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愛奇藝,騰訊和優酷市場分析(1)

愛奇藝,騰訊和優酷市場分析(1)

在影視行業迅猛發展與粉絲經濟的強大帶動背景下,愛奇藝與騰訊視訊藉助其自身流量優勢,紛紛推出了泡泡與doki兩個子功能,愛奇藝更是將原有互動介面改版,以增加使用者對於泡泡功能的使用頻率。本文主要針對愛奇藝泡泡與騰訊視訊doki的完成競品分析,以使用者體驗的五個維度對二者進行對比分析,最終,提出一些針對該功能的優化建議與想法。

本文的主要結構:

1. 競品背景

2. 競品分析

2.1 戰略層分析

2.2 範圍層分析

2.3 結構層分析

2.4 框架層分析

2.5 表現層分析

3. 個人評價與意見

1. 競品背景

1.1 分析背景&&目的

隨著文娛行業的迅猛發展,愛奇藝與騰訊視訊不僅僅侷限於單一播放平臺,平臺獨播自制內容相繼湧現,熱門現象級影視劇不斷吸引著越來越多年輕一代的使用者追隨。其中,明星的帶動效應不言而喻,平臺正是以這種粉絲角度的切入點,愛奇藝在2015年推出了泡泡,而在2017年,同樣主打社交性的doki在騰訊視訊悄然推出,成為其7大板塊之一。

本文主要針對愛奇藝泡泡與騰訊視訊doki的完成競品分析,以使用者體驗的五個維度對二者進行對比分析,已實現對於這種以內容供給方與互動社群的理解,從而在粉絲互動渠道中找到一種新型趨勢。

1.2 競品選擇

雖然視訊行業以內容為導向,但是從現有播放平臺戰略佈局來看,視訊播放平臺越來越不侷限於優質IP的製作與播放,而是利用自身平臺優勢,為使用者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服務,畢竟播放平臺也不希望使用者需要更換平臺才能進行其他操作。從最開始“音悅Tai”所提出的我的家的概念,到後來的泡泡圈子,再到後來騰訊視訊為使用者提供的doki功能,無一不是將粉絲與社交進行融合,利用明星優質的帶動做用,引領“粉絲經濟”的熱潮,從而增加平臺的使用者粘性,最終形成以影視、明星、粉絲為主體的社交影視新平臺。

愛奇藝&&騰訊視訊首頁圖

2. 競品分析

2.1 戰略層分析

(1)競品體驗環境及定位

總結而言,兩方平臺的主要需求定位基本相同:

  • 是為了深度繫結平臺粉絲使用者,加強使用者黏性,精準掌握使用者資料;
  • 是建立各類內容資源與使用者之間的導流渠道,對使用者形成一種陪伴式社交體驗;
  • 為明星提供吸引粉絲的機會,提供自身宣傳平臺,利用平臺的強大流量進行影視宣傳,所以平臺與明星間屬於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
  • 對於粉絲而言,瞭解明星最新的動態、影視作品,並有機會與明星進行有趣互動。

明星粉絲社群-核心需求框架

(2)場景描述

  • 普通使用者:使用者通過正常瀏覽頁面進行(泡泡||doki)瀏覽,由於平臺增加了該方面的側重性,所以普通使用者以獵奇的瀏覽方式觀看;
  • 粉絲使用者:每日為明星進行打榜,follow粉絲動態,粉絲已經養成每日瀏覽該模組的使用者習慣;
  • 明星互動:熱門劇集可以通過該模組平臺邀請明星在一定時間,登入平臺進行與粉絲互動,吸引追劇粉絲或者沉默粉絲,登陸模組平臺進行互動。

(3)使用者畫像:

根據百度指數,對愛奇藝與騰訊視訊的使用者年齡進行分析,兩者的使用者分佈多集中在20-29歲,其次是30-39歲;男性使用者遠高於女性使用者。而該年齡分佈與追星年齡比較近似,而這類粉絲對於粉絲中也是比較具有購買力和零散時間,所以利用平臺進行粉絲的管理、運營引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意義。

愛奇藝與騰訊視訊使用者對比圖

(4)痛點問題
綜上,加之使用者畫像及場景分析,可總結出4類痛點問題:

  • 內容資訊類:使用者是否可以通過該模組得到更加全面,更加豐富的明星影視資訊?是否有我想要的內容?內容品質如何?更新速度如何?
  • 社交交流類:通過哪個平臺可以更加快速的與更多數的粉絲使用者交流?在哪裡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注度?(因為粉絲使用者之間是弱相關的,如何將他們聚合在一起,獲得一種使用者橫向與縱向傳播方式。)
  • 明星互動類:哪個平臺可以獲得更多明星的互動?可以得到更多明星的實時資訊?
  • 衍生需求類:是否可以成為管理粉絲的一種新方式?能否獲得明星的地點資訊與宣傳行程?

