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AWS的下一站:3.8萬億美元的企業IT市場

AWS的下一站:3.8萬億美元的企業IT市場

AWS的下一站:3.8萬億美元的企業IT市場
自2006年以Amazon Web Services(AWS)命名的第一個公有云產品S3釋出,AWS就以服務全球開發者、創業公司和中小企業為己任。而AWS所創立的公有云模式本身,也是對傳統企業IT的一場大反擊。12年來,公有云一直反傳統企業IT的昂貴、封閉和僵化,把低成本、靈活與可擴充套件的計算能力賦予所有的開發者,讓普通開發者、創業公司和中小企業能夠獲得與大企業同等水平的計算資源與計算能力。

在過去12年間,AWS一直是以“工具超市”的模式組織其產品與服務的開發,涉及計算、儲存、網路、資料庫、移動、安全、開發工具、容器、無伺服器計算、機器學習、物聯網等豐富的種類與功能,為廣大開發者提供了齊全的技術和平臺。經過12年的發展,今天的AWS已經不僅擁有最大的創業者客戶群,也擁有大量的企業級客戶以及廣泛的ISV和SaaS生態體系。

進一步,AWS在2017年與企業虛擬化軟體及私有云第一大供應商VMware結成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雙方不斷把各自的技術與平臺引入對方的客戶群中:2017年re: invent釋出的VMware Cloud on AWS,2018年釋出的AWS RDS on VMware以及2018年re: invent釋出的VMware Cloud on AWS Outposts。而2018 re: invents釋出的AWS Outposts可以在企業本地私有環境中部署AWS雲服務,進一步把AWS推向了傳統大型企業的IT環境。

Gartner預測,2019年全球IT支出將高達3.8萬億美元。而今天,AWS的年化營收(Revenue Run Rate)也才僅僅270億美元。站在2018年底、2019年初,AWS已經對企業級IT市場做好了充分的準備,2018 re: invent釋出了多項針對企業級IT環境的產品與服務,特別是針對關鍵企業應用的技術與解決方案,將為AWS開啟新的成長空間。

事務處理與時序資料庫

在AWS re: invent 2018上,AWS釋出了兩個重要的資料庫更新:DynamoDB資料庫的重要更新DynamoDB Transitions事務處理;以及時序資料庫TimeStream。其中,DynamoDB Transitions對於金融級業務有著重要意義,而TimeStream對於工業級業務有著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DynamoDB是AWS歷史最悠久也是最富盛名的NoSQL非關係型雲資料庫。作為非關係型資料庫的典型代表,DynamoDB本身也能處理關係型資料,同時作為分散式雲資料庫技術還可以支撐電商等網際網路規模的應用。

而DynamoDB Transitions的意義在於:這意味著DynamoDB也可以處理金融級業務,比如類似支付寶這樣的網際網路金融應用。DynamoDB Transitions為開發者提供符合ACID(Atomicity原子性、Consistency強一致、Isolation隔離性、Durability永續性)的金融級分散式資料庫服務。其中的原子性即一次事務(transaction)中所涉及的所有操作全部執行或全部不執行,而這一點對於金融業務來說則非常重要,典型的是銀行轉賬:這邊扣了100塊錢,另一邊就必須加上100塊錢,而不能這邊扣了那邊卻沒有加上。

DynamoDB Transitions不僅針對金融交易的處理,也適用於執行和管理訂單、構建多使用者的遊戲引擎、跨分散式元件與服務的一致性協同操作等場景。DynamoDB Transitions在所有AWS的單區域DynamoDB表格中為預設開啟,而在DynamoDB全球表格中則預設為關閉。使用者也可以要求在DynamoDB全球表格中開啟Transactions功能,但在不同區域則採用非同步複製、最終一致的方式。

DynamoDB Transitions對於構建OLTP交易型資料庫應用來說極具價值,而且還是天然支援分散式事務處理。這在很大程度上將對Oracle資料庫造成威脅,眾所周知Oracle資料庫就是以OLTP處理著名,很多大型金融機構都採用Oracle的OLTP實時交易處理功能。而在另一方面,AWS Redshift雲資料倉庫已經對Oracle的OLAP資料分析功能造成了威脅。在AWS re: invent 2018上,Amazon CTO Werner Vogels高興的宣佈在2018年11月1日,AWS將自己最大的資料庫從Oracle遷移到了Redshift。

