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跟隨企業數字化轉型,FIT2CLOUD推演全棧雲管平臺

跟隨企業數字化轉型,FIT2CLOUD推演全棧雲管平臺

跟隨企業數字化轉型,FIT2CLOUD推演全棧雲管平臺

(FIT2CLOUD飛致雲CEO 阮志敏)

市場調研公司IDC於近期釋出了全球IT市場十大預測,其中的一大預測為多雲環境已經成為定局:到2024年,9成的全球1000大機構將採用多款雲服務或者混合雲技術和工具,從而減輕對某一雲服務的依賴;同時企業將迎來數字化創新大爆發的時期:從2018-2023年,新開發的應用數量將達到5億款,相當於過去40年的總和。而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的近期調研顯示:亞太地區數字化成熟度已達臨界點,正在從初步試點邁入大規模應用。

一方面,亞太區數字化轉型已進入爆發期;另一方面,無論是數字化創新應用爆炸,還是多雲環境的管理,都是數字化轉型的巨大挑戰。“企業的IT基礎設施在快速發生變化,從大型主機和物理伺服器到今天的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IT;而上層應用也在快速變化,從SOA到微服務再到容器化。如何納管底層的IT資源,同時向上支援應用與服務的快速迭代,這是今天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大挑戰之一,解決方案就是雲管平臺(CMP)。”FIT2CLOUD(飛致雲) CEO阮志敏在11月15日舉辦的“2018 FIT2CLOUD飛致雲年度產品釋出會暨客戶論壇“上表示。FIT2CLOUD在此次會議上還宣佈完成B輪融資。

2018年5月,FIT2CLOUD成為首個入選了Gartner酷供應商(Cool Vendor)名單的中國雲管平臺(CMP)企業。然而到底什麼是雲管平臺?雲管平臺的技術演進路徑到底是什麼樣?中國的雲管平臺是否會走出一條與歐美市場不同的技術路線?FIT2CLOUD給出了自己的看法與觀點。

從管理中心到服務中心的轉型

跟隨企業數字化轉型,FIT2CLOUD推演全棧雲管平臺

(FIT2CLOUD首席佈道師 & 東區總經理 徐桂林)

FIT2CLOUD自2014年成立以來,就專注於雲管平臺市場,致力於幫助企業更好地使用雲和持續交付加速業務創新。自2012年開始編寫第一行程式碼到2017年的5年間,FIT2CLOUD主要是以管理工具的觀點推演雲管軟體的技術演進,“管好雲、用好雲、控好雲”是FIT2CLOUD的主要目標。

“三年前跟客戶講的時候,都會把雲管平臺當成一個效率工具,可以更好交付資源、管理運維、提升效率,實際上很多客戶也是在這點發力。”FIT2CLOUD首席佈道師 & 東區總經理徐桂林在介紹FIT2CLOUD時表示,“但是雲管平臺接下來的挑戰是要從效率工具向管理框架轉變,因為它要承載企業從前一個IT管理平衡態到新IT管理平衡態的轉變。”前一個IT管理平衡態即傳統的“監管控”模式,而新IT管理平衡態即混合雲化IT下的管理模式。

“監管控”模式下的核心是CMDB(配置管理資料庫),這是傳統ITSM服務管理的精髓,其主要作用就是完整地儲存企業IT環境中的所有重要實體配置資訊,包括硬體、軟體、文件、業務服務以及人員等。但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推進,企業IT已經從成本中心向創新中心演變,相應的以資源為中心的“監管控”模式也需要向“以應用為中心”的自助式服務化模式轉變,從而讓企業IT可以敏捷高效地支援數字化業務創新和數字化應用的開發運維。

“企業IT基礎設施本來處於很穩定、平緩變化的狀態,但是這幾年新技術快速湧現,逼著企業IT部門思考應該如何應對。”徐桂林強調。實際上,由於網際網路和公有云對企業的衝擊,歐美等地的企業已經加快了應用釋出的速度。根據雲原生應用基金會CNCF的最新調查,20%被調查的歐美等地區企業的應用釋出速度已經達到周級別、18%為月級別,甚至有15%為日級別,被調研的企業涉及科技、軟體、金融服務、電信、零售、教育、醫療等行業和領域。