2.2 範圍層分析

(1)明星範圍

從明星角度進行範圍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打榜設定(使用者粘性):

  • 兩者都提出了在明星圈子下進行使用者等級劃分,提高使用者參與度,增加使用者的區別化處理策略,但是愛奇藝增加了使用者上班下班的處理模式;
  • 使得使用者形成登陸平臺的習慣(有點感覺像聚美優品每天10點上新,讓使用者存在期待感與參與度),習慣性的每天早晚為明星守護,增加自己的經驗值。

動態模組(粉絲互動角度):

  • 愛奇藝主導使用者多樣化參與,當用戶想要發表動態時可以選擇(文字、視訊、表白)等多種形式;主導通過使用者主導參與的角度進行明星資訊分享,提倡使用者的參與性,反觀doki則只用文字/圖片兩種角度,參與形式相對單一;
  • 而doki則主導明星的參與度,將更多更加全面的明星資訊引入doki,接入微博等介面,倡導使用者在doki平臺下與明星進行互動,反觀愛奇藝則很少有明星發表動態,明星來了模組參與度不強。

視訊模組(視訊推薦策略)

  • 在視訊模組中,doki主打時效性,在ranking打分比例中將時效性的比例提高,所以使用者在每次重新整理的時候都會顯示最新的具有一定參與量的視訊,我個人認為doki在時效性、視訊質量、使用者參與度等層次找到了一個有利於使用者體驗的策略;
  • 而愛奇藝推動使用者觀看次數,即強點選-弱相關/時效的策略,使得使用者不能每次重新整理都出新的視訊。

圖譜結構分析(瞭解Ta):

  • 該模組主導通過多種角度,方便粉絲對明星進行多樣化了解。doki利用騰訊視訊已有的知識圖譜基礎,形成了良好的多角度介紹,分為電影、電視、綜藝、最美視訊等相關頻道,充分體現其圖譜結構後臺的完整性架構;
  • 而泡泡則利用自己的諮詢平臺,提供了相關了明星新聞業務,豐富了介紹明星的角度,但是對於圖譜的內部結構沒有十分完美的內容聚合。

個人評價:

  • 對於使用者模組最核心的需求還是在於為明星提供宣傳平臺,而粉絲通過為明星進行打榜增加粉絲的參與意識與使用者粘性,所以對於明星層次的需要我們可以增加投入,加大明星推廣平臺的推出,豐富明星宣傳參與宣傳形式,不侷限於現有的固定時間,而是增加一種實時性的明星體驗。綜合而言,在增加宣傳的同時,提供明星參與形式,最終達到增加明星參與度的效果。

(2)影視範圍

  • 影片角度:doki中能夠形成團的只是小部分作品,對於站外等視訊並沒有完整的團的設立;
  • 對於功能設立,doki的功能相對薄弱,沒有愛奇藝泡泡那麼豐富的互動功能。
  • doki現階段還是以明星作為切入角度,所以缺少整理業務的擴充套件能力,而愛奇藝已經形成了[影視、明星、粉絲]的多方擴充套件矩陣,形成以一個具有一定範圍的橫向延伸業務。

個人評價:

  • 可以將影視團的範圍擴大,形成與明星團的聯動,增加使用者在泡泡的範圍內多角度的瞭解影視劇,最終達到增加影視劇長點選率的效果。

(3)使用者範圍

使用者社交性:

  • 對於使用者的社交性而言,泡泡增加了群的概念,為一類使用者創造一個聚合在一起的一個機會;而doki則遠離了這種概念,但是符合其基礎目標調性,準確的說我認為符合其現階段整理目標原則,以明星為基礎的帶動作用,也就是說將為明星打榜,追隨明星動態作為其第一優先順序,儘量打造一個小而美的可用性產品,再之後的產品迭代上儘量豐富。

個人評價:

  • 將這類平臺定義為粉絲互動的平臺的前提是平臺的互動性,使得平臺在社交層面上形成一個有力的壁壘。未來,可以將這種社交性已經擴充套件到線下,形成與粉絲應援會的互動,將後援會的使用者成功引流到粉絲平臺,使其社交性得到充分的展現。

(4)綜上,我們可以對第一章的使用者痛點問題進行解決

內容資訊類:使用者是否可以通過該模組得到更加全面,更加豐富的明星影視資訊?是否有我想要的內容?內容品質如何?更新速度如何?

