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網路文學2.0時代 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究竟應該如何融合?

網路文學2.0時代 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究竟應該如何融合?

近日,人民日報刊發了一篇名為《網路文學進入2.0時代》的文章,引發了整個行業的熱議。作為文章的作者,阿里大文娛首席財務官、阿里文學總裁宇乾在文章中指出:網路文學正在進入2.0時代,用來標記這個2.0時代的,一是內容的精品化,二是產業形態的融合化,這將使網路文學真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看來,伴隨著網文作品對整個文學市場和商業周邊市場的影響力不斷提升,正如宇乾所言,網路文學行業已經逐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網文行業從業者比拼的核心競爭力也都悄然發生了改變。但是,網文市場是不是真的已經進入了2.0時代?網路文學2.0時代後,網文從業者們應該如何做呢?今天,小謙和大家一起聊聊對於網路文學新時代的一些看法。

悄然進入2.0時代 網路文學的“網路”工作已經告一段落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阿里文學總裁宇乾所說的網路文學2.0時代,確實已經到來。為什麼呢?從以下幾個維度去判斷的話其實就可以感受到整個行業的變化。

第一,從網文市場當前的市場規模和使用者覆蓋度、作者數量這些資料來看,今日的網路文學已經和20年前擁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網路文學市場規模穩步上升至127.6億元。而據《2017年中國網路文學發展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底年中國網路文學使用者規模為4.06億人,其中網路文學作品累計達1647萬部,網路文學作者數量為1400萬人。

大量的作者和新作品湧現後,此前純粹靠抄襲、堆字數、套模板的網文作品,開始在網文排行榜中掉下排名,不少老牌享受渠道紅利的作者開始被淘汰,這實際上就凸顯了網路文學市場對內容的要求不一樣了。

第二,從作家的收入來看,網路文學作家的收入與傳統文學作家收入對比,反而還已經擁有明顯的優勢。根據2017年網路作家富豪排行顯示,唐家三少以1.2億版稅收入獲得排在第一,緊跟其後的是天蠶土豆、我吃西紅柿、月關、骷髏精靈分別以6000萬、5000萬、4800萬、4600萬位居前五。相比傳統作家第一名鄭淵潔的3000萬,網路作家的收入已經高出了好幾倍。從收入方面,網路文學已經在整個市場中都擁有了極強的影響力。

第三,之所以網路作家的收入會提升這麼多,這和網文作品的商業價值得到全線開發息息相關。正常來說,電視劇和電影改編對文字作品本身的質量和影響力本身就有很大要求,過去一直都是類似瓊瑤為首的傳統文學是改編重點,但在以阿里文學為首的諸多網文平臺努力開拓下,一部優秀的網文作品可以在電視劇、電影、遊戲、動畫等多個領域改編。

這樣一來,你會發現:在本身網際網路使用者增速放緩,整個網文市場競爭格局基本穩定的情況下,網文市場已經圓滿了完成了其“網路”的任務,在網際網路上完成了給文學佔據了一席之地。我個人認為,網路文學,網路渠道是這個行業的立根之本,也是這個行業在1.0時代的重頭戲。一旦網路文學在渠道影響力與傳統文學的渠道影響力旗鼓相當,那麼網路文學市場或許就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這或許就是宇乾所說的2.0時代。

2.0時代迴歸文學本質 內容質量將成核心競爭力

那麼,網路2.0時代我們應該重視的是什麼呢?宇乾有一個觀點我認為就特別對,網路文學2.0時代首先應該聚焦好內容的培育。

在此前粗放式式發展的1.0時代,網路文學內容過度追求量化、剽竊抄襲成風的風氣,直接導致著今天網路文學付費訂閱使用者規模,一直都難以提升上去。網路文學2.0時代,內容勢必將成為網文作者和網文平臺的一個核心競爭力。

回顧1.0時代,那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作品,要麼以其低趣味的方式譁眾取寵,要麼以粗製濫造、抄襲的方式快速變現,這就導致很多人一直都認為網路文學對不起文學這個詞。

舉個例子,就連此前熱播的電視劇《花千骨》,也因抄襲多部小說,被貼上了抄襲的標籤,最終只能在一片罵聲中被抨擊。在2.0時代,原創能力偏弱的作者,如果還是依靠根據小說框架套路去進行寫作,甚至通過借鑑抄襲實現批量化產出,這樣的作品自然都難以長期保持火熱。

同時,一味的追求字數的堆砌,也是1.0時代很普遍的現象,這已經成為很多網文作者追求高額商業回報的一種方式。有一部名為《從零開始》的小說,從2005年就開始連載,一直持續到2016年才完結。在這創作的11年裡,《從零開始》已經堆砌了2019萬字,卻並沒有被改編成電視劇、電影,本身的讀者也在不斷流失。

不管是堆砌字數,還是粗製濫造,甚至是抄襲批量化,這樣的作品在內容質量上,都是經不起市場長期考驗的。宇乾在《網路文學進入2.0時代》就表示:只要內容本身有思想、有內涵、有高度,哪怕只有10W字,通過IP全產業鏈商業價值開發,卻可能會衍生出1000萬的價值。

可以預見的是,網路文學2.0時代,迴歸文學的本質,提升內容質量,生產一些精品的內容,才可能是作者、平臺的競爭力。如果不能網文作者不能提升內容的質量,那麼這樣的作者和作品,不僅會被讀者拋棄,同時也會被平臺拋棄。

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融合的趨勢不可逆 網文平臺究竟應該做?

這樣一來,在2.0時代,不管是網文作者還是網文平臺,要提升其內容競爭力,就必須要對標傳統文學多產出一些可以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但是,這並不是網路文學行業在2.0時代面臨的唯一挑戰。

縱觀整個市場,你會發現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各自面臨著不同層面的問題。比如,網文的使用者數量增長放緩,內容也無法更好的滿足年輕使用者,很多人看了網文後總是記不住;傳統文學在跟使用者互動也還有提升空間,很難在網際網路上形成穩定長期的粉絲互動氛圍。

要解決這樣的難題,宇乾指出:網路文學2.0時代,會是一個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融合的時代。作為影響網文生態與傳統文學生態融合的重要組織者,網文平臺無疑才是連線這兩大產業鏈的樞紐。那麼,在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融合的趨勢下,網路文學平臺究竟需要怎麼做呢?

1、積極擁抱傳統文學勢力 渠道上加強對傳統文學的推廣

首先呢,網路文學平臺至少就是要從態度上更加積極地擁抱傳統文學勢力,最大力度發揮自己網路渠道上的宣發優勢,真正讓傳統文學感受到網路對