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90%以上的人都存在拖延症狀,原來你沒有做對這一件事

90%以上的人都存在拖延症狀,原來你沒有做對這一件事

  幾乎可以說,99%的人都有拖延這種症狀,只不過有的人很嚴重,而有的人非常輕微而已。

  而有行動力、執行力、能戰勝拖延症的人,卻只有很少一部分。

 

  對於“拖延症”和“懶癌”問題,其實很久之前就在思索,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動不起來,讓事情拖了又拖,讓一個個目標與時間失約。經過反覆思考和與朋友們交流,我覺得不是事情真的很難無法完成,而是我們內心深處對事情認識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思維認為,要執行的這件事情對於自己來說不太重要。或者我們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是沒有退路可選。

  就好像說:“我沒有時間,沒有動力,我就是這個樣子”一樣,我們當然有時間,我們只不過是決定用這些時間做些什麼而已。“我沒有時間去做這件事”的意思其實就是“這件事對我來說還不是特別的重要,我更願意利用我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比如不想去運動,更喜歡躺在沙發上看看肥皂劇打發時間。

  當你遇到十萬火急,關於你自己切身利益或利害的事情時,我們還會去拖延嗎?可以肯定的說,絕大部分人都不會再拖延,因為我們會將它放在優先順序最高的層次,全力以赴去完成它。

 

  記得年青時也經常會做計劃,在紙上寫下每一天當中,每個時間段內要做的事情,而幾乎沒幾天能完全做到的。以前也經常是明明知道必須學一些東西,提升自己的技術,但拿起書就打瞌睡,學習一些視訊也是虎頭蛇尾,有始沒終。

  而後來成家有小孩以後,家庭的責任感讓我漸漸的有了更多的動力,去不停的學習各種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因為我知道技術在不停的更新換代,新的技術層出不窮,如果我懈怠以後,技能跟不上,就不能保持穩定的收入。學習能讓我擁有更多的技能和機會,讓我離職後能更快速的找到另一家高薪工作。我是家裡的頂樑柱,必須要更努力為我的家去努力,去學習,去提升自己。

  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目標,慢慢的養成了高效執行的習慣,讓拖延症離我遠去。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目標都能做到,在某些時候對於某些事情,還是會存在拖延的現象。比如跑步堅持了半年多,由於工作的變動,現在又停了近兩個月了。尤克里裡的練習也中斷了不短的時間。經過自我反省與分析,發現並不是自己完全抽不出時間出來,而是思想上認為,這些事情對目前階段的我來說並不是非常重要,所以將我的時間都花在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面了,比如線上線下分享活動、公司軟體功能開發與收尾工作、去旅行到處看看……

 

  所以解決拖延症,首先要做的是去發現執行計劃的力量源泉,執行的動力所在,去挖掘我們內心深處可以讓自己動起來的那一份觸動,然後再去嘗試行動,並堅持下來。

  而怎麼尋找到這份動力呢?我們要學會運用“為什麼”的力量。

  下面我們來了解“為什麼”的力量。

 

  “為什麼”是什麼?

  為什麼是我們發現世界的一把鑰匙。它能幫助我們去尋找事情背後的原因所在,尋找事情的真相與本質。

  小孩通過為什麼來探索世界;科學家通過為什麼來研究世界;政客通過為什麼來尋找控制世界的辦法;商人通過為什麼來尋找賺錢的方法……而我們自己,可以通過為什麼來更深入的認識自己和了解自己。

  然而多數成年人,已被生活的重擔壓的喘不過氣來,喪失了思考“為什麼”的能力。思維已被慣性所控制,所有事情都理所當然有固定的答案,任何事情都被自己的主觀所認知,很難保持客觀角度。

 

  為什麼要問“為什麼”?

  大家有沒有發現,普通人與“能人”們思維層面上的差別在哪裡?