傳統企業IT部門的“監管控”模式顯然無法跟上企業業務部門所需要的數字化應用釋出速度,因此不僅企業IT基礎設施需要雲化,企業IT的管理也需要數字化。簡單的理解,企業IT基礎設施雲化就是讓企業內部的IT和業務人員可以像使用公有云那樣,可以隨時向企業IT部門申請、呼叫、撤銷和管理IT資源,也可以隨時釋出、除錯和管理自己的應用,相應的資源呼叫和費用結算等全部通過瀏覽器自助化完成。而企業IT管理則要以類似公有云門戶的形式,通過瀏覽器來與內部使用者互動,自動化地實現費用管理、容量管理、遷移和容災、服務水平管理、安全與身份管理、監控與計量,甚至應用的DevOps開發運維協作等功能。

根據FIT2CLOUD過去兩年與企業打交道的經驗,企業越來越把雲管平臺作為獨立的專案來看待,而且這個趨勢在不斷加速。“尤其現在快今年底了,我們與很多潛在客戶溝通明年計劃,客戶說的最多一件事情就是需要做雲管平臺,以及該怎麼做、怎樣預算、怎樣立項等。”徐桂林介紹說。而正因為看到了企業IT從管理中心到服務中心的轉型,FIT2CLOUD也花了半年的時間,重寫自己的雲管軟體,從原先的管理工具演進到了服務平臺的定位。

可擴充套件的全棧雲管平臺

跟隨企業數字化轉型,FIT2CLOUD推演全棧雲管平臺

(FIT2CLOUD的“3+3 CMP產品能力評估模型”)

在Gartner於2017年10月釋出的雲管軟體市場趨勢分析指出:雲管軟體是一個快速新興,但高度碎片化的市場。既有VMware、Microsoft、IBM這樣的大型供應商,也有新興的創業公司和中小供應商,每一個供應商都對不同的雲環境有各自的側重點和管理能力,而且每個供應商的雲管產品收入也不高,此外硬體和服務供應商也試圖在其產品中整合雲管功能。

雲管軟體市場之所有呈現高度碎片的特點,主要原因是市場上對雲管軟體在整個企業IT轉型及未來企業IT新格局中的地位有不同的認知。例如,VMware的雲管功能就分散到不同的產品中,既有適用於私有云和軟體定義資料中心的vRealize,也有適用於跨多雲叢集管理的BOSH,還有管理公有云的SaaS版的VMware Cloud Services,以及雲原生應用監控與分析的Wavefront等。

FIT2CLOUD屬於高度專注於雲管平臺市場的廠商,其技術路線是把所有云管功能都集中到一個產品平臺上。作為新一代雲管平臺,FIT2CLOUD從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於CMP及DevOps協作平臺,強調“以應用為中心”的理念,從應用視角來幫助企業IT部門管理叢集。FIT2CLOUD CMP 1.0已經實現了高效運維成千上萬臺主機、支援多種批量和自動化操作,端到端的監控、快速反饋,自助獲取IT資源、提速開發和測試,提供DevOps協作平臺,加速雲上業務創新。

在FIT2CLOUD CMP 1.0階段,當時業界的雲化PaaS方案還不成熟,因此FIT2CLOUD直接提出了針對企業IT環境的“IaaS+DevOps”方案,並用自己的雲管平臺整合和取代了IaaS+PaaS方案中的管理功能。當時FIT2CLOUD所提出“管好雲”,指的是面向企業混合IT的對接,包括多種異構基礎設施和供應商,涉及企業的物理叢集、虛擬化環境和主流私有云平臺和公有云供應商等;“用好雲”,指的是對接業務應用與IT資源服務,在管理好混合IT資源的基礎上,可以一鍵實現業務應用的建立和部署,為業務部門和開發人員的應用開發、測試、上線和運營提供更好的服務;“控好雲”,指的是幫助業務部門做好企業IT資源使用量的成本控制、優化與管理,特別是控制公有云的使用量,讓業務部門的錢花在刀刃上。

