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華為“停止”社招

華為“停止”社招

大家應該都聽說了吧,華為“停止”社招了。

準確地說,根據近日華為釋出的《關於落實公司人才供應策略的決議》,“華為公司原則上停止普通社會招聘”,“以應屆生和內部流動代替”,“不在優秀往屆生、關鍵稀缺人才以及公司專項招聘範圍之內的,各部門不得發放offer,特殊情況需經輪值董事長審批”。

這個“原則外”的“關鍵稀缺人才”,指的是哪些人呢?

首先是必須是19級以上職級的員工。這種級別的員工,相當於阿里巴巴P9級別左右,在華為內部大概是四、五級部門的部長,擁有12-15年左右的工作經驗,且是其中的佼佼者。

關鍵稀缺人才領域包括:IT、公有云服務、人工智慧、視訊監控、網際網路生態與運營等領域。

簡而言之,95%以上的人都被排除在外了。

一如既往地,針對這個訊息,華為出來“澄清”了——

“我們將持續開放,面向全球吸收優秀人才,在公司新願景下推進業務不斷髮展。”

不管怎麼說,檔案是真實存在的。華為的官宣,明白人一看就懂。

對於這件事情,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年華為“清理34歲以上老員工”的那件事。嗯,警鐘第二次敲響了,真的是步步緊逼啊。

在我看來,華為停止社招這件事,比什麼5G牌照發放、XX拆分重組啊都重要。它將會對通訊行業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對於企業來說,裁員是西醫療法,又快又狠。停止社招呢,屬於中醫療法,雖然慢,但是治本。

不管西醫還是中醫,都說明企業有病,有病才需醫治。

很多媒體說,華為裁員是因為成本原因,因為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支出和極低的利潤率,所以華為才停止社招,縮減編制,準備“過冬”。

我並不這麼認為。個人覺得,成本也許是其中一個原因,但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華為的人效並不算低,每個員工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和營收,也不算低。利潤率低,是通訊行業的通病,並不完全是老員工帶來的。

我個人認為,華為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策,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優化公司的年齡結構”,說白了,就是為了給公司“換血”,“換新鮮年輕的血液”。

華為這家公司,80年代成立時名不見經傳,一路摸爬滾打,殺出重圍,成為如今世界排名第一的通訊裝置商。

它很清楚,自己能走到今天,到底是依靠什麼。不是什麼政府背景,也不是什麼資本運作,就是無數員工的拼搏奉獻,再加上領導者的遠見氣魄,還有改革開放的巨集觀經濟形勢。

華為最寶貴的財富,就是它的員工。

不惜一切招募人才,不惜一切培養人才,不惜一切留住人才。華為的成功祕訣,就在這裡。

中國的勞動者是卑微的,即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也是一樣。你看社會上,工程師普遍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但是華為不一樣,華為愛才惜才,不問家庭出身,不問背景關係,只要你願意為它奮鬥,它就願意給你回報,說白了,就是給錢,而且是拼命地給。

士為知己者死。在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國,作為一個一無所有的年輕人,如果有公司賞識你,尊重你,願意給你可觀的待遇,這個年輕人,恐怕連命都願意付出來。

在早期的華為,就聚集著這麼一群年輕人,沒有背景靠山,沒有論資排輩,人人平等,只看能力和付出。勝則論功行賞,敗則拼死相救。

這樣的企業,怎麼可能不成功?

但是,時至今日,事情發生了變化。

第一代華為人(90年代左右那批)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很多已經離開。

第二代華為人(00年代那批)雖然實現了財務半自由,離開了一部分,但是很多選擇了留下,手裡握著大把的股票,繼續分享華為增長所帶來的紅利。

第三代華為人(10年代那批),人數迅速增加,渴望通過華為這個平臺實現個人價值,獲得回報。

和所有老牌企業一樣,華為的老員工越來越多了,開始有了論資排輩,有了人浮於事,有了“養老人群”。華為整個公司的年齡結構,開始發生變化。

華為的成長,其實就是中國40年改革開發的縮影,充分利用了人口紅利的優勢,也就是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海量的勞動力數量。

十年前,我在海外出差,和我們對接的客戶,幾乎全是40歲以上的。我清楚記得,有一次搬遷朗訊的裝置,對方派來的工程師,是一個60歲的老頭。而我們,清一色20多歲的年輕人,完全是時代與時代的對話。

不過,人口紅利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如今我們國家已經不可避免走向老齡化社會,你享受了人口紅利,就要面對人口紅利的後遺症。企業也是一樣。

大家可以看看日本,因為人口老齡化、年輕人低婚育率的影響下,經歷了20多年的經濟低迷,至今沒有走出困境。

更不要說,我們國家還有計劃生育,還有更可怕的高房價。對年輕人的刻薄無情,終會報應在這個社會身上。

也許有人會問,有經驗的老員工,難道不應該是企業的寶貴財富嗎?怎麼變成了“累贅”了呢?俗話不是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嗎?