  • 對於模組的全面性與豐富性,泡泡遠遠超過doki,但是泡泡現在作為一個獨立的模組巢狀在愛奇藝平臺一個tab中,以後完全有可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平臺區分出來,但是摘分出來之後是否仍然具有現在這麼大的PV,完全依賴於使用者的忠誠度與回訪率;但現在的doki功能雖然簡單,但是仍然是一個小而美的產品,並且更新速度與明星內容品質優於泡泡,其關鍵因素對於該功能的目標原則的精準把控,對於使用者參與方式的限制,且從使用者的角度對其兩者視訊推薦演算法比較,我更傾向於騰訊視訊。

社交交流類:通過哪個平臺可以更加快速的與更多數的粉絲使用者交流?在哪裡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注度?(因為粉絲使用者之間是弱相關的,如何將他們聚合在一起,獲得一種使用者橫向與縱向傳播方式。)

  • 正如我在C節所提及到的,使用者通過愛奇藝的平臺已經實現了群社交的概念,這無疑使得泡泡在社交層面上形成一個有力的壁壘,並且這種社交性已經擴充套件到線下,形成粉絲應援會的形式,所以未來如果泡泡作為一個獨立平臺呈現,其社交性的擴充套件無疑將解決一類使用者的痛點問題與實際需求。

明星互動類:哪個平臺可以獲得更多明星的互動?可以得到更多明星的實時資訊?

  • 在A節,我們可以看到,doki不光利用本平臺優質頭部IP的優勢,而是引入其他平臺的流量,對於使用者渠道的擴充套件,無疑是一種良好的方向。

衍生需求類:是否可以成為管理粉絲的一種新方式?能否獲得明星的地點資訊與宣傳行程?

  • 對於是否有能力成為新的粉絲管理方式,我認為兩者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粉絲帶動下一個新的趨勢,尤其是在現在粉絲經濟盛行的條件下,可以利用泡泡&&doki對於平臺產生一個反推效應,即由於人們想使用泡泡&&doki從而增加平臺其他方面應用,帶動商城、小說等相關泛娛樂化產業發展。對於明星行程與宣傳方式的獲取,泡泡與doki都做到了,而doki採用時間軸的處理方式且置頂,可以方便粉絲增加線下社交性。

2.3 結構層分析

為形式成明星、粉絲、影視相互互促的平臺,泡泡由明星圈子、粉絲圈子、作品圈子(影視)三個圈子組成,泡泡整體資訊功能架構圖如下:

泡泡使用者功能流程圖:

doki整體資訊功能架構圖如下:

(1)資訊呈現邏輯

愛奇藝主導使用者行為分類,將資訊展示方式通過5個主要的行為進行展示,而doki則強呼叫戶所體驗的內容分類,將使用者所有所需內容通過廣場的形式,直接展示,並側重於內容聯動,通過使用者關注的角度引導操作。

個人評價:

  • 所以通過兩者對比,我們可以發現由於doki現有產品側重方向在於明星帶動效用,而非粉絲之間社交性,所以這種行為操作途徑設計完全有利於現有產品,而泡泡現有的產品側重方向在於粉絲,倡導如何為粉絲(使用者)提供便捷服務,所以這種使用者行為分類也足夠合理。

(2)使用者操作途徑

泡泡將使用者的主要引導區域放在了看點,這種資訊呈現邏輯完全符合現在愛奇藝將ugc視訊單獨摘分出行成“納逗-愛奇藝旗下最全短視訊”這一基本策略,使用者可以快速便捷的觀看到最新的使用者更新動態,與中心釋出區的設計產生呼應,將整個泡泡打造成以粉絲此類【使用者自主釋出-資訊實時共享】的產品形態,類比於最初同樣利用優質頭部大v的帶動的新浪微博平臺。而doki則將明星榜單結構突出,通過明星榜單進行主要互動入口,引領普通使用者進行明星doki團的探索;同樣,在主頁中設定了使用者分享方式(圖文)但是參與方式較少,使用者不能進行多樣化選擇。

