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那麼多高校都選擇它的大資料產品,但它似乎並不滿足於此

那麼多高校都選擇它的大資料產品,但它似乎並不滿足於此

640?wx_fmt=gif


1、大資料在高校的應用有多麼廣泛?

 

吉林大學現在畢業的同學,每人都會收到一份自畫像,融匯了其在校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包括成績、課程、消費、獎勵、課外活動等。儘管不是件大事,但是很有意義。


大連理工大學通過建設領導駕駛艙,校領導在一個介面就能全盤掌握全校人事、財務、學生、教學、資產、科研等重要部門的概況。如今做決策更容易,而且由於有資料做支撐,決策更精準。


河北工業大學依託大資料平臺,通過對教師科研進度、論文情況、教學過程、教學質量的全方位實時預警,切實提高了學校教務部和科研處對教師教學和科研工作的管理質量。

 

截至當前,已經在大資料方面有所實踐的高校還有很多,比如,重慶第二師範學院、新疆農業大學、山東師範大學、西北民族大學、海南大學、河北工業大學、許昌職業技術學院、福建工程學院等。


640?wx_fmt=jpeg

 

從中不難看出,高校運用大資料技術後所能帶來的提升、改變,它不僅僅是在某一或某些方面能帶來改進,而是可以為高校的整體業務發展帶來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所列高校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大資料解決方案提供商,那就是新華三。並且,新華三大資料在高校的實踐遠不止於此,更多高校的名字不再一一列出。如果說新華三大資料在高教行業排第二名,那可能目前還沒有第一。


新華三大資料在教育行業的硬實力可見一斑。

 

2、解決人才短缺問題,是個系統工程

 

大資料正在快速向各行各業滲透,但有一個困擾大資料產業發展的難題擺在面前,那就是人才短缺。

 

麥肯錫(McKinsey)釋出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也就是今年,大資料或者資料工作者的崗位需求會激增,其中大資料科學家的缺口在14萬到19萬之間,對於懂得如何利用大資料做決策的分析師和經理的崗位缺口則將達150萬。


640?wx_fmt=jpeg

 

培養人才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靠一紙政令就能成功的。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共同努力。為此,從 2013 年起,國內教育領域就掀起了基於大資料技術促進教育改革和創新發展相關研究的熱潮。其中,採取了很多具體的措施。

 

比如,政策維度。教育部於2015年在本科專業中特設新專業——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2016年3月公佈的《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中,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中南大學3所高校首批獲批開設“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隨後第二年又有32所高校獲批“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

 

另外,2015 年我國正式啟動了"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和大資料戰略,發展教育大資料已成為當前推進我國教育領域深化改革與創新發展的戰略選擇。

 

從產業維度來看,大資料領域的領導廠商獻計獻策、出錢出力,新華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應該說,通過幾年的建設、努力,目前國內大資料人才培育正在漸入佳境。

 

3、福建工程學院×新華三,校企合作就應該這樣

 

福建工程學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國家“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專案百所校之一、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立項建設高校、福建省示範性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單位、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在這波大資料技術促進教育改革和創新發展的浪潮中,福建工程學院站在了時代前沿,是第二波獲批“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的32所高校之一。


640?wx_fmt=jpeg

 福建工程學院校長童昕


關於大資料人才培育,在日前由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主辦的“教育資料引擎融繪數字未來”巡展上,福建工程學院校長童昕表示,高校需要深化校企合作機制,提供從專業課程建設、“雙師”培養、實訓室建設到就業服務的全面人才培養解決方案,為政府、行業、企業、院校提供高效聯動平臺,促進高等院校數字化人才培養創新,創造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推動產業升級和地方新經濟發展。而新華三在校企合作方面有著一整套機制和豐富的經驗,再加上新華三大資料產品表現突出,所以他們選擇了新華三作為合作伙伴。

 

據悉,福建工程學院和新華三目前已達成多方面的深入合作,一是大資料應用本身,福建工程學院在建成校園大資料決策支援平臺後,校務管理、學生管理、學生管理、科研管理、就業管理效率全面提升。

 

二是人才培育方面,新華三將通過為福建工程學院提供企業級軟硬體實驗設施、專案模擬實訓環境,以及地方行業大資料專案實習機會,幫助其全面提升大資料整體科研創新軟硬體水平、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就業水平。

 

福建工程學院和新華三的合作詮釋了校企合作應有的樣子。

 

4、能力最大責任越大,發展業務不能忘記社會擔當

 

古語講“學而優則仕”。這樣的道理用在新華三大資料這裡也十分貼切,其如今對外輸出的不僅僅是領先的大資料解決方案,還有一整套的實訓環境、課程、育人的方式等,這樣在為整個大資料產業做出貢獻的同時,也能將自身價值得以最大程度的體現。

 

之所以能做這樣的事,根基還是新華三在大資料方面出眾的實力。

 

以新華三教育資料引擎為例,針對資料價值過程中存在的四個問題:不通暢、不可用、沒架構、沒價值。新華三將每一個引擎模組的業務邏輯根據教育行業的特性進行了梳理,有機的呈現了從資料採集——儲存——計算——建模——分析——視覺化——應用開發的全流程資料服務視覺化,使用者使用更簡單、便捷,一目瞭然。那麼多高校使用者的選擇便是最好的證明。

 

在這一基礎之上,新華三作為行業龍頭企業願意去投入、去踐行、去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事實上,這也是新華三一貫的原則。回溯過往,新華三一直都非常重視在人才培育方面的投入。

 

比如,新華三與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聯合設立“雲數融合 科教創新”基金;截至2017年底,新華三大學累計培訓15萬名學生,為10萬多人頒發了各類認證證書,人才聯盟成員遍佈全國達到1萬餘家等。


640?wx_fmt=jpeg

 

5、五年助力百所高校,不是夢

 

目前,新華三“教育資料引擎 融繪數字未來”巡展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它從8月28日將一直持續至11月下旬,走進包括福州、合肥、濟南、成都、蘭州等在內的20餘座城市,與超過1500所高校在大資料方面就決策管理、科研創新、人才培養三個方面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

 

巡展目的主要是兩個,一是展示新華三在教育大資料領域的產品、成功案例,核心是教育資料引擎。其通過構建高校統一資源中心、統一資料中心及統一服務中心,實現高校IT資源、資料資源的整合、治理及運營,最終服務於輔助管理決策、人才培養及科研創新三大核心領域。


二是探討交流,重點是產教如何更好的融合。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思路,其實還有很多創新性的內容,比如,新華三基於CDIO理念(CDIO即構思、設計、實施、運作,是將課程與實踐有機結合的工程教育模式)的雙優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與高校攜手共建大資料學院。目前,新華三大資料解決方案已在清華大學、海南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實現落地,助力智慧校園建設與大資料人才培養。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大資料產品線總裁孫德和表示,未來5年內,新華三的目標是助力百所本科、百所高職實現在大資料人才培育方面的突破。

 

從目前的實踐情況看,儘管人才培育很難,但是新華三收效還比較顯著,這樣的目標並不是夢想。

 

640?wx_fmt=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