然而,隨著企業數字化程序的加速,以及不同企業的個性化進展路線,FIT2CLOUD還需要更好地開放自己的平臺,方便企業更容易地擴充套件雲管平臺功能,隨時加入第三方或由FIT2CLOUD研發的新功能。阮志敏介紹,“過去一年我們持續在研發上面做投入,開發了全新的FIT2CLOUD全棧雲管平臺2.0,這是基於過去四年經驗的完全徹底重寫,其最大特點是可拓展的平臺,企業使用者可以像瀏覽器一樣使用雲管平臺,通過外掛方式不斷延伸平臺的功能,滿足企業在雲管方面的個性化需求。”

除了模組化設計外,FIT2CLOUD全棧雲管平臺2.0較上一版本的關鍵性進化之一是實現了對容器雲的統一管理,精準匹配企業在雲原生實踐方面的實際需求。通過內建在FIT2CLOUD全棧雲管平臺2.0中的容器雲介面卡,企業使用者可以管理多個Kubernetes叢集。此外,本次新品釋出會上,FIT2CLOUD還發布了Jumpserver 堡壘機 V1.4版本。Jumpserver是FIT2CLOUD於2017年10月收購的開源堡壘機專案,是全球首款完全開源、符合4A規範、多雲環境下更好用的運維安全審計系統。

“所謂‘全棧’,首先是在基礎設施層實現了容器雲和企業傳統IaaS的統一管理;其次是對於企業內外部IT資源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與服務化,不論是已經雲化或是傳統軟體和裝置,都可以用類似雲服務的方式進行服務化輸出;第三就是面向業務和開發部門的服務化輸出。”徐桂林在總結“全棧”的內涵時強調。

2018年7月,FIT2CLOUD根據自己過去四年的實踐,提出了“3+3 CMP產品能力評估模型”,包括服務化能力、生命週期管理能力、混合IT對接能力等三大CMP功能域,以及模組化能力、整合與被整合能力、安全合規能力等三大非功能域,為未來雲管平臺的演進開啟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從IT管理到數字化運營

跟隨企業數字化轉型,FIT2CLOUD推演全棧雲管平臺

“2013年整個銀行業出現焦慮的狀態,因為大家看到了BAT來勢洶洶,支付寶、財富通等等對銀行的巨大沖擊,導致整個銀行業在求變、求新。”中信銀行資料中心周海鵬在“FIT2CLOUD飛致雲年度產品釋出會暨客戶論壇”上的介紹。事實上,這代表了這一輪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典型開端。

周海鵬介紹,對於中信銀行來說,業務領導對於IT的要求就是上線速度越來越快,但混合了私有云、虛擬機器等的基礎設施本身並沒有整合起來管理,也沒有形成自服務化能力。例如銀行要求每週六凌晨開始雙人實施幾千個虛擬機器的變更,人工操作的變更量非常大。此外,OpenStack作為公有云的設計思路,與銀行的嚴格網路隔離等實際要求不符,而且OpenStack本身元件多、太複雜、發展不均衡,也與銀行的運維體系、流程以及監管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別。

2017年開始,中信銀行認識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雲管平臺的作用。中信銀行與FIT2CLOUD進行合作:一是對基礎設施的混合IT整合,形成一體化的資源池;二是混合IT的對接與管理,包括與原有ITSM流程的自動化對接,IT資料流轉與自服務的對接等。中信銀行開始以雲管平臺為綱,向兼顧穩健性和敏捷性的混合IT基礎平臺轉型,全面推進基礎架構的升級。其中,中信銀行提出以ITSM系統為基礎的IT流程“審批流”,以及以雲管平臺為基礎的自動化變更“技術流”,二者之間進行很好的銜接與對接。