個人評價:

  • 使用者對於操作路徑的選擇,體現其設計和理性,通過路徑分析與個人體驗,使用者在這種巢狀式的結構中更加趨向於一種簡單路徑的選擇,所以在此類平臺增加功能時我們需要足夠的慎重,是否真的會增加使用者操作的複雜性。

(3)內容分類

除了兩者基本的結構設定為個人粉絲圈、劇集圈、明星圈三類之外,泡泡還細化為看點、進圈、釋出、發現、訊息五種主要的內容形式,而後又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充套件處興趣圈,萌寵圈等跟家詳細的圈子,吸引了更多粉絲互動,併為明星追溯度較大粉絲提供應援等功能,但是這樣細化的內容分類,導致使用者在操作過程中的流程增加了1-2部之外,並且使用者對於部分模組的參與程度不高,很大一部分應援活動沒有完成,對於劇集圈的參與也沒有很完善,

個人評價:

  • 所以總結而看,泡泡像一個具有普通型12層剛需商品房,雖然簡歷的很高,很大,也有電梯服務,但是內部結構過於複雜,使用者住的體驗也僅僅侷限於溫暖;而doki現在雖然沒有泡泡那麼完善的高大建築,但是其產品側重性強,產品的內部結構美觀,很像一個建立在城市邊緣的小別墅,雖然小但是很精美,但是建立在城市邊緣,相對設施較少。所有使用者參與感不強;綜合兩者,我更加側重於doki的設計分類,雖然內容較少,但是每一個內容都是使用者最需要的直接需求,對於全部功能也有所側重,使使用者明確該類平臺的側重性。

2.4 框架層分析

愛奇藝泡泡&&騰訊視訊doki首頁

首頁介面-使用者需求:粉絲使用者為明星打榜,如何更快的找到我所關注的明星?是否具有更加全面的資訊?非粉絲使用者如何快速瞭解泡泡功能,泡泡能提供什麼?

  • 泡泡:泡泡以產品元件的形式存在於愛奇藝之中,因而從愛奇藝第五個tab進入泡泡之後,感覺像重新打開了一個新的APP。這樣的設計方式使得進入該元件之後,對於普通戶可以增加對於泡泡功能的使用性,可以快速瀏覽八卦新聞。最上方增加“我的”設定,完全獨立於大平臺下“我的”,增強泡泡“社交性”體驗;而對於搜尋框的設計置頂,區別於一般視訊搜尋,可以增加使用者對於泡泡的完整概念;最下方五個子tab的設計,也可以使得使用者快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
  • doki:doki採用了一個單一個廣場子頁面,由光場去進行相關業務發散,也將廣場作為所有流量中心,設計結構上採用標準的“個性推薦內容+近期主推內容+廣場使用者訊息”,這種設計有利於使用者清晰的明確該功能的作用,引導使用者去進行下一步操作與選擇,使整體功能在一個完善的大平臺下進行操作,與一般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一致。

泡泡明星圈&&doki明星圈

明星介面-使用者需求:粉絲使用者是否可以快速的找到打榜介面,為明星快速打榜?是否具有最新的明星資訊?是否有更全面的明星互動內容?

  • 泡泡:最上方的群聊模組,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快速進入相關群聊;而對於明星頁面的設計,泡泡的明星圖示過於小,有的時候使用者需要瀏覽文字才能知道這個明星是誰;但增加了上班打卡下班打卡的圖示,通過這樣的小圖示增加使用者的點選率,提供使用者粘性;對於明星打榜模組的單獨置頂,明確了泡泡的主要核心功能,就是通過粉絲為明星打榜的方式,提高粉絲的參與程度;對於三個排序方式,一目瞭然,讓使用者快速篩選相關訊息結果;
  • doki:增加了明星大圖效果,讓使用者一幕瞭然看到明星的影象,明星資料頁佈局合理;但是對於打榜功能是以按鈕形式展示,讓使用者很有可能就忽略了這種已有功能,而快速向下瀏覽;對於首頁推薦的文章,以最新為預設排序,將其他排序方式縮放體現,這樣增加了使用者的選擇步驟,使得其他兩種排序形同虛設;但對於明星說功能,顯示數字的方式可以完全正向的激勵使用者的好奇心。