  普通人思考的或問的問題都是事情的表象,而哪些利害的人能直接接近事情的本質。其中的最大的差別就是普通人不懂得深入思考;能人們能通過事情的表象,一層層的去詢問去思索,去尋找和發現問題背後的原因和規律,而所使用的工具就是“為什麼”,去思考“為什麼”的“為什麼”,通過一層層分析,瞭解最終的原因所在。

 

  “為什麼”對我們有什麼用?

  我們想要擺脫拖延的問題,也需要通過“為什麼”來尋找出我們的目標背後的源動力所在,也就是真正的為什麼要做某一件事情的原因。

  比如說鍛鍊身體,大家都知道經常運動鍛鍊,身體會比較健康,身材會變的很好。可多數人制定計劃以後,堅持一段時間就放棄了。這可能有方法不當、很忙抽不出時間、沒有志同道合的小夥伴陪伴等原因,更多的是不鍛鍊並不會影響當前的自己,身邊更多的朋友沒有鍛鍊身體也沒有看出有什麼問題。它對自己很重要,但並不緊急,有堅持最好,沒堅持下來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我們可以通過和自己提問“為什麼”來尋找自己能堅持下去的原因。

  我為什麼要去鍛鍊?

  鍛鍊可以讓我保持擁有健康的身體,遠離亞健康(沒有經過身體不適,長期處於亞健康的人不能體會到擁有健康的可貴),擁有好身材,有足夠的體能去體驗各種活動去旅行,有足夠的精力完成工作中各種任務……

  為什麼要擁有健康的身體?

  當身體處於亞健康或不健康狀態時,身體的相關部位或器官就會出現問題,比如腸胃不好時,會經常胃痛、腹瀉等;腰肩有問題時,會經常痠痛、僵硬,甚至腰肌勞損利害的,坐立不安,行走都不方便,只能躺著……當身體發生各種症狀時,可想而知小日子過成啥樣了。

  堅持鍛鍊就能避免這些情況發生嗎?

  不可否認,有很多人不鍛鍊也沒有太多的問題。但長期不鍛鍊,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不良的症狀發生。況且現在都市人,都忙於工作卻沒有太多時間來照顧自己,更容易發生亞健康。鍛鍊不一定能避免亞健康的發生,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與飲食作息心情等都有一定的關係和影響,但堅持鍛鍊不可否認,它可以讓我們心情更加愉悅,幫助消化,更容易進入深層睡眠,有助於我們保持身體健康。

  不健康狀態對於我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對於家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不健康狀態對於自己來說,意味著身體與精神上在遭罪;在工作上意味著沒有更多的精力去努力去拼博,很容易被人頂替或淘汰;意味著會有更大的開支以及收入可能變少;可能會影響心情,讓心態變的更加糟糕,從而影響到家人或同事……萬一出現重大的疾病,身為家裡頂樑柱的自己垮了,整個家庭的經濟就會變的很拮据,甚至出現更困難的現象,辛苦建立的家庭支離破碎,老公(老婆)孩子房子車子都有可能變成別人的。

  而對於家人來說,會讓他們處於憂慮的狀態當中,讓他們的生活品質下降,影響他們的心情和幸福感。

  健康狀態對於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對於家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健康的身體,能讓自己有更多的精力為家庭的幸福進行奮鬥,可以陪兒女一起慢慢長大,陪愛人一起白頭到老,可以去享受更多平凡而幸福的生活。擁有健康的身體年輕時不成為父母的負擔是為父母負責,年老時不成為兒女的負擔為兒女負責。

  對於家人來說,意味著幸福生活的保障。可以有更多的陪伴。

 

  其實還可以一級級的問下去,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去挖掘內心深處所害怕的和渴望的,從中找到改變的動力所在。

 

  上面的問話如果通俗點講,就是身邊有不少小夥伴,由於缺乏鍛鍊身體已經嚴重發胖,而長期的發胖伴隨著脂肪肝、三高、痛風等症狀的到來,有個別甚至發展成腫瘤或癌症,有的已經離開了家人,所造成對家人的影響和傷害可想而知。現在仍然有好多朋友根本沒有意識到身為家庭頂樑柱,倒了後對整個家庭有多麼大的影響?然而這一切的發生,並不是突然而來的,它是我們身體經過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不健康不良習慣而努力所造成的,一旦身體變壞了以後,想再好起來就不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我們不單單是為自己活著,我們還在為家人朋友而活著,甚至事業而活著。不能自私的覺得我自己怎樣怎樣無所謂,我們不是一個人。

