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活著的意義 幸福是什麼 寫給自己的活法

活著的意義 幸福是什麼 寫給自己的活法


也許因為是學物理的原因,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每次仰望星空,或想起微觀世界,心裡都會發虛得緊。茫茫大宇宙中,有了地球,有了我,這一切究竟是為何?我們從哪裡來?我是誰?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永遠不會有答案。哲學、宗教、科學的解釋都無法讓我信服,我甚至懷疑這些問題本身的意義:即便找到了答案,又有何用?

我們從哪裡來?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是理想概念的投影,我們是洞穴人,就如黑客帝國一樣,我們身處的物質世界,只是大腦中的思維活動。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世界,創造了你我。身為人類,我們有原罪,我們一生都需要救贖。在科學領域,大爆炸理論、第十二顆天體等等,一切看似很“科學”,但究其源頭,依舊是未知的,依舊無法讓人心安。總之,我們“莫名其妙”地來到了人間。這並非是一個非要找到答案的問題,或許,問題本身就是答案。

要到哪裡去?這個問題沒人能回答。柏拉圖想引導我們走出洞穴,但洞穴之外未嘗不是一個更大的洞穴。科學則更不能回答這個問題,甚至因為原子武器、外星文明等等因素,科學給出的答案會是整個人類的毀滅。佛教裡有輪迴的概念,但對於未能皈依三寶的大眾來說,輪迴只是一個美妙的善意的謊言。相信輪迴,那是信仰的幸福;不相信,也不會帶來什麼悲哀。要到哪裡去,更多的取決於社會中的每個個體今生如何活。

以上兩個問題,無論是基督教、伊斯蘭教還是佛教,都是通過上帝的存在或生命的輪迴等假設來解答,我們選擇相信即可。信仰通過簡單給人快樂。

我是誰?今生應該如何活著?與前面兩個問題不同,這個問題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嘗試去尋找到答案的。

活著是為了追求真理嗎?像我這種人,和愚公類似,屬於《第三種“沒信仰”》。愚公其實還相信“真”的,相信世間萬“相”的背後,依舊有真的存在,至於真是什麼,未必需要去探求,但愚公相信“真”的存在。我卻連“真”的存在都質疑。真理是什麼?拿科學來說,無論是原子、分子,還是萬有引力、電磁場,抑或光速不可超越、測不準原理等等,所有這些,都是我們人類在自己的大腦中,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分析和概念總結,這些其實都是主觀的。看似理性、客觀的科學,其根基是人類的感性和主觀。就如歐氏幾何,其依賴的假設之一是: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該直線平行。這個假設是不可證的,是我們對現實世界的主觀性總結。如果修改這一假設為: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兩條直線與該直線平行。我們將得到一個全新的幾何體系,和歐氏幾何一樣,也非常嚴謹完備,只是這一套體系對我們現實世界沒什麼用。但這未必就能說明歐氏幾何更“真”。實際上,就如牛頓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關係一樣,比歐氏幾何更能描述宇宙物理世界的是黎曼幾何。科學是為了“方便”。

無論是牛頓力學還是黎曼幾何,都是我們大腦中的概念。並非存在“曲線”,“曲線”不是東西,“力”也是純概念,是我們用來理解這個世界的思維符號。E=mc^2 很漂亮,但其本質和“愛給人力量”一樣,都是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並不是“真理”。

各種宗教,最打動我的,是它們都在宣揚一種活法。比如佛教裡,有四聖諦和八正道,比丘有很多戒律。所有這些,包括輪迴的觀念,都是為了讓人在今世活得更好,活得心如大海,能坦然面對世間的一切哭笑沉浮、生老病死。宗教帶給人的是善與美。我們該做什麼,怎麼做,如何幸福,我們擁有什麼,應該追求什麼,可以放棄什麼,所有這些問題,在各個宗教裡都有解答。即便不信教,比如愚公,比如我,也可以從中汲取到很多有意義的“活法”。比如佛教裡的五戒,不殺生是教我們要慈悲,不偷盜是教我們要自立,不妄語是教我們要與人和諧相處,不邪淫和不縱酒是讓我們能分辨快感和幸福。活著就是當下,今天是明天的“從哪裡來”,明天是今天的“到哪裡去”。活好今天,於我,上面三個問題就都有了答案。

這樣,活著的意義變得非常清晰簡單:

活著的意義就是幸福 —— 自己、他人以及整個社會的幸福。

什麼是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我的定義是:

幸福是對美的體驗。你愛的人也愛你,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呀。挑燈夜讀書、攀巖、扶老奶奶過馬路、產品上線等等,這裡面都有美在流動。美可以在“真”的追求中,美可以在“善”的行動中,美無所不在,像水像空氣一樣,輕輕一捏,美中就可以掉出一滴幸福來。

可是世間很多人活得很苦,活得不幸福。不是因為沒有幸福,而是因為幸福如空氣,風起來時,我們能感受到涼爽,雲淡風清時,我們卻經常忽略了自己的呼吸。

美的體驗究竟是什麼?如何才能活得幸福?