Timestream是另一個在AWS re: invent 2018上推出的重要資料庫服務,該服務專門用於時序資料的收集、儲存及處理,包括伺服器和網路日誌資料、感測器資料、IoT物聯網資料及工廠OT資料等。AWS表示,Timestream一天可處理上萬億次的事件,而其成本僅為傳統關係型資料庫的1/10,並比一般通用資料庫的查詢處理時間快1000倍。Timestream還支援無伺服器技術,這也就意味著Timestream可以自動伸縮以調整容量和效能。當然,AWS本身還提供了開源時序資料庫Kafka的託管服務,與Timestream一起補充了AWS面向智慧製造和物聯網領域的資料庫能力。

截止到了AWS re: invent 2018,AWS一共推出了關係型雲資料庫、非關係型雲資料庫、快取雲資料庫、圖形雲資料庫、時序雲資料庫以及區塊鏈雲分類帳資料庫等六大類雲資料庫服務,而RDS on VMware則把AWS關係型雲資料庫服務帶到了企業級私有環境中、Aurora全球資料庫則把Aurora關係型雲資料庫的能力擴充套件到跨全球多個AWS分割槽、DynamoDB按需服務則讓使用者對於讀資料和寫資料的資源請求分開處理。

現在,在企業最關心的資料庫方面,AWS站在了非常有利的位置:全面的網際網路規模和網際網路體驗的資料庫供應商。

深入企業IT腹地

長期以來,網際網路公司出身的公有云被打上了不懂企業IT的標籤。特別是前幾年的公有云技術,與企業IT的脫節情況比較明顯,很難在企業IT環境中落地。但近幾年,這種情況有所改觀,開源基金會也推出了針對企業IT環境的開源技術和解決方案。AWS則與VMware加強了合作,同時推出了AWS Outposts的企業本地環境部署版本、Firecracker這樣的多租戶隔離微虛擬化技術以及合作伙伴服務,全面與企業IT環境“接壤”。

AWS與VMware的合作可以說是開了公有云巨頭與私有云巨頭握手的先河。而這其實是VMware在公有云時代的靈活策略選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非常類似微軟把Office軟體“漫遊”到各種作業系統和雲服務上,VMware也把自己的核心軟體定義資料中心軟體VMware Cloud Foundation“漫遊”到公有云上,甚至再從公有云“漫遊”回企業本地IT環境中。

AWS Outposts已經引起了業界的極大反響:由AWS定製的機架交付到企業資料中心,並通過Amazon VPC服務連線到最近的AWS區域,從而讓AWS服務可以延伸到企業的私有云和本地IT環境中,首批Outposts將釋出EC2和EBS兩種計算例項。隨著AWS Outposts的釋出,VMware也釋出了VMware Cloud on AWS Outposts與VMware Cloud Foundation for 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Amazon EC2)。其中,VMware Cloud on AWS Outposts是把已經發布在AWS上的VMware Cloud on AWS延伸到Outposts環境中,這個版本理論上屬於公有云版本,雖然使用者體驗與VMware的本地化軟體一致,但計費的方式應該屬於公有云的按需模式。而VMware Cloud Foundation for Amazon EC2則把VMware Cloud Foundation延伸到公有云及本地IT形態的EC2上,讓企業可以充分利用vSphere與Amazon EC2這兩種企業虛擬化與雲化計算模式,還將VMware的Kubernetes服務拓展至Amazon EC2上,為企業交付一致的跨雲開發體驗,以及豐富的VMware、AWS和合作夥伴服務。