  所以當我們一層層的去認識問題所在,問題與我們自己的連線,問題對我們的影響時,行動就會減少很多障礙,堅持也不再是困難的事情,只需要不斷的將原因進行內化,然後堅持一段時間形成習慣,拖延將不再出現,而執行則不再是問題。

 

  學會思考與提問

  通過對“為什麼”的提問,我們可以學會主動的深入思考。當今社會是資訊爆炸的社會,也是很浮躁的社會,大家每天接收著大量的資訊,卻沒有進行深加工。多數都是很膚淺的很表象的認知事物,或別人所寫的文章,而並沒有進行深入的去思索,我們所接觸的這些資訊或事物,它是真是假?它代表著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事情?背後隱藏著什麼原因?問題到底是什麼出現在哪裡?應該由誰為它負責?它對我們有什麼用?我們應該如何應用它?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什麼或收穫什麼?……我們看了很多心靈雞湯文章,卻發現對我們自己的生活並沒有什麼影響,沒有多大的幫助。

  而學會提問與思考以後,可以讓我們從中提煉出我們需要的東西,然後應用到自己生活中,慢慢的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問題就是答案,好的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尋找到正確的答案。好的問題也可以讓大家更容易找到事情背後的故事和原由。

  好的問題結合深入思考,可以幫助我們發現世界,從而去改變世界。

 

  應用“為什麼”的力量有什麼技巧或方法?

  1.擁有自己的問題清單

  很多朋友遇到事情時,經常會腦子一片空白,不知要做什麼,不知要如何提問。其實這也是思維的一種僵化,腦子動不起來。我們可以通過收集問題清單(如前面所提的各種問題),或者每日一個話題,自己嘗試結合時間、空間、人物、人生各維度、6W3H1E1D方法,進行思考與提問,對於每一個話題或事情,都列出最少10個問題出來,1個月的訓練就可以讓我們脫胎換骨,完全不一樣了。(具體方法的應用請留意後續文章)

  2.尋找問題背後的原因

  使用者去買報紙,我們需要弄清他買的是紙還是新聞?使用者去買煤,他買的是煤碳本身還是燃燒後所產生的熱量?

  想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尋找到事情的真相,只有瞭解真正的需求,才能解決問題,才能給出更多的解決方案,找出最佳的解決辦法。

  3.深入挖掘可能性

  每件事情它都有多面性,不同角度不同人物不同時間與空間,得出的結論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培養自己多角度思考的習慣,去充分挖掘事情的可能性。

  可以通過:材質、時間、空間、功能、用途、使用方式、組合、多角度、換位思考、發散思維、去掉約束(跳出問題本身)、去掉約束、增加邊界、頭腦風暴、逆向思維等方式來進行思考。

  當然,充足的知識結構,瞭解當前事情現狀,以及瞭解目標方向,學會使用各種分析手段,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掌握“為什麼”這個好工具。

  我們也需要持續不斷的學習,學習更多的知識,學習其他成功人士的思維方式,畢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讓我們更容易成功。

 

  遠離拖延,從學會思考與提問開始

  遠離拖延,從挖掘我們內心深處的那一絲觸動開始

  遠離拖延,從發現我們內心真正的渴望開始

  遠離拖延,從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開始:“你真的想解決問題嗎?還是隻是想想而已?”

  想要真正遠離拖延,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解放思維,尋找執行計劃的力量源泉開始。

  

 

版權宣告:本文原創發表於 部落格園,作者為 AllEmpty 本文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宣告,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線,否則視為侵權。

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與寶貝共同成長(gongtongchenzhang),主要是分享個人成長、情緒管理、親子教育、人生思考的各種話題,身為父母的我們願意好好學習,與寶貝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