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必然》六、未來你將放棄所有,卻能使用一切

《必然》六、未來你將放棄所有,卻能使用一切

我們繼續凱文凱利的《必然》,今天是第五個關鍵詞,使用Accessing。這個單詞除了使用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的含義,像是入口、出口、接近、進入、增長、爆發和獲取。總之,這個詞就是要表達我們和事物之間的動態關係。我們要理解他就要明白他的反面,也就是和事物的靜態關係,我們把他叫做佔有!那麼使用和佔有相互對立起來解釋就簡單多了。 我就直接把本章的核心觀點告訴大家,就是對於事物的佔有不再像曾經那樣重要,而對事物的使用則比以往更加重要。 這個觀點可是相當的刺目,因為只要稍微懂一點經濟學的同學都知道,所有權,產權那可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啊!如果一個國家連產權都不明確,那他的經濟水平肯定不怎麼樣。張五常老爺子大家都知道吧?中國經濟學界的泰山北斗,曾經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就預言中國必將走上市場經濟的改革道路。張老爺子就是談產權問題而著名的一位經濟學家,他把畢生所學傾注到了一套書裡,叫做《經濟解釋》。而產權保護對一個國家富強的重要作用,就是這套書中極其核心的一個理論。
而KK大叔在使用這一章中則告訴我們,產權不會消失,但是請你給我靠邊站,使用權才是未來商業價值的核心。KK大叔怎麼說的?請你擡頭看看現在世界上站在風口浪尖的網際網路公司,Uber全世界最大的計程車公司,但是他卻不擁有任何一輛計程車。Facebook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媒體平臺,但是他卻不創造任何的內容。馬雲爸爸的阿里作為最有價值的零售公司,但是它卻連庫存都沒有!還有Airbnb,他是一家聯絡旅遊者和家裡有空房出租房東的服務型網站,他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短租住宿供應商,卻不擁有任何的房產。這似乎已經在告訴我們,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正在發生。 而實際上,在我們的網際網路數字媒體領域早就如此了。我們的優酷、愛奇藝這些視訊供應商,准許我觀看一部電影而我無需擁有它。QQ音樂、酷狗音樂這些音樂流媒體平臺,准許我聆聽任何我想聽的音樂而無需擁有其中的任何一個。亞馬遜公司的Kindle服務,使我能夠閱讀60萬本電子書,而無需擁有任何一本。索尼公司的流媒體遊戲服務使我可以暢玩遊戲庫中的各種遊戲而無需全部購買他們。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在使用的東西,其實都比我們實際擁有的要多得多!
在未來,我們並不是拿不到產權,而是我們壓根就不想去拿產權,因為我們擁有的一件事物,相比於使用一件事物來說,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金錢。為什麼呢?因為需要維護。你想啊,你擁有一套房子,你要裝修吧?你要買傢俱吧?你要配家電吧?除此之外你還要承擔物管、水電、垃圾清運這些維護費用。而如果以後租房子住就可以完全解除你的這些顧慮,並且你還不用擔心房東因為某種原因把你掃地出門,因為這些房子生來就是用於出租的。租到的房子豪華裝修、所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而且打掃衛生之類的事情也不需要你親自動手。你住的開心就繼續住,住的不開心隨時可以換到離你的工作單位更近,或者是離孩子的學校更近的地方。房子不再成為你的束縛,所有擁有房子的心煩事情統統滾一邊,交給房屋租賃公司就行了。你只需要拎著行李就可以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居住。那麼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你還會固執得非要去買一套房子嗎?
