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P1540_機器翻譯(C語言實現)

P1540_機器翻譯(C語言實現)

題目背景

小晨的電腦上安裝了一個機器翻譯軟體,他經常用這個軟體來翻譯英語文章。

題目描述

這個翻譯軟體的原理很簡單,它只是從頭到尾,依次將每個英文單詞用對應的中文含義來替換。對於每個英文單詞,軟體會先在記憶體中查詢這個單詞的中文含義,如果記憶體中有,軟體就會用它進行翻譯;如果記憶體中沒有,軟體就會在外存中的詞典內查詢,查出單詞的中文含義然後翻譯,並將這個單詞和譯義放入記憶體,以備後續的查詢和翻譯。

假設記憶體中有M個單元,每單元能存放一個單詞和譯義。每當軟體將一個新單詞存入記憶體前,如果當前記憶體中已存入的單詞數不超過M-1,軟體會將新單詞存入一個未使用的記憶體單元;若記憶體中已存入M個單詞,軟體會清空最早進入記憶體的那個單詞,騰出單元來,存放新單詞。

假設一篇英語文章的長度為N個單詞。給定這篇待譯文章,翻譯軟體需要去外存查詢多少次詞典?假設在翻譯開始前,記憶體中沒有任何單詞。

輸入輸出格式

輸入格式:

共2行。每行中兩個數之間用一個空格隔開。

第一行為兩個正整數M,N代表記憶體容量和文章的長度。

第二行為N個非負整數,按照文章的順序,每個數(大小不超過1000)代表一個英文單詞。文章中兩個單詞是同一個單詞,當且僅當它們對應的非負整數相同。

輸出格式:

一個整數,為軟體需要查詞典的次數。

輸入輸出樣例

輸入樣例#1: 複製

3 7
1 2 1 5 4 4 1

輸出樣例#1: 複製

5

說明

每個測試點1s

對於10%的資料有M=1,N≤5。

對於100%的資料有0≤M≤100,0≤N≤1000。

整個查字典過程如下:每行表示一個單詞的翻譯,冒號前為本次翻譯後的記憶體狀況:

空:記憶體初始狀態為空。

1.1:查詢單詞1並調入記憶體。

2.12:查詢單詞2並調入記憶體。

3.12:在記憶體中找到單詞1。

4.125:查詢單詞5並調入記憶體。

5.254:查詢單詞4並調入記憶體替代單詞1。

6.254:在記憶體中找到單詞4。

7.541:查詢單詞1並調入記憶體替代單詞2。

共計查了5次詞典。

針對這一道題,我們可以開兩個陣列一個模擬記憶體,一個存單詞。定義兩個指標,jk:表示記憶體的第一個單詞,jend:表示最後一個單詞。我們一邊讀取單詞一邊存,當讀取的單詞在記憶體中不存在是,把該單詞存入記憶體並且jend++,當jend-jk)>=M時,說明記憶體已經滿了,我們就要把jk++,這樣就巧妙的把先進記憶體的單詞刪除了,沒有移動陣列,減少了時間複雜度。

下面是程式碼: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1001],b[1001]={0},num1,num2,count=0;
	int jk=-1,jend=-1,equal=0;//jk,jend:記憶體的指標,分別代表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 
	scanf("%d%d",&num1,&num2);
	for(int i=0;i<num2;i++)
	{
		scanf("%d",&a[i]);
		if(jend==-1)
		{
			b[++jend]=a[i];
			count++;
			jk=0;		
		}
		for(int j=jk;j<=jend;j++)//判斷該單詞是否在記憶體中。 
		{
			if(b[j]==a[i])
			equal=1;//如果記憶體該單詞就把,equal賦值為1. 
		}
		if(equal!=1)//equal為1說明,該單詞在記憶體中存在,不需要寫入記憶體。 
		{//不為1說明,記憶體中沒有該單詞,寫入記憶體。 
			b[++jend]=a[i];
			count++;
			if((jend-jk)>=num1)
			{
				jk++;
			}
		}
		equal=0;
	} 
	if(num2==0) 
	printf("0");
	else
	printf("%d",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