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深度優先演算法,圖的遍歷

深度優先演算法,圖的遍歷

和樹的遍歷相似,若從圖中某頂點出發訪遍圖中每個頂點,且每個頂點僅訪問一次,此過程稱為圖的遍歷(Traversing Graph)圖的遍歷演算法是求解圖的連通性問題、拓撲排序和求關鍵路徑等演算法的基礎。圖的遍歷順序有兩種:深度優先搜尋(DFS)和廣度優先搜尋(BFS)。對每種搜尋順序,訪問各頂點的順序也不是唯一的。

1、鄰接表及逆鄰接表的儲存方法

1)定義

鄰接表是圖的一種鏈式儲存結構。類似於樹的孩子連結串列表示法。在鄰接表中為圖中每個頂點建立一個單鏈表,用單鏈表中的一個結點表示依附於該頂點的一條邊(或表示以該頂點為弧尾的一條弧),稱為邊(或弧)結點。特徵如下:

1) 

為每個頂點建立一個單鏈表,

2) i個單鏈表中包含頂點Vi的所有鄰接頂點。

把同一個頂點發出的邊連結在同一個邊連結串列中,連結串列的每一個結點代表一條邊,叫做表結點(邊結點),鄰接點域adjvex儲存與該邊相關聯的另一頂點的頂點下標  鏈域nextarc存放指向同一連結串列中下一個表結點的指標 ,資料域info存放邊的權。邊連結串列的表頭指標存放在頭結點中。頭結點以順序結構儲存,其資料域data存放頂點資訊,鏈域firstarc指向連結串列中第一個頂點。

9、深度優先演算法,圖的遍歷 - 墨涵 - 墨涵天地

帶權圖的邊結點中info儲存該邊上的權值。

頂點 Vi 

的邊連結串列的頭結點存放在下標為 i 的頂點陣列中。

在鄰接表的邊連結串列中,各個邊結點的鏈入順序任意,視邊結點輸入次序而定。

設圖中有 n 個頂點,條邊,則用鄰接表表示無向圖時,需要 n 個頂點結點,2e 個邊結點;用鄰接表表示有向圖時,若不考慮逆鄰接表,只需 n 個頂點結點,個邊結點。

建立鄰接表的時間複雜度為O(n*e)。若頂點資訊即為頂點的下標,則時間複雜度為O(n+e)

2)鄰接表的示例及逆鄰接表

9、深度優先演算法,圖的遍歷 - 墨涵 - 墨涵天地

在有向圖的鄰接表中,第 i 

個連結串列中結點的個數是頂點Vi的出度,表結點的adjvex儲存的是以當前頭結點為弧尾的弦。在所有連結串列中其鄰接點域的值為i的結點的個數是頂點vi的入度。

在有向圖的逆鄰接表中,第 i 個連結串列中結點的個數是頂點Vi 的入度,表結點的adjvex儲存的是以當前頭結點為弧首的弦。

如下為帶權圖的鄰接表:

9、深度優先演算法,圖的遍歷 - 墨涵 - 墨涵天地

9、深度優先演算法,圖的遍歷 - 墨涵 - 墨涵天地

2、深度優先演算法思想

深度優先搜尋遍歷類似於樹的先序遍歷。假定給定圖G的初態是所有頂點均未被訪問過,在G中任選一個頂點i作為遍歷的初始點,則深度優先搜尋遞迴呼叫包含以下操作:

1)訪問搜尋到的未被訪問的鄰接點;

2)將此頂點的visited陣列元素值置1

3)搜尋該頂點的未被訪問的鄰接點,若該鄰接點存在,則從此鄰接點開始進行同樣的訪問和搜尋。

深度優先搜尋DFS可描述為:

1)訪問v0頂點;

2)置 visited[v0]=1

3)搜尋v0未被訪問的鄰接點w,若存在鄰接點w,則DFS(w)

遍歷過程:     

 DFS 在訪問圖中某一起始頂點 v 後,由 v 出發,訪問它的任一鄰接頂點 w1;再從 w1 出發,訪問與 w1 接但還沒有訪問過的頂點 w2;然後再從 w2 出發,進行類似的訪問,… 如此進行下去,直至到達所有的鄰接頂點都被訪問過的頂點 u 為止。

接著,退回一步,退到前一次剛訪問過的頂點,看是否還有其它沒有被訪問的鄰接頂點。如果有,則訪問此頂點,之後再從此頂點出發,進行與前述類似的訪問;如果沒有,就再退回一步進行搜尋。重複上述過程,直到連通圖中所有頂點都被訪問過為止。如下圖所示:

