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體管理沉思錄讀書筆記

軟體管理沉思錄讀書筆記

《軟體管理沉思錄》讀書筆記

Watts S.Humphrey和William R.Thomas的著作《軟體管理沉思錄》中所講的,正如書的副標題——SEI的專案管理、人際溝通和團隊協作要訣——那樣,論述了軟體開發和管理工作的很多原則和技巧,可以幫助軟體工作者和管理者形成自己的工作風格和開發習慣。

這本書從管理你的專案,管理你的團隊,管理你的領導和管理你自己四個部分來講述如何高效有用的管理。在管理專案中又分為交付高質量的產品和為高質量專案制定計劃。管理你的團隊分為定義高效團隊、如何做一位高效的團隊成員、領導和指導你的團隊三個章節。管理你的領導主要講述了討論專案和捍衛自己的計劃。管理你自己分為控制自己的工作和學會領導兩部分。

首先不能忽視的就是書中頻繁提及的三種過程方法——CMM、PSP、TSP。PSP是個人軟體過程,TSP是團隊軟體過程。它們分別從工程師個人和開發團隊的角度說明了過程的步驟以及注意事項。CMM則是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整合,用於產品或服務開發。

管理你的專案

這一部分有兩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第一句是“質量是永無終點的旅程”,這一部分建議軟體工作者應當聚焦於持續不斷的質量改進,應當聚焦於持續不斷的質量改進,並且幫助專案團隊成員真正相信並遵循這些質量管理原則。質量是產品對使用者的有用性。團隊成員在工作過程中應避免過失,從而減少軟體產品的缺陷。第二句話是“最難以制定計劃的時候,也是最需要計劃的時候。”在接觸一些陌生的技術領域的時候會有這樣的感覺,就是不瞭解任務或專案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因為相關的經驗的缺失,所以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就會毫無頭緒。但是此時如果不制定計劃,之後的盲目的開發和學習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人天生的惰性。計劃分為兩種型別,一種是基於時間段的計劃,時間段可以使日曆上的任何一個片段,一天,一週一個月等。一種是基於行動的計劃,比如開發一個程式,撰寫一份報告等。一份合格的產品計劃應當包括三項內容:將要生產的產品規格和重要的效能指標;估算工作所需的時間;進度預測。同時計劃應該得到維護,專案團隊應當進行定期分析,找出那些提前完成工作、能處理好額外工作量的成員,以及那些落後於進度、需要減少任務的成員。

管理你的團隊

在這一部分,“凝膠型團隊”被頻繁地提及,那麼如何才能讓團隊稱為有凝聚力、成員有歸屬感、工作效率高的凝膠型團隊呢?最重要的是團隊必須致力於共同的目標,所有成員都是為了同一目標而工作,每位成員至少扮演一個特定的角色,完成任務要求團隊成員之間相互依賴。同時對團隊成員最主要的要求是所有成員都有一套共同的工作準則和方法。團隊中會遇到無效的領導、缺乏協作和功能蔓延等問題,此時團隊應加強凝聚力,通過設立富有挑戰性的目標,及時地對成員進行反饋,來解決這些問題,稱為高效的和自主指導型的團隊。

同時要做一名高效的團隊成員,團隊所有成員都應當奉獻他們所知道的一切,團隊建立需要所有成員的主動參與。

管理你的領導

該部分主要講作為團隊領導者如何與高層管理者交流。本部分指出了專案如果計劃的時間不現實,有可能導致一開始就陷入麻煩。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讓團隊聚焦於優先順序最高的工作,一定要制訂計劃。同時在領導過程中不能專斷,要鼓勵團隊成員的參與,團隊共同制訂計劃為過程改進給出戰略性和戰術性的理由。作者認為團隊管理者不應該盲目聽任管理層的要求,應該冷靜的從團隊和專案本身出發,根據計劃作出相應合理的承諾並利用商談,溝通等技巧取得管理層的支援從而使得專案順利進行。

管理你自己

這一部分主要講自我管理,也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部分。首先,我們在進行專案開發或者管理任務的時候,需要有一個明確定義、精確衡量的過程,這可以幫助我們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其次要學會做自己的管理者,跳出受害者心態的陷阱,不要抱怨和把責任推到其他因素身上。雖然自我管理的方法並不是顯而易見的,但是自己要把握主動權,真正掌控自己的工作,同時要說服管理者,由自己來管理自己。

至於如何提高工作質量,要從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入手,衡量問題出現的原因,然後利用衡量結果進行目標分析。最重要的是敢於做出工作方式的改變,確定質量目標、衡量產品質量、理解過程、調整過程、應用調整後的過程、衡量結果、把結果與目標進行比較、迴圈並不斷改進幾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完成工作方式的轉變。

個人對於時間的管理上,書中表明除非出現重大的技術革新,否則完成絕大部分任務的時間都是相對穩定的。真正可變的是花在任務上的時間。工作狀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中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設法隔斷外界的干擾,或者養成使用時間日誌進行記錄的習慣。

我覺得這一部分對我當下的學習和工作來說,都是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