2.5 表現層分析

從配色上看,泡泡以白色為底色+綠色輔助,doki以白色為底色+粉色輔助,兩者的配色設計上均給人健康舒適的態度,吸引住該功能的年輕粉絲;

從結構設計上,愛奇藝在看點以圖+文排列為主,並無主要側重點,而對於發現介面,引入置頂大圖,使得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側重點,形式上也比看點的排序方式更加清晰;doki的使用者定製推薦則全部集中在最上面,在關注團過多時,看起來有些凌亂,重點同樣放在了使用者活動欄,但是具有一定的側重點就是其星耀榜,體現其產品的核心原則,也是以粉絲效應吸引點選量的重點。

三 建議&總結

針對泡泡的個人意見

  • 明星內容優化,泡泡可以在明星說上發力引入更多合作資源,以豐富自身在明星資源上的不足;
  • 對於整體結構增加側重點,現有的結構層設計雖然涵蓋範圍較廣,但是這種較廣的範圍反而影響了一般使用者的體驗,增加了使用者的操作步驟與操作複雜度,削弱了使用者對於主要功能的側重點;
  • 雖然【明星-粉絲-影視】矩陣已經初步成型,但是缺少資料填充,明星互動量少,粉絲追隨度不強,大量的視訊平臺使用者還是趨向於看視訊;結合現在以粉絲為側重點的產品策略,可以將模組單獨摘分出去,通過愛奇藝平臺為產品導流,將產品單獨定位為明星粉絲管理平臺,以粉絲管理方式為壁壘,形成一個可行、有效的產品;並且在粉絲管理過程中增加明星的互動性,但是合理的產品定位可以彌補明星互動性不足的特點;
  • 此外,我完全對於發現模組的個人想法,使用者整體的認知度較低,並不瞭解此功能的真實含義,像是一些無關緊要功能的融合,與一般使用者操作習慣不符合,建議與進圈進行融合,讓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認知度;

針對doki的個人意見

  • 結構層次的設計上,將doki導航模組與全平臺導航模組區分出來,現在我們在doki介面的搜尋返回結果仍為全網;
  • 豐富影視圈功能,現有的影視團功能不夠豐富,使用者僅僅能對部分影視doki團進行討論,並且現有餓影視團下的doki處了使用者可以發表圖文之外,並不清楚主要使用者需求是什麼,也沒有相關明星的推動,那麼對於這類需求不明確的功能,我們是否可以通過使用者的角度豐富需求,增加影視團的可用性。
  • 缺乏社交性的體現,現在的doki側重點完全在於明星帶動粉絲,而缺少使用者自身的社交性的體驗,缺少使用者之間弱相關性的連線;
  • 整體而言,雖然現在doki的產品屬於小而美,但是產品的功能性需要極大完善,對於如何形成一個比泡泡更好的矩陣形式仍需要探索。

總結

本文主要從使用者體驗的五個維度對於泡泡與doki進行分析,現對本文多提出的基礎觀點進行總結:

  1. 對於戰略層的定製上,粉絲兩者均以獲取明星資訊為主要核心,並引導使用者上傳自身的資訊資訊,主要使用者痛點設定為:內容資訊、社交交流、明星互動、衍生需求四類主要問題;
  2. 通過對於明星範圍、粉絲社交範圍和影視範圍的三類現有功能對比,提出了在範圍層上兩者的對比,並對使用者痛點問題進行了分析與處理;
  3. 接著,我們分別對泡泡與doki的資訊呈現邏輯、使用者操作路徑以及內容分類進行了說明,從而得出doki側重於明星內容分類,而泡泡側重於粉絲行為邏輯分類的結論;
  4. 一個產品的框架層與表現層體現了一個產品與使用者的核心情感交流,同樣我們也通過兩方面層次對兩個產品進行分析,從而得到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心理接受程度與感情交流方式。

通過該競品分析,現在平臺方雖然對於這種粉絲主要,明星引流,影視宣傳的模式進行大幅度的支援與倡導,並不斷加深對於使用者自傳播的引導效用,但是此類平臺現階段仍然具有侷限性和可擴充套件性,所以視訊平臺要促進此種新模式的成型,仍然需要探索新的更合理的發展方向。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平臺藉助自身強大的流量優勢,待到此種新的發展模式成熟之後,將會迎來另一種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