羅胖他說了好多次,他把自己的房子賣了,全家租房子住,車也賣了,就靠程維的滴滴出行。他覺得這樣生活更輕鬆、更自在。而且他說就算他在三亞一輩子都住最豪華的總統套房,也花不完買房子那筆錢。我的天,他的房子是有多大一棟啊,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哈。羅胖的舉動在去年的時候可能大家都還不是很理解,但是當我看到必然的時候,我就深深的明白了,這就是使用和佔有之間的關係,凸顯了人類未來的生存方式,社會分工的總趨勢就是會讓你不再試圖去佔有任何的東西。這話是不是說的有點大了?你別急,我們慢慢往下說。 說到不用當房奴了,還真是有點小激動啊。其實也是,按照現在房價的一天一跳的漲勢,最近又暴漲了一波對吧?反正用不了多少年,大城市的白領階級應該也就放棄一定要擁有房子這個妄念了。因為大家該有房子的也都有了,如果還沒有的,那估計也沒不起了。對吧?乾脆就斷了這個念頭吧。當房價大大超出我們的承受能力的時候,那麼其實我們也就得到了解脫,反正買不起,不如買一輛好點的車,吃一點原來捨不得吃的美味,或者再多出去旅遊幾次。對吧?於是乎在奮鬥了很多年之後,就在面對高房價徹底無望的時候,反而獲得了生活的質量,感受到了生命的質感。呵呵,用和菜頭的話說就是我真是喜歡人世中這種荒謬的喜感。哈哈,對吧? 佔有和使用相比,你仔細想我們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我們切換到這個角度,切換到人們需求本質的角度去看待未來商業的發展。你可能就會看的更清楚一些。比如說,出行。出行需求的本質是從一個地方安全、快捷、舒適的到另一個地方。至於你是自己擁有一輛車開車去?或者是打車去?還是做公交車去?這並不是重點!只要能安全、快捷、舒適、對吧?那一樣的道理,居住的需求本質是什麼?安全、舒適、便利外加溫暖和歸屬感,對不對?而是不是自己的房子,是不是自己參與的裝修,自己參與購買的傢俱有那麼重要麼?並沒有吧?那購物就更不用說了,大家都習慣了。購物的本質就是即使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需要,我管你是空運、還是貨車拉過來的,管你是男快遞員還是女快遞員的。只要能即使滿足我的需要那不就OK了嗎?如果網上賣的一瓶水比去樓下超市買的一瓶水更快、更便宜、更好那我就去網上買就好了嘍。一樣的道理嘛,對吧?居然我們每個人需求的本質是方便、安全、快捷,是這些東西,那麼我通過讓渡一些產權,更加高效的滿足本質需求,何樂而不為呢?這並不難理解對吧? 未來的生活就是這樣,為我們準備的東西都是以獲取使用權的方式給到我們,都是提供一種服務。我們並不用因為不擁有任何東西而感到不踏實、不可靠。而且還恰恰相反,請告訴我們自己,這正是回到了我們的祖先那種自由的生活方式。還記得人類簡史嗎?在農業革命的騙局之前,我們作為採集狩獵者的時候是如何生活的,我們穿行於複雜的自然環境中而不會去想著擁有任何的東西,卻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隨時隨地的獲取一個工具,而用完之後便拋之腦後,輕便的行囊讓我們可以任意遷徙。而只有後來的農民才需要一個穀倉來儲存他的財富。我們這一代人都是數字原住民、網際網路原住民,面對著無處不在的網路世界。我們肯定不會變成原始的採集狩獵者,但是我們依然可以享受自由的生活方式奔向前方,我們不需要承受擁有所帶來的束縛,可以自由的探索未知的世界。使用而非擁有,讓我們保持敏捷和精力充沛,時刻為即將出現的未知事物做好準備。儘管這話說的太過漂亮,但這確實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一大幸事,不是嗎?這一章的內容太過真實,就因為我們現在就在眼睜睜的看著他正在發生。 好了,好話說盡了,我們靜下心來看看,看看KK凱里筆下使用趨勢崛起的五大底層邏輯。來,抄筆記了。 第一個、減物質化。 減物質化是科技發展的規律之一,簡單的來說呢就是東西的質量越來越輕便,而功能確越來越強大。就像我們手上用的手機,一開始的搬磚一樣大哥大,功能就是打電話,網路什麼的想都不用想,就連簡訊都沒有。如今的iphone呢?