----

馬斯洛總結的五個需求層次,是理性的分析與歸納。應用到個體時,需加上感性的浪漫與發散。對我來說,馬斯洛的五層需求簡化為三層:

  1. 生存
  2. 自我完善、財富自由
  3. 體驗並創造美

幸福是對美的體驗,這是第三層次的需求。要獲取幸福,就是要讓第三層次的需求得到儘可能多的滿足。這離不開第一層次的生存需求,以及第二層次的自我完善和財富自由。

這三個層次不是通關制,不是達到了第一個層次,才能進入第二個或第三個層次,而是三個層次同時存在,並且含義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對我來說,讀大學時,生存需求是不為學費和生活費發愁,這個需求通過家庭支助和課餘打工得到了滿足。第二層需求裡的自我完善,是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是鍛鍊個人品德和社會生存能力。財富自由在大學時期很簡單,對我來說就是能賺點閒錢,買自己喜歡的書。第三層次在大學時期有很多,比如與紅友們品味紅樓,與詩友們點評詩歌,以及同學之間對科學的暢想和討論。大學時期,現在回想起來,是簡單而幸福的。簡單是因為欲求不多,需求簡單。幸福是因為體驗甚至創造了部分美好。

當然,大學時的我,也有不少不幸福。比如第二層次的財富自由,其實除了買書,我還很想能有閒錢出去旅遊。但靠家教賺錢很有限,有時為了買書,我還得餓餓肚子一天只吃三個饅頭。

生存需求是基本需求,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果生存需求都得不到滿足,是不可能長期擁有幸福的。第二層次的自我完善和財富自由,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讓自己能有資本去體驗未曾體驗過的美,從而在第三層次上得到更多滿足。

生存、自我完善和獲取財富自由,本身也可以充滿美的體驗。一個常見的例子是,追隨我心,讓興趣與工作保持一致。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興趣和工作很難完全重合。重合度超過一半就已經不錯,這是現實的生活。

幸福和需求密切相關,需求來自內心的欲求。想擁有幸福,就需要好好地去管理欲求。心如止水,無慾無求,那是佛陀的幸福境界,我們常人不可及。我們可做的是讓需求真真切切地貼近自己的內心,要大膽地剔除掉一切虛妄的欲求,比如活得比他人好的攀比欲求,比如拯救人類的狂妄欲求,以及搶劫、淫邪等有悖普世道德的欲求等等。

除了來自個人內心的欲求,需求還不得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比如中國社會中的有很多三明治,面對現實,不得不考慮:

  • 房子。是的,我在談論房子。雖然你可以租房,但中國當下這個大環境下,父母的嘮叨、孩子的戶口和教育、生活的心態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會迫使你或遲或早在這或在那去擁有一套房子。沒辦法,這裡是中國,我們是三明治,活著的部分意義就是去適應當下。
  • 車子。最近網上流行一個段子:

    梁朝偉有時閒著悶了,會臨時中午去機場,隨便趕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機,比如飛到倫敦,獨自蹲在廣場上喂一下午鴿子,不發一語,當晚再飛回香港,當沒事發生過,突然覺得這 TM 才叫生活。

    這個段子可能是事實,也可能是誇張。但從其瘋狂轉發和衍生出的各種版本來看,大家內心都希望自己也能擁有這份“隨時去喂外國鴿子的自由”。車子能讓我們擁有一定程度上的“交通自由”。城市的車子會越來越多,這是對自由的追求。

  • 孩子。這個肯定會有爭議,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不少人選擇了不要孩子。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活在中國,孩子是給自己以及父母輩最好的禮物。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看似我們早就不受這種傳統觀念的束縛了,但實際情況遠非如此,很多傳統觀念依舊無處不在地影響著我們。

房子、車子、孩子,這些可能並非你的初始需求,但在社會環境下,擁有這些往往能讓你活得更舒適、更恬然。特別是孩子,會讓父母在自我完善和美的體驗中收穫很多。大隱隱於市,“隱”可以理解為生活的智者,“隱於市”可理解為與大眾的生活保持一樣。淘寶的一位高管曾說,可以保有自己的特色,但沒必要去搞特別。總之,面對外在環境,保持順流而活的心態,可以讓幸福來得更容易。

每個人的生存需求、自我完善、財富自由以及對美的定義都不盡相同。需求定義和欲求管理是“知”的層面,在“行”的層面,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呢?這和“活法”密切相關。有很多“活法”值得思考和實踐,比如誠實、謙虛、正直等等。這些“活法”,會影響做人做事,並最終決定我們能否活得幸福。

---

活著的意義是幸福,幸福是對美的體驗。如何才能體驗到更多美呢?