9、深度優先演算法,圖的遍歷 - 墨涵 - 墨涵天地


9、深度優先演算法,圖的遍歷 - 墨涵 - 墨涵天地

9、深度優先演算法,圖的遍歷 - 墨涵 - 墨涵天地

9、深度優先演算法,圖的遍歷 - 墨涵 - 墨涵天地


3、深度優先演算法C語言描述

9、深度優先演算法,圖的遍歷 - 墨涵 - 墨涵天地

9、深度優先演算法,圖的遍歷 - 墨涵 - 墨涵天地

9、深度優先演算法,圖的遍歷 - 墨涵 - 墨涵天地

4、深度優先演算法C語言實現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_VERTEX_NUM 10

#include "conio.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char VertexType;

 

typedef struct ArcNode{

       int adjvex;

       struct ArcNode *nextarc;

       int info;

}ArcNode;  //表結點型別

 

typedef struct VNode{

       VertexType data;

       ArcNode *firstarc;

}VNode,AdjList[MAX_VERTEX_NUM]; //頭結點

 

typedef struct{

       AdjList vertices;  //鄰接表

       int vexnum,arcnum;

}ALGraph;

 

int visited[MAX_VERTEX_NUM];

 

int LocateVex(ALGraph G,char u)

    {

       int i;

       for (i=0;i<G.vexnum;i++)

           { if(u==G.vertices[i].data) return i; }

       if (i==G.vexnum) {printf("Error u!\n");exit(1);}

       return 0;

    }

 

void CreateALGraph_adjlist(ALGraph &G)

    {    

       int i,j,k,w; 

       char v1,v2,enter;

       ArcNode *p;

       printf("Input vexnum & arcnum:\n");

       scanf("%d",&G.vexnum);

       scanf("%d",&G.arcnum);

       printf("Input Vertices:\n");

       for (i=0;i<G.vexnum;i++)

              {     scanf("%c%c",&enter,&G.vertices[i].data);//注意點,解說

                     G.vertices[i].firstarc=NULL;

              }//for

      

printf("Input Arcs(v1,v2,w)以回車分開各個資料:\n");

   for (k=0;k<G.arcnum;k++)

       {

              scanf("%c%c",&enter,&v1);

              scanf("%c%c",&enter,&v2);

              scanf("%d",&w);

              i=LocateVex(G,v1);

              j=LocateVex(G,v2);

              p=(ArcNode*)malloc(sizeof(ArcNode));

              p->adjvex=j;  

              p->info = w;

              p->nextarc=G.vertices[i].firstarc;

              G.vertices[i].firstarc=p;

       }//for     

   return;

}//CreateALGraph_adjlist

 

 

 void DFS(ALGraph &G, int v)

{

   ArcNode *p;

   printf("%c",G.vertices[v].data);

   visited[v]=1;

    p=G.vertices[v].firstarc;

    while (p)

      {  if (!visited[p->adjvex]) DFS(G,p->adjvex);

                     p=p->nextarc;

      }

 }   //從第v個頂點出發DFS

 

void DFSTraverse(ALGraph &G)

 {

     for (int v=0;v<G.vexnum;++v)

              visited[v]=0;

     for (int v=0;v<G.vexnum;++v)

              if (!visited[v]) DFS(G,v);

}//DFSTraverse

 

int main()

{

ALGraph G;

CreateALGraph_adjlist(G);

DFSTraverse(G);

}

5、注意點

1)強制轉換:p=(char*)&a;

2字元輸入中,賦值順序和快取的聯絡

scanf是從標準輸入緩衝區中讀取輸入的資料,如果連續輸入兩個%c格式的字元,而中間又要涉及回車,那麼第二個字元將被賦予回車。

   解決辦法:

   1、清空輸入緩衝區

   第一個scanf後加入語句:fflush(stdin); //C語言清空輸入緩衝區函式

   2、格式控制中加入空格

   將第二個scanf改為:scanf(" %c",&ch2);//%號前面加一個空格

scanf格式輸入時要求輸入格式與格式控制符中的完全一樣(如:scanf("abcd%c",&ch);輸入時必須輸入abcde,ch得到的值為e)空格可以抵消前面輸入的回車符。

3、直接用ch=getche()吸收回車

4、當輸入完整數或字元時,後面還需要輸入字元時,為了避免輸入的字元變成回車符,可以在輸入字元前多加一條scanf語句來吃掉前面的回車符。此時用來吃掉回車符的scanf輸入可以用%c方式,也可以用%d方式。當用%c方式來吃掉回車符時,回車符被讀進了char型別變數中,當用%d方式來吃掉回車符時,回車符並沒有被送進int型別變數中,而是在異常的字元輸入後,被自動清除了。

3)我們這裡,對圖中各個頂點以單個字元來處理,當然也可以字串來進行。對各個節點的訪問,也僅僅是輸出他們的節點名,當然還可以進一步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