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NOIP全國青少年資訊學奧林匹克聯賽大綱

NOIP全國青少年資訊學奧林匹克聯賽大綱

總則
由中國計算機學會負責組織的全國青少年資訊學奧林匹克聯賽(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 簡稱NOIP)是全國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NOI)系列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向中學生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培養電腦科學和工程領域的後備人 才。普及的重點是根據中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使得他們對資訊科技的一些核心內容有更多的瞭解,提高他們創造性地運用程式設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將注重以下的幾個方面:

想象力與創造力;

對問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數學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對客觀問題和主觀思維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

人文精神:包括與人的溝通能力,團隊精神與合作能力,恆心和毅力,審美能力等。

二、命題程式和組織機構

命題是考核和選拔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對計算機的普及的內容具有導向性作用。命題應注重趣味性、新穎性、知識性、應用性和中學生的心智特點,不直接從大學專業教材中選題。

在 命題和審題工作中,堅持開放和規範的原則。在NOI科學委員會主持下成立的NOIP命題委員會負責命題工作,命題委員會成員主要來自參加NOIP的省( 包括直轄市、自治區,下同。每個省最多派一名委員),也可來自社會計算機界。NOIP命題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提供NOIP的備選題目,並承擔對所提供的題 目保密的責任。

1. NOIP命題委員會委員應具備如下資格:

從事一線計算機教學或資訊學奧賽輔導工作兩年(含)以上;

有精力和時間從事該項工作;

對此項工作有興趣並願意作為志願者從事NOIP命題及其相關工作。

2. NOIP命題委員會委員的產生過程:

本人提出申請(填寫表格);

中學教師需得到所在單位同意或省奧賽主管部門同意;

科學委員會批准,由中國計算機學會頒發聘書(每一聘期為兩年)。

3. NOIP命題委員會委員的職責:

每年為NOIP提供備選題題目若干,在9月1日之前提交科學委員會;

備選試題的保密期為2年,在該段時間內不得洩密或另作他用;

蒐集本省資訊學奧賽的有關資訊並向科學委員會通報;

4. 題目一經提交,即表明同意授權中國計算機學會科學委員會全權處理,包括使用、修改和出版。試題原型被科學委員會採用後,中國計算機學會將為命題者頒發試題錄用證書,並頒發酬金。無論是委員提交的題目還是科學委員會直接提交的題目,試題版權均歸中國計算機學會所有。NOIP所用試題由科學委員會確定,這些試題可能從備選題庫中選取並做適當修改後成型,也可能直接命題。

三、競賽形式和成績評定

NOIP分兩個等級組:普及組和提高組。每組競賽分兩輪:初試和複試。

初試形式為筆試,側重考察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程式設計的基本能力,並對知識面的廣度進行測試。初試為資格測試,獲本省初試成績在本賽區前15%的學生進入複賽。

複試形式為上機程式設計,著重考察學生對問題的分析理解能力,數學抽象能力,程式語言的能力和程式設計技巧、想象力和創造性等。各省NOIP的等第獎在複試的優勝者中產生。

比賽中使用的程式設計語言是:

初賽:PASCAL或C/C++:

複賽:PASCAL或C/C++。

每年複賽結束後,各省必須在指定時間內將本省一等獎候選人的有關情況、源程式和可執行程式報送科學委員會。經複審和評測後,由中國計算機學會報送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備案。中國計算機學會對各省獲NOIP二等獎和三等獎的分數線或比例提出指導性意見,各省可按照成績確定獲獎名單。

四、試題形式

每次NOIP的試題分四組:普及組初賽題A1、普及組複賽題A2、提高組初賽題B1和提高組複賽題B2。其中,A1和B1型別基本相同,A2和B2型別基本相同,但題目不完全相同,提高組難度高於普及組。

(一)初賽

初賽全部為筆試,滿分100分。試題由四部分組成:

1、選擇題:共20題,每題1.5分,共計30分。每題有5個備選答案,前10個題為單選題(即每題有且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選對得分),後10題為不定項選擇題(即每題有1至5個正確答案,只有全部選對才得分)。普及組20個都是單選題。

