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工實踐 產品個人分析

軟工實踐 產品個人分析

第一部分 調研,評測

調研

  • 個人第一次上手體驗:感覺很久沒有維護的樣子,第一次很難上手,沒有具體的指引。
  • BUG:
    課程表不能使用

成績查詢年份選擇只有以前的年份,選擇不了現在的年份。

  • 未發現bug的原因:
    開發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某些功能實現。
    開發軟體時沒有考慮到將來的維護。
  • 注意方面(架構、部署運維、微服務等)
    在需求分析時考慮到自己的能力去設計功能。
    重視軟體釋出之後的持續維護。
    做好軟體的引導功能,幫助使用者儘快上手。

    採訪:

  • 介紹採訪物件的背景和需求(他們有沒有用過這個APP或類似的APP,除了現有的功能還有別的需求麼)
    用過如福大助手,超級課程表之類的APP,還希望能夠加入歷年卷查詢和課堂PPT下載等功能。
  • 讓採訪物件使用微信福州大學企業號(請上傳照片證明使用者的確正在使用,遠端採訪的同學請讓別人幫忙照相)

  • 描述使用者使用這個產品的過程, 使用者的問題解決了麼?軟體在資料量/介面/功能/準確度上各有什麼優缺點?使用者體驗方面有問題麼?
    使用者一開始不知道怎麼使用這個企業號,找不到登入註冊的地方,經過指導,順利登入。
    資料量:較完整
    介面:介面的背景不好,分佈比較亂。
    功能:很多功能不能用,有些功能不實用。
    準確度:比較準確。
    使用者體驗:體驗比較差。
  • 使用者對產品有什麼改進意見?
    希望完善下已有的功能,將實用的功能放在顯眼的地方。
  • 結論:經過這麼多工作,你一定有充分的理由給這個軟體下一個評價,請選擇一個結論:
    不推薦

    第二部分 分析

  • 這個專案做到這個程度大約需要多少時間(團隊人數6人左右,計算機大學畢業生,並有專業UI 支援)
    我認為需要10周的時間。微信公眾號開發的資料很多,前面的開發者留下的經驗也很多。類似的APP市面上有很多,可以參考一下。
  • 分析這個軟體目前的優劣(和類似軟體相比),並推理出團隊在軟體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個重要部分(具體建議)
    優勢:基於微信公眾號,潛在使用者較多,登入也方便。有些功能是其他同類型APP沒有的,有競爭優勢。
    劣勢:BUG很多,有些功能不實用,使用的人目前不多。
    建議:修復BUG,改善介面和引導功能,並且加大宣傳。增加軟體的維護人員。
  • 根據理解和體驗,畫出整個軟體所有功能邏輯框圖,根據重要度標識出各模組的重要度、完成度、出發點及效果



    -針對不同的維度評分,對使用者體驗方面、UI介面美觀度、核心功能,分別打分。

    第三部分 建議和規劃

  • 如果你是專案經理,如何提高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增加宣傳的力度,聽取使用者的建議來增加他們需要的功能,以此在競爭中取得優勢,並且能提高使用者的留存率。
  • 目前市場上有什麼樣的產品了?
    超級課程表 ,福大助手, 福大教務處,
  • 你要設計什麼樣的功能?
    設計一些比較實用的功能,比如歷年卷查詢,課堂學習資料的下載與分享。
  • 為何要做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
    廣大學生最需要的功能,也是其他APP沒有的功能。
  • 為什麼使用者會用你的產品/功能?
    功能全面,不需要再安裝多個其他型別的APP
  • 你的創新在哪裡?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加實用的功能,拒絕花裡胡哨。
  • 如果你來領導這個團隊,會有什麼不一樣?
    功能的設計以實用為主,介面會盡量簡潔。
  • 如果你的團隊有5個人, 4個月的時間,你作為專案經理,應該如何配置角色(開發,測試,美工等等)?
    後端2,前端2 美工*1,測試由大家一起負責。
  • 描述你的團隊在16 週期間每週都要做什麼,才能在第16周如期釋出軟體,大小里程碑績點設定。
    1-3 周 需求分析
    4-5周 學習相關技術,統一開發規範。
    6-10周 對核心功能進行開發,第十週完成alpha版本。
    11周 對alpha版本進行總結,修復存在的BUG.
    12-15周 進行beta版本開發,完善附加的功能模組。
    16周 在發行前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