他的質量只有200克不到,但是就功能而言他幾乎已經可以替代電腦了。 減物質化減到我們今天,把物理質量已經徹底減到零了。這就是產品成為服務,也就是我們之前所說的需求的本質他就是更好的服務。Uber、滴滴、Airbnb都是這個道理,之前說了。再舉一個書的例子,書是知識的載體對吧?需求的本質是什麼?是學習書中的知識。我們之前用手去撫摸,以及一頁一頁的翻動書頁,都是為了看書,學習知識這個本質需求對吧?那麼現在,我是為了裝B可以買一本書放到我的書架上,而我也確實在這樣做。但是如果就是為了學習知識,那麼看電子書就可以了啊。於是,電子書就繞過了書這個載體,將知識直接呈現到了我們的面前,物理質量直接成零。 所以,減物質化,就是注重需求的本質,將有質量的產品轉變成無質量的服務。產品是擁有你所購買的,而服務是使用你所訂閱的。產品就是主張所有權,而服務則是主張使用權。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擁有你所購買的和使用你說訂閱的相比,後者居然比前者擁有更高的使用者粘性!乍一聽這貌似有點反常識,但是仔細一想確實如此。所有權,如果有更好的東西出現,那就抓住新的丟掉舊的。而使用權呢?訂閱則是提供了有關更新、釋出和版本的永不停歇的服務流程,這就讓我們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保持了一種永久的聯絡。購買是一次性事件,而服務卻不是。你經常會被捆綁在一個訂閱服務裡而難以跳出,你可以想象你的電話運營商。你使用一個服務的時間越長。他們對你就越瞭解,而他們越瞭解你,你想離開他們重新選擇就會更加困難。這就和結了婚一樣,在這種關係中生產者自然是滿懷期待,而消費者也同樣獲益,比如說不間斷的質量保證、持續的效能提升、以及細緻的個性化定製,為了保證服務的良好,這些東西生產商就會不斷的提供,阻止你可能發生的被判。嗯就提一下這一點。 第二個推動使用趨勢的力量,即時性。 這個就簡單了,之前說流動的時候我們也講過了,一萬年太久,我們只爭朝夕!我要的現在就要!立刻馬上到我碗裡來!Uber和滴滴就是掐住了這個命門,並且我們在出行上確實存在強烈的痛點。所以他們拔地而起。即時性就是促進共享經濟的關鍵力量。因為要滿足即時性,所以我們願意讓渡出一定的所有權。你是消費者的同時,你也可以是生產者。我用滴滴出行,那我上班的時候我為什麼不能開個順風車呢?城市辣麼大,交通辣麼堵,美女那麼多,順風車不但能解決油費,也許還能順便解決家族的偉大復興哦。呵呵。即時性不用多說,各位同學應該都明白。 第三個,去中心化。 KK告訴我們,現在我們正處在長達100年的偉大去中心化程序的中點上,中間的中,不是終結的終。去中心化這個詞最近出現的有點多了是吧?感覺逼格好高的樣子。動不動就丟出一句去中心化,似乎就要上天一樣。其實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翻譯出來就是集權與分權。中心化集權就是為了資訊、資源集中起來的高效運用以及統一決策。而去中心化是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依然可以讓組織的各個節點正常運轉並且高度自治,這樣開放式、扁平化的系統或者結構我們就叫他去中心化。也就是說,當我們跨越沙漠、穿越海底的電纜無休無止的在地球上纏繞的時候,去中心化的趨勢就已經成為了必然,就是長距離即時通訊技術一手造成的。這樣一翻譯出來,感覺也沒啥不得了的,對吧? 我們之前所經歷的都是中心化的時代,比如說國家有個皇帝,皇帝是國家的中心,能控制國家興衰;企業有個老闆,老闆是企業的中心,能指揮企業運營;學校也有個校長,校長是學校的中心,能左右學校運轉;甚至貨幣都有個央行,央行是金融的中心,能掌控利率高低。對吧? 而網際網路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去中心化,網際網路的出現把人與人的等級差距拉平,大家都是同等重要的,組織就不用說了,現在的很多組織已經開始向扁平化的組織靠攏,甚至貨幣也出現了去中心化的貨幣——比特幣。 很多同學都應該聽說過吧,比特幣這種貨幣沒有能操控它的中央銀行,完全是靠這人與人之間的交易體現價值。