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大資料技術】關於Spark Streaming 技術要點的一些彙總

【大資料技術】關於Spark Streaming 技術要點的一些彙總

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D55dffdh/article/details/82423831

Spark Streaming 支援實時資料流的可擴充套件(Scalable)、高吞吐(high-throughput)、容錯(fault-tolerant)的流處理(stream processing)。

 

 

架構圖

特性如下:

• 可線性伸縮至超過數百個節點;

• 實現亞秒級延遲處理;

• 可與 Spark 批處理和互動式處理無縫整合;

• 提供簡單的API實現複雜演算法;

• 更多的流方式支援,包括 Kafka、Flume、Kinesis、Twitter、ZeroMQ 等。

001、原理

Spark 在接收到實時輸入資料流後,將資料劃分成批次(divides the data into batches),然後轉給 Spark Engine 處理,按批次生成最後的結果流(generate the final stream of results in batches)。

 

 

002、API

DStream:

DStream(Discretized Stream,離散流)是 Spark Stream 提供的高階抽象連續資料流。

組成:一個 DStream 可看作一個 RDDs 序列。

核心思想:將計算作為一系列較小時間間隔的、狀態無關的、確定批次的任務,每個時間間隔內接收的輸入資料被可靠儲存在叢集中,作為一個輸入資料集。

 

 

特性:一個高層次的函數語言程式設計 API、強一致性以及高校的故障恢復。

應用程式模板:

模板1

 

 

模板2

 

 

WordCount示例

 

 

Input DStream:

Input DStream 是一種從流式資料來源獲取原始資料流的 DStream,分為基本輸入源(檔案系統、Socket、Akka Actor、自定義資料來源)和高階輸入源(Kafka、Flume等)。

Receiver:

每個 Input DStream(檔案流除外)都會對應一個單一的 Receiver物件,負責從資料來源接收資料並存入 Spark 記憶體進行處理。應用程式中可建立多個 Input DStream 並行接收多個數據流。

每個 Receiver 是一個長期執行在Worker或者 Executor 上的 Task,所以會佔用該應用程式的一個核(core)。如果分配給 Spark Streaming 應用程式的核數小於或等於 Input DStream 個數(即Receiver個數),則只能接收資料,卻沒有能力全部處理(檔案流除外,因為無需Receiver)。

Spark Streaming 已封裝各種資料來源,需要時參考官方文件。

Transformation Operation

常用Transformation

 

 

updateStateByKey(func)

updateStateByKey可對DStream中的資料按key做reduce,然後對各批次資料累加

WordCount的updateStateByKey版本

 

 

transform(func)

通過對原 DStream 的每個 RDD 應用轉換函式,建立一個新的 DStream。

官方文件程式碼舉例

 

 

Window operations

視窗操作:基於 window 對資料 transformation(個人認為與Storm的tick相似,但功能更強大)。

引數:視窗長度(window length)和滑動時間間隔(slide interval)必須是源DStream 批次間隔的倍數。

舉例說明:視窗長度為3,滑動時間間隔為2;上一行是原始 DStream,下一行是視窗化的 DStream。

 

 

常見 window operation

 

 

 

官方文件程式碼舉例

 

 

join(otherStream, [numTasks])

連線資料流

官方文件程式碼舉例1

 

 

官方文件程式碼舉例2

 

 

Output Operation

 

 

快取與持久化:

通過 persist()將 DStream 中每個 RDD 儲存在記憶體。

Window operations 會自動持久化在記憶體,無需顯示呼叫 persist()。

通過網路接收的資料流(如Kafka、Flume、Socket、ZeroMQ、RocketMQ等)執行 persist()時,預設在兩個節點上持久化序列化後的資料,實現容錯。

Checkpoint:

用途:Spark 基於容錯儲存系統(如HDFS、S3)進行故障恢復。

分類:

元資料檢查點:儲存流式計算資訊用於 Driver 執行節點的故障恢復,包括建立應用程式的配置、應用程式定義的 DStream operations、已入隊但未完成的批次。

資料檢查點:儲存生成的 RDD。由於 stateful transformation 需要合併多個批次的資料,即生成的 RDD 依賴於前幾個批次 RDD 的資料(dependency chain),為縮短 dependency chain 從而減少故障恢復時間,需將中間 RDD 定期儲存至可靠儲存(如HDFS)。

使用時機:

Stateful transformation:updateStateByKey()以及 window operations。

需要 Driver 故障恢復的應用程式。

003、使用方法

Stateful transformation

 

 

需要 Driver 故障恢復的應用程式(以WordCount舉例):如果 checkpoint 目錄存在,則根據 checkpoint 資料建立新 StreamingContext;否則(如首次執行)新建 StreamingContext。

 

 

checkpoint 時間間隔

方法:

 

 

原則:一般設定為滑動時間間隔的5-10倍。

分析:checkpoint 會增加儲存開銷、增加批次處理時間。當批次間隔較小(如1秒)時,checkpoint 可能會減小 operation 吞吐量;反之,checkpoint 時間間隔較大會導致 lineage 和 task 數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