2、問題求解題:共2題,每題5分,共計10分。試題給出一個敘述較為簡單的問題,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找到一個合適的演算法,並推算出問題的解。考生給出的答案與標準答案相同,則得分;否則不得分。

3、程式閱讀理解題:共4題,每題8分,共計32分。題目給出一段程式(不一定有關於程式功能的說明),考生通過閱讀理解該段程式給出程式的輸出。輸出與標準答案一致,則得分;否則不得分。

4、程式完善題:共2題,每題14分,共計28分。題目給出一段關於程式功能的文字說明,然後給出一段程式程式碼,在程式碼中略去了若干個語句或語句的一部分並在這些位置給出空格,要求考生根據程式的功能說明和程式碼的上下文,填出被略去的語句。填對則得分;否則不得分。

(二)複賽

復 賽的題型和考試形式與NOI類似,全部為上機程式設計題,但難度比NOI低。題目包括4道題,每題100分,共計400分。每一試題包括:題目、問題描述、輸入輸出要求、樣例描述及相關說明。測試時,測試程式為每道題提供了5-10組測試資料,考生程式每答對一組得10-20分,累計分即為該道題的得分。

五、試題的知識範圍

(一)初賽內容與要求:

 

 

 

 

 

 

 

 

計 基

 

算 本

 

機 常

 

的 識

1.計算機和資訊社會(資訊社會的主要特徵、計算機的主要特徵、數字通訊網路的主要特徵、數字化)

2.資訊輸入輸出基本原理(資訊交換環境、文字圖形多媒體資訊的輸入輸出方式)

3.資訊的表示與處理(資訊編碼、微處理部件MPU、記憶體儲結構、指令,程式,和儲存程式原理、程式的三種基本控制結構)

4.資訊的儲存、組織與管理(儲存介質、儲存器結構、檔案管理、資料庫管理)

5.資訊系統組成及互連網的基本知識(計算機構成原理、槽和埠的部件間可擴充套件互連方式、層次式的互連結構、網際網路絡、TCP/IP協議、HTTP協議、WEB應用的主要方式和特點)

6.人機互動介面的基本概念(視窗系統、人和計算機交流資訊的途徑(文字及互動操作))

7.資訊科技的新發展、新特點、新應用等。

計 基

算 本

機 操

的 作

1. Windows和LINUX的基本操作知識

2. 網際網路的基本使用常識 (網上瀏覽、搜尋和查詢等)

3. 常用的工具軟體使用(文字編輯、電子郵件收發等)

 

 

 

 

1.程式語言中基本資料型別(字元、整數、長整、浮點)

2. 浮點運算中的精度和數值比較

3.一維陣列(串)與線性表

4.記錄型別(PASCAL)/ 結構型別(C)

1.結構化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

2.閱讀理解程式的基本能力

3.具有將簡單問題抽象成適合計算機解決的模型的基本能力

4.具有針對模型設計簡單演算法的基本能力

5.程式流程描述(自然語言/偽碼/NS圖/其他)

6.程式設計語言(PASCAL/C/C++)- 2003仍允許BASIC

基本

演算法

處 理

1.初等演算法(計數、統計、數學運算等)

2.排序演算法(冒泡法、插入排序、合併排序、快速排序)

3.查詢(順序查詢、二分法)

4.回溯演算法

 

(二)複賽內容與要求:

 

在初賽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以下內容:

 

1.指標型別

2.多維陣列

3.單鏈表及迴圈連結串列

4.二叉樹

5.檔案操作(從文字檔案中讀入資料,並輸出到文字檔案中)

1.演算法的實現能力

2.程式除錯基本能力

3.設計測試資料的基本能力

4.程式的時間複雜度和空間複雜度的估計

1.離散數學知識的應用(如排列組合、簡單圖論、數理邏輯)

2.分治思想

3.模擬法

4.貪心法

5.簡單搜尋演算法(深度優先 廣度優先)搜尋中的剪枝

6.動態規劃的思想及基本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