很遺憾,對於通訊這個行業來說,老員工真的沒有想象中那麼有價值。

通訊行業技術革新太快,2G學完學3G,3G學完學4G,如今4G還沒學熱乎,5G又來了。技術迭代差異太大,產品完全變了,硬體結構和軟體介面都變了,如果掌握的不是深層次技能,根本就是全部重學。

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學東西能比得上20多歲的年輕人麼?

況且,有家庭的中年人,讓你出差,你方便麼?讓你加班,你願意麼?讓你搞創新,你能行麼?

中年人的優勢在哪裡?你拿什麼和年輕人拼?

更不要說,你還拿著比他們高的工資、獎金和分紅!憑什麼呢?

通訊行業是吃青春飯的行業,通訊人的黃金年齡是24歲-34歲。

如果34歲還沒有混出什麼名堂,基本上也就到了職業天花板。即使幹到中層,高不成低不就,定位依然尷尬。如今企業都倡導管理扁平化,越來越多的中層岌岌可危。

華為這樣的“狼性文化”公司,一定會對老員工下手的。

對它來說,多一個人不是多一雙筷子那麼簡單。如果這個人是閒人,拋開薪資成本不說,企業的內部溝通成本、流程執行成本,都會增加。整體效率,勢必下降。

你可以看看身邊,有多少人是“養老職位”,每天負責轉發郵件,以寫PPT為己任,資料都是找一線業務部門要的,包裝包裝就找領導邀功。不僅如此,為了業績好看,為了彰顯自己的“價值”,有的人甚至想方設法來折騰業務部門,考核業務部門。

這就是閒人的危害。而閒人,多半都是老員工。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養閒人的公司都是死路一條。除非你是壟斷企業。

華為極強的求生欲,迫使它“打亂工號”、“買斷工齡”、“重籤合同”、“清理34歲以上老員工”,“關閉社招”……包括搬遷到松山湖,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解決年輕員工的後顧之憂,維持生命力。

這不是開始,也肯定不是結束。

縱觀現在的通訊行業,發展低迷,形勢嚴峻,運營商自顧不暇,裝置商度日如年,第三方玉石俱焚。

作為人才流動鏈條中還算頂端的兩家領軍企業,中興元氣大傷,正在積極自救,短期內不可能使勁招人,而華為表面上欣欣向榮,實際上也是危機四伏,所以謹小慎微,乾脆關閉了社招大門。

對很多通訊行業從業者來說,這就是意味著上升通道徹底關閉。

當下的艱難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如果拼命努力仍然不能進入更好的企業和平臺,那還有什麼必要繼續待下去呢?

所以說,關閉社招表面上影響的是中年人,但實際上也會影響年輕一代的信心,會影響整個行業的人才生態。

如果行業裡沒有了人才,那就是真的要涼了。

最後,作為一個35歲正在轉型的中年人,我奉勸所有的同齡人,是時候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出路了,是趕緊學習,還是乾脆轉行,都要提前做好準備。

如果你繼續渾渾噩噩,將來時代淘汰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評論:
1 深刻,但更殘酷的是,努力敵不過選擇,你向著一個方向披荊斬棘,結果未必比好過安穩度日的人。另一方面,人到中年,很多時候已經身不由己了。

2 通訊裝置,這座富礦,挖的差不多了,已經是夕陽行業了。
俺家在東北油田,
幾十年前,隨便打口井,原油自己往外噴,
後來,要往地下注水,再後來,要加註化學試劑,
現在井裡抽上來的,90+% 都是水,只有一點油花花。

3 分析的透徹,中年危機步步驚心啊

4 簡單來說,就是華為需要高性價比,儘量少花錢,儘量多幹活,在天朝這種歷來無視人性的環境下,這種做法也無可厚非,但樓主居然還能說的如此清新脫俗也夠不要臉的。

5 不是有一篇剛出來的文字說90%以上的通訊人將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