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摺疊屏就要來了,適配逼死 Android 開發?谷歌有辦法!

摺疊屏就要來了,適配逼死 Android 開發?谷歌有辦法!

1.

異型屏還沒適配好,摺疊屏就要來了,Android 的碎片化,讓開發者又多掉了不少頭髮。

北京時間 11 月 8 日,三星在舊金山向開發者釋出了一款可摺疊螢幕手機。並表示,新技術需要開發者調整其 App,以確保在手機被攤開成平板電腦時,能夠執行流暢。

三星的這款手機,還處於原型機的狀態,正式釋出日期尚未確定。這種摺疊的技術,三星將其稱之為 Infinity Flex Display。

三星釋出的這款手機,實際上擁有兩塊螢幕,可摺疊的 Infinity Flex 顯示屏為內屏,而摺疊以後的外屏就相對較小一些。

從上面的演示圖可以看到,三星只需要處理 App 在兩塊屏之間切換的問題就好了,三星的理念是在展開後,在小屏中執行的 App 依然在運行當中,並且會自動調整大小以匹配新的佈局,展示更多功能,而不僅僅是一個放大的版本。

三星還為這款裝置,開發了一個名為“多活動視窗”的功能,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分屏功能。當手機處於展開狀態時,使用者可以分屏對半執行兩到三個 App。

分屏這種功能,我的手機上也有,但是我從來沒有用過。其一是覺得沒有必要,兩個應用之間的切換已經夠簡單了,其次是因為還是追求一種沉浸式的體驗。在一段時間內,應該是兩種方案並存。不過三星這次釋出的只是一款原型機,最終釋出的時候,應該還會有調整。

看到這個訊息,廣大 Android 開發是不是先捏了一把汗,這妥妥的要加重 Android 開發的適配工作。並且這麼多廠商,如果各自都出一套自己的方案,這對開發者來說將是噩夢。

在上半年,各大廠商相繼推出了劉海屏,趕在 Google 釋出 Android 9.0 之前釋出的一些手機,各自採用了各自的適配規範,在 Google 官方釋出 Android 9.0 中,對劉海屏增加標準 API 支援,市面上已知的方案就有多種。不過還好“劉海”的凹形,大部分佔用的是狀態列的部分,適配的難度只能說還好。

2.

不過 Google 也有其應對的策略,在今年的 Android Dev Summit 上,Google 就已經宣佈將要對摺疊屏提供“Screen Continuity(螢幕連續性)”的原生系統支援,並將這項技術稱之為:Foldables。利用這種柔性顯示技術,App 可以做到摺疊屏裝置上的適配工作。

其實在很早之前,Google 就已經考慮到 Android 會執行在不同螢幕尺寸的裝置上,例如 Android TV、Android Auto、Android Pad、Wear OS 等。這些不同尺寸的裝置,在整個 Android 的生態中,都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但是你要注意到,通常針對不同的裝置,我們會設計出兩套完全不同 UI 風格,通常他們會被當成獨立的 App 進行釋出。但是 Foldables 來了,就完全不一樣了,通過摺疊屏裝置的兩種變體效果:雙屏裝置和單屏裝置,當摺疊時,它看起來是一部手機,而當它展開時,它就變成了一臺平板。他們是一臺裝置上的雙生體,只是偶爾在不同的形態下進行變換。

Android 的碎片化,一直也是 Google 所頭疼的。又怎會錯過這種定標準的時機。

在硬體廠商創新的同時,Google 為了避免碎片化更嚴重,率先提出將會對摺疊屏技術進行標準規範。並標識已和各大廠商溝通,爭取以一個標準化的方式將摺疊屏支援,穩定推進。

3.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的頂著,Google 這次反映算是快的了。任何東西,只要標準化了,就不會太麻煩。

既然 Google 已經表示將要對摺疊屏進行支援,我們就先猜想一下,最終會以什麼樣的形式進行支援。

在我看到摺疊屏第一秒的時候,我想到了 Fragment。當初 Fragmet 被推出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想要在大螢幕和小螢幕之間,有更靈活的 UI 設計支援。

但是再仔細想想,應該不會是這樣的一種模式,還是上面的原因,使用 Fragment 不利於兩種螢幕模式的切換。

所以我猜想,應該會是一種類似前端中,Bootstrap 這種響應式框架,對開發來說,可能就是多了一種佈局方式,並且應該會是以 Support 包的形式進行擴充套件支援。

也別太擔心,這樣的適配,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兒,設計師和產品也要頭疼,對一個頁面要做多套效果和功能原型。

4.

摺疊屏不管怎麼發展,只要還是 Android 的體系內,就還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對於摺疊屏,你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公眾號後臺回覆成長『成長』,將會得到我準備的學習資料,也能回覆『加群』,一起學習進步;你還能回覆『提問』,向我發起提問。

推薦閱讀:

圖解 Chrome,架構篇 | 所謂的“寒冬”,其實是在倒逼我們技術升級 | 分詞,科普及解決方案| 圖解:HTTP 範圍請求 | 小程式學習資料 |HTTP 內容編碼 | 輔助模式實戰 | 輔助模式玩出花樣 | 小程式 Flex 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