Firecracker是AWS開源的專案,直接使用Linux的KVM虛擬化軟體,在底層虛機與上層容器之間進行了結合。特別是Firecracker的微虛機microVM功能,能夠以最小開銷方式在一臺機器上快速啟動上千個微虛機,這樣就能讓上層的每個容器都跑在微虛機中,通過微虛機隔離更底層的計算資源。Firecracker之前是AWS Lambda和AWS Fargate無伺服器計算的底層技術,現在Firecracker可以執行在AWS的裸金屬計算例項、其它祼金屬伺服器以及企業本地IT環境甚至是開發者的膝上型電腦上,2019年將支援AMD和ARM CPU。

在AWS re: invent 2018上還發布了Well-Architected Partner合作伙伴計劃,該計劃旨在培訓AWS合作伙伴的架構能力,包括學習並把AWS的最佳架構實踐應用到企業客戶環境中,提升客戶體驗以及獲得更多的銷售機會,埃森哲、Rackspace、Bespin Global等30餘家合作伙伴進入了首批Well-Architected Partner計劃。在最新版的《AWS 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中,AWS總結了自己的開發實踐:把開發決策和能力分散到各個開發工程團隊,而不是集中式的決策和組織,而《AWS 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就是各個開發小團隊的指導性文件。通過這個文件,AWS確保了自己內部以及企業客戶所實施的IT架構都符合一致的原則。

很多企業在公有云上部署自己的IT系統時,需要更全面和更底層的多租戶檢視。這就是AWS re: invent 2018上釋出的AWS Control Tower、AWS Security Hub和AWS Lake Formation。這些為企業提供了一個符合AWS 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的公有云管理和治理框架,讓企業可以更好的掌握自己在AWS上的計算資源。

今天,AWS已經聚集了上百家管理服務合作伙伴(MSP),幫助企業客戶完成解決方案的規劃與設計、構建與遷移、運維以及優化等四大方面的AWS雲管理服務。而AWS定義的Next-Gen MSP還兼具再銷售、業務支援服務、第三方應用銷售與增值IP銷售等業務,因此涉及到了整個客戶生命週期的全部範圍,AWS也把這類MPS稱為Next-Gen MSP。根據AWS委託Forrester的一份調研,在一個三年期的研究時間跨度中,AWS Next-Gen MPS的服務佔整體AWS MSP毛利的64%以及整體AWS APN合作伙伴毛利的22%。

在企業最關心的本地化部署、安全、隔離以及諮詢與管理服務合作伙伴方面,AWS將在2019年下半年全面發力,從公有云向企業本地資料中心全面“***”。

雲原生的新企業物種

隨著AWS的不斷髮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客戶,從創業公司和中小企業到大型企業。AWS在Amazon的2018財年第二財季報中宣佈,已經有數千個企業客戶在AWS裡執行SAP工作負載,涉及幾乎所有的行業和地理區域。而在Amazon的2018財年第一財季報中,AWS宣佈所有已釋出的AWS雲服務和功能都已經符合歐盟的GDPR法規,企業可以放心地在歐洲市場繼續使用AWS。

在中國,新零售和新制造企業已經開始在AWS上生長起來。Strikingly是一款簡單易用的 SaaS 建站平臺,公司於 2012 年中創辦於美國矽谷,2013 年春進入矽谷頂級孵化器 Y Combinator,併成為第一支從 YC 畢業的中國團隊,目前在全球 200 個國家和地區有數百萬使用者,現總部位於上海。從2014年開始,Strikingly 就把所有服務都遷到了AWS之上。2016 年,Strikingly 正式釋出中國版產品 “上線了”,主要產品是標準化建站模板、小程式編輯釋出平臺,可以在 10 分鐘內輕鬆釋出一個網站、微信小程式和電商平臺。“上線了”也是微信小程式釋出量最大的服務商,佔小程式釋出總量的 3%。

