他們做好以後,拿過來一看,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而開發人員也在訴苦:使用者什麼都不懂,而且他們的需求老是變動,時間又這麼緊,你讓我們怎麼辦?
我覺得如果開發人員在做需求分析時,如果注意以下幾點,也許可以避免被動的局面.

[b]1、掌握相關的行業知識[/b]
在和客戶溝通之前,最好了解一下相關的行業知識。
有一個專案管理人員說:行業知識可有可無,作為需求人員,最重要的是和客戶溝通。最好把客戶講的東西都記下來。然後,由專案組決定後,再把意見反饋給使用者。這種溝通方式,既不能有效的發現問題,也容易延誤專案時間。
案例:
小A某名牌大學畢業,公司為了鍛鍊他,特意安排他和一個比較重要的客戶進行一次溝通。小A和客戶電話聯絡,商定了見面的時間和地點。西裝革履的小A提前十分鐘來到了見面的地點。一番客套之後,小A和客戶就開始進入話題。客戶開始談他的需求,從專案背景到專案目的,從業務流程到相關部門和人員。客戶興致勃勃地說著,小A手忙腳亂的記著。客戶停下來,問小A你覺得我的觀點有什麼需要補充嗎?小A老實地回答說,我對業務還不是很熟悉。客戶一下興致全無,對小A說,等你對業務熟悉了,再來找我把。

[b]2、重在溝通[/b]
溝通的方式可以是訪談和調研、會議、電話、電子郵件、小組討論、模擬演示等不同形式。我的意見是最好是與客戶面對面的溝通。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高手過招,都是面帶微笑,不露聲色,比拼的是內力。面對面的溝通,就是比拼內力。所以,一定要把準備工作都做好了。
溝通其實也是在相互妥協。對使用者合理的要求,要儘量滿足。使用者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要想辦法避免。要委婉地提醒使用者,如果這樣做,可能要增加專案時間,或者對執行環境有更高的要求。
溝通一定要有記錄,對於交流的結果還可以進行分類,便於後續的分析活動。

[b]3、深究細節[/b]
不要等到專案做好後,才讓客戶發現問題。
客戶所能提供給你的只是他們想到的功能需求,很多問題並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之內,如果作為專案承擔方沒有去做分析,簡單的按照功能要求去設計、規劃,最終出來的系統是很難完全符合客戶的業務流程的.這時,在客戶看來當然需要更改.但這種更改卻被我們看成了需求的更改。既然是需求的更改,那麼就需要增加專案成本(資源)或延長專案時間。我看過一篇文章,說要要想專案成功,就得和使用者建立親密的夥伴關係.可是,這種以需求的更改為理由讓使用者從口袋裡掏錢,親兄弟也不幹阿.
所以,需求分析不僅僅是拿到客戶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還需進行分析,瞭解細節,並就細節跟客戶諮詢,獲取最詳細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