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知識共享”紮根中國,前景無量

“知識共享”紮根中國,前景無量

“知識共享”紮根中國,前景無量

2010年7月31日,袁萌發表文章“Linux打假,有假必打”,涉及著作權保護問題。

   現今,袁萌、陳啟清聯手力推“知識共享”,類似“Linux打假”,,也涉及新時代著作權保護問題。

大家知道,著作權主要有4種權利:作者的署名權(BY)、發表權(Publication)、演繹權(Derivative)以及商業盈利權(Commecial)等。

進入21世紀,電子網路出版物種類層出不窮,花樣繁多。傳統著作權保護產生了新問題。各類“知識共享”授權許可方式,應運而生。

具體到魯賓遜微積分教材,作者J,Keisler本人要求:非商業應用(NC)、發表新的演繹作品依照原有許可方式(SA,Share Alike)以及保留作者的署名權(BY)。

我們向全國高校輪番投放魯賓遜微積分教材時,上述三項著作權人要求的權利均被一一滿足,毫不含糊。

由此完全可以預期:中國人口眾多,學生多,“知識共享”紮根中國,前景無量!

說明:在學術輩分上,J.Keisler是美國偉大數學家塔爾斯基的學術高徒,所以,我國00後大學生算是塔爾斯基的學術小後代,出身名門,建設科技強國有望。

袁萌  陳啟清  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