比特幣有個特點,就是在交易資料上是在全世界範圍內共享的,只要持有比特幣,就能擁有比特幣所有的交易歷史記錄,每個人都擁有它,這也就意味著沒有人真正擁有。就像我們開車上路,每條路都可以走,但我們沒有擁有這些路,這些道路都是共享的。 剛才說網際網路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去中心化,對吧?沒有人能擁有整個網路,而網路卻又被所有人共同的擁有,網路本身是沒有所有權的,只有使用權,這種特性在未來將會從網路世界波及到現實世界中。從中心化的組織向扁平化的網際網路世界轉變的後果就是,每一個事物都必須快速的流動起來,所有權正在從你的指縫間流失。這是第三個,去中心化。 第四個是平臺協同。 我們傳統的人與人之間的組織方式就是兩種,一種叫做企業,另一種呢叫做市場。一家公司呢他是有確定邊界的,員工呢也需要經過一些培訓或者是持有從業資格證才能開展工作,對吧?公司使得人們通過協作來提升效率,這要比我們在公司外面各自為戰工作效率要更高。另外一種組織方式叫做市場,他的邊界相對於公司來說就要模糊很多,也不需要什麼許可你就可以參與其中,並且市場通過價格規律這隻看不見的手來分配資源,實現效率。這兩種組織形式都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而最近幾年我們也發現,第三種組織形式出現了,他叫做平臺。 平臺有點像一個百貨公司,出售商品但是商品並非由他來製造。我們可以想想我們的電腦和手機作業系統,他們就是典型的平臺。我們在使用電腦和手機的時候我們是在使用軟體和應用,對吧?如果不是到電腦藍屏,要重灌系統的時候,我們都很不會察覺到作業系統的存在。他給軟體和應用提供最底層的支援,但是他並不生產軟體。我們iphone手機的iTunes、Facebook、淘寶網、滴滴、美團、微信他們都是這樣的平臺。 他們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就是平臺和上面的商品內容提供者以及上面的使用者共同組成了一個強勁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之中,如果一個物種要想成功的話,那麼一定都是建立在其他共生物種的成功基礎之上的。只有他好你才能好,淘寶上的商品多了,那麼你才能買到最好的商品,接受到最好的服務。而只有顧客多了,你作為淘寶店主才能有錢可賺。美團上的餐館越來越多,你能享受到的美味才會越來越多,顧客越來越多,餐館也才會越來越多。滴滴出行,只有司機和乘客都使用滴滴,那麼你才能隨時打到車,而司機呢才能隨時拉到客。平臺這個生態系用就是這樣的共生關係,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你的成功取決於他人的成功的正和博弈。 共享,在平臺上都是預設設定,無論是私有還是財產在這個生態系統中都沒有太多的意義,隨著被分享的事物越來越多,越來越少的事物會被當做是財產看待。這是第四個,平臺協作。 第五個,也是最後一個雲端。 這個也很簡單,我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雲端。你每天通過手機電腦看到的所有新聞、圖片、文字、電影全全部部都是儲存在雲端之內的。他就像一個所有人共同使用的數字倉庫,你要用的話開啟看一眼就行了,你都懶得拿走。還記得以前嗎?我們看電影要下載,看什麼都要先搬到自己的電腦裡,先佔有才能使用。而現在哪裡還需要呢?現在要用現在開啟倉庫看,看完關上倉庫就完了嘛,我何必再去搬回到自己家裡呢? 雲端註定會發展越來越快,好處就是我們所持有的裝置會越來越小,手中的電腦和手機只不過就是一個顯示器,背後所有的複雜工作全部都在雲端完成。 好了,就是這五個趨勢,減物質化、即時性、去中心化、平臺協同還有云端,他們共同造就了所有權的衰弱和使用權的崛起,未來的這一方向已經清晰可見。 KK在這一章又給我們的創業者指了一條明路,找到現在什麼東西大家都還在買的,都還在源源不斷的獲取所有權的,之後想出一套商業模式,向大家提供他的使用權,並且要滿足底層需求。OK,你成功了。容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