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以下簡稱:上汽乘用車)是上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圍繞榮威和名爵兩大自主品牌,開展乘用汽車的設計、研發、製造和銷售業務。在步入快速發展期的汽車行業,上汽乘用車的業務規模快速擴張。上汽乘用車基礎技術平臺團隊許秋野在此次會議上介紹,上汽乘用車的IT業務系統包括運營支撐系統、生產製造系統、業務營銷系統和網際網路業務系統,作為基礎技術平臺團隊,希望通過統一平臺對外服務門戶,為業務團隊提供各種基礎服務的自助化能力。

此前,上汽乘用車在多地建立了多個數據中心,針對近年來業務快速擴張導致IT資源消耗持續增加的情況,結合企業自身數字化轉型和持續深入的雲應用需求,上汽乘用車在原有“x86物理伺服器+VMware虛擬化”的IT基礎設施之上,啟動了雲端計算基礎設施的建設。2017年,上汽乘用車在引入公有云服務的同時,同步啟動混合雲管理專案的建設,基礎服務管理平臺的目標是統一平臺、自助交付和持續跟蹤。上汽乘用車基於FIT2CLOUD管理平臺搭建統一的基礎資源管理平臺,與企業的VMware虛擬化、集團私有云和公有云服務的全面對接,同時在該管理平臺中配置了企業組織架構、梳理資源申請流程,納管存量資源。

海通證券金融雲也把FIT2CLOUD作為合作伙伴,共同推進混合雲管理平臺建設。海通證券金融雲首先啟動研發測試雲專案,結合自身金融雲的建設規劃,海通證券通過部署FIT2CLOUD雲管平臺,實現了對現有混合基礎設施資源的統一管理和自助式資源交付。在此基礎上,雲管理平臺統一服務門戶內嵌IT資源分析、業務系統分析、DevOps門戶、服務運營門戶等功能。通過雲管平臺,海通證券還嘗試了業務研發流程的再造與優化。藉助FIT2CLOUD DevOps解決方案,海通證券計劃針對一些業務進行持續整合、持續開發的改造,期望能夠有效提升日常業務在研發測試環境內的交付效率,真正實現快速迭代與持續交付。

海通證券資訊科技部魏勇表示,“合規、納管、敏捷、成本”是海通證券對雲管平臺的選型要求。其中,在敏捷交付方面,以前傳統通過提交程式碼和打包的應用軟體交付方式形成流水線作業,也就是一鍵式自服務模式,包括設計、開發、測試、交付、運維等過程,從而促進研發體系的進步。

在此次“FIT2CLOUD飛致雲年度產品釋出會暨客戶論壇”上,FIT2CLOUD還發布了B輪融資訊息,已經完成的B輪融資由紅點中國領投、廣發乾和跟投。其中,紅點中國源自矽谷的頂級風險投資基金紅點創投,專注於中國市場的TMT領域專案投資;廣發乾和為廣發證券全資設立的投資子公司,投資領域涉及TMT、先進製造及新消費等行業。

在談到如何看待雲管平臺與服務在中美兩個市場的發展比較時,阮志敏表示,經過實踐的反覆驗證,國內企業IT市場與美國企業IT市場正在變成兩個市場,以前二者的形態是高度一致的,但從雲時×××始就出現了很大的不同。包括OpenStack在中國市場得到了大量應用、阿里雲與騰訊雲等國內雲廠商、以及國內企業IT的生態等都不同,這為雲管平臺產品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與機遇。

實際上,隨著國內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快速跟進,很多企業開始啟動數字化中臺戰略,把企業IT從管理資源推向數字化運營,為企業網際網路應用的快速創新創造基石。而云管平臺跟隨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程序,也從管理工具走向了企業數字化中臺的“中控臺”,成為企業IT的瀏覽器和互動交付介面,讓企業的內部業務與開發團隊可以通過瀏覽器快速獲取企業IT資源,為未來五年數字化應用的爆炸式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文/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