2018年,Strikingly釋出了新產品:“超級雲名片”。“超級雲名片”的功能不僅僅是名片,而是幫助企業通過微信平臺進行更好的品牌營銷、引流和銷售。Strikingly技術副總裁龔凌暉在AWS re: invent 2018上接受採訪時介紹,像電器企業的銷售就可以把傳統的三摺頁產品介紹轉換為“超級雲名片”,這樣就可以追蹤微信使用者在某個頁面上停留了多久並判斷使用者的感興趣程度,還可以很容易地藉助微信平臺實現使用者的轉換與留存以及後續商機挖掘。“上線了”的建站產品可以幫助企業的非IT部門,如人才資源部、市場部等輕鬆建立自己的招聘或營銷網站。除微信平臺外,“上線了”也在拓展支付寶小程式、抖音小程式、今日頭條小程式等多種輕量級應用平臺。

睿視智覺是一家從事利用計算機視覺演算法技術及FPGA加速技術的創業公司,睿視智覺加速團隊核心人員曾工作於德國貝爾實驗室及武漢郵科院,演算法團隊在圖片自然語言理解與問答技術處於全球領先位置,曾在2015年的微軟COCO圖片自動標題比賽中擊敗斯坦福、微軟、谷歌團隊,演算法綜合引數獲得全球第一的排名。目前,睿視智覺主要在工業和資料過濾這兩個場景下為企業服務。

睿視智覺在創業之初,就在AWS F1上開發了FPGA加速模型,還在AWS上搭建了針對工業前端裝置的自訓練服務。睿視智覺CEO、聯合創始人龔純斌在AWS re: invent 2018上接受採訪時介紹,之所以選擇FPGA是因為發現GPU在面對大規模工業資料應用時力不從心,而FPGA則能提供最優的成本和技術組合。睿視智覺之所以選擇資料過濾和工業場景,是因為這兩個場景的資料累積多,而且工業領域的影象資料比例越來越高,非常適合機器學習演算法。

在整個工業資訊化體系中,睿視智覺處於資料層,另一個AWS的客戶樹根互聯則處於資訊化層。“根雲”是中國較早進入工業物聯網的雲平臺,連線了眾多的工業裝備,能夠為各行業企業提供基於物聯網、大資料的雲服務,面向機器的製造商、金融機構、業主、使用者、售後服務商、政府監管部門提供應用服務,同時對接各類行業軟體、硬體、通訊商開展深度合作、形成生態效應,覆蓋了工程機械、農用機械、發電機組、紡織機械等四十多個行業。

作為一家在中國本土發展起來的企業,樹根互聯的技術團隊可以利用AWS在北京和寧夏兩個區域的雲服務覆蓋全國各地的使用者。同時,由於AWS在中國與海外提供了一致的技術與平臺,樹根互聯無需修改應用程式碼即可將“根雲”部署到AWS的其他海外區域,利用AWS的網路優勢為當地的客戶提供低延遲的服務。例如樹根互聯在AWS歐洲區域為某大型工業特種泵及專業裝置製造企業客戶部署了一套基於新業務流程的國際版根雲物聯網平臺系統,與客戶一同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亮相,宣佈正式進入歐洲市場,目前系統正逐步轉向商用。

樹根互聯CTO及聯合創始人劉震曾在羅技、微軟、IBM、諾基亞等國際公司任職,曾任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諾基亞發展中國家研究院院長等職,他也是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院士。劉震在AWS re: invent 2018上接受採訪時表示,“根雲”以PaaS為主,特色是為工業企業提供了雲端的資料管理、流處理以及工業資料分析平臺,以滿足工業資料的多樣性和特殊性要求。而樹根互聯與AWS合作IaaS,快速推向全球市場。

以Strikingly、睿視智覺、樹根互聯為代表的雲原生企業新物種,可以說是完全生長在AWS的平臺之上,這與之前的傳統企業模式有著重大差別,他們所提供的開發運維能力、機器學習演算法和FPGA加速能力以及資料分析處理能力,都是新一代數字商業模式的代表。相信隨著更多雲上原生新企業物種的出現,將進一步加強AWS對傳統企業生態的拉動效應。

站在2018年底和2019年初,已經12年的AWS才剛剛走完了“青少年”時期;隨著AWS把自己的技術生態向傳統企業IT環境延伸,AWS的“成年期”才剛剛開始。270億美元的年化營收,在一個3.8萬億美元的全球IT市場面前,AWS還有著廣闊的前景空間。(文/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