美如空氣,無處不在。美又如露珠,在清冷的早晨閃著水晶般的光芒,短暫停留後無聲地消逝。二千五百年前,佛陀修行六年,開悟成佛,悟得了人生的真諦與幸福的活法。下面就我個人的經歷以及現階段的需求,總結下寫給我自己的追求幸福的三個活法:

  1. 謙卑
  2. 寧靜
  3. 關愛

謙卑是種心態。“謙”是知曉內心之微小與不足,“卑”是看到外界之大與神奇。劉備三顧茅廬,楊時程門立雪,抱著的都是一顆謙卑的心。謙卑讓人保持求知,謙卑讓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謙卑中帶有尊敬與敬畏,謙卑是一種空杯者的心態。

回顧自己的過往,無論在網路論壇,還是現實中與他人相處,有不少時候,都比較“要強”,愛逞口舌之快。每當這種境況發生時,經過會導致對方和自己都不愉快,特別是當對方也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非常要強的人時。如果能持有一顆謙卑的心,那麼很多憤怒和懊喪就都可以避免掉,並且能更好地把爭議點討論清楚,把合作的事情做得更好。

謙卑不是軟弱,謙卑是放下自我。謙卑是思考,需要不斷自我完善。學誠法師有一則見行堂語說:“看不起別人,看不慣別人,看不上別人,看別人不順眼,這都是錯誤的,都是因為自己內心有毛病,是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痛苦的原因,所以需要修行,需要改正。”謙卑是看到別人的好處。以謙卑的心態做人做事,這就是修行,能讓自己看見更多美好,體味更多幸福。

寧靜是種境界。“寧”是心神安定,不焦不躁。“靜”是雲淡風輕,萬物空靈。“靜”字非常有意思,拆開來,是“爭”和“青”,即爭得/贏取青春。很多成功學書籍裡的大道理,都不及這一個靜字。

當下社會很浮躁,特別是網際網路界。比如微博,吸引了很多使用者,為人與人之間建立了大量“連結”。但這些大都是人與外界的連結,缺少人與自己內心的連結。當向外的連結過多,向內的連結過少時,人就容易浮躁。剋制浮躁的妙方就是尋求內心的寧靜。

寧靜是很切實的體驗。學者的挑燈夜讀,廚師的切菜剁絲,喬丹的灌籃,維修工人認真地擰一顆螺釘,所有工作,當從事的人以一種寧靜的心態在做時,整個空氣中都會充滿著不可言的美。寧靜是融合,是將人化於所做的事中,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洋溢著幸福。

寧靜還是一把利刃,能化解世間的難題。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看似棘手,難以解決。這時很容易淺嘗輒止,很輕易就逃避:這太難了,以後再解決。或者說:這問題非我所長,我解決不了。於是就去逛逛微博打發時間,或挑些簡單的事情來做。然而實際上,我發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對於大部分難題,如果能保持內心的寧靜,沉下心去思考如何解決,就會感覺冥冥之中自有天助。當一步一步往前走時,往往會柳暗花明,甚至發現原本很簡單。做完時,內心則充滿著喜悅。這份喜悅,是微博等媒體永遠不能給予的。

寧靜本身就是一種美的體驗,寧靜不是為了致遠,寧靜就是寧靜,寧靜是幸福的心境。

關愛是發自內心的行動。“關”是關心,記惦某人某事。“愛”是愛護,愛是心之朋友。謙卑是將自己掏空,寧靜是吸納外界之美,關愛則是給予和付出。

不少網際網路公司,比如亞馬遜,比如阿里巴巴,企業的價值觀中都有客戶第一。客戶第一,就是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努力讓自己的工作,能讓客戶更滿意。如果員工缺少對客戶發自內心的關愛,這往往就會成為一句空口號,很難落地。

關愛是情感。是否記得曾經為之心動的女孩,你會在乎下雨天她是否帶了傘,你會在乎即將到來的夏天她是否有新衣裳穿,你會在她哭時覺得煩躁,在她笑時覺得開心。懂得關愛,能讓你追求到心愛的女孩,能讓家庭和睦,能讓團隊充滿凝聚力,甚至能讓企業基業長青。

謙卑做人,寧靜做事,關愛他人,這就是我寫給自己的活法。這是一場修行,現階段我還有很多不足,但願意為之修行一輩子。

寫在最後:從標題到文章內容,很強調這是寫給我自己的活法。除了謙卑、寧靜和關愛,還有很多很多美好的活法,比如勤奮、誠實、耐心、激情等等,還可以直接遵循佛教裡的八正道和修行戒律來做。我推薦每個人都應該去找到適合自己當下的活法。所有這些,都是為了體驗更多美,讓自己、讓整個世界更幸福。

===

偶然看到lifesinger歲月如歌的6年前的幾篇文章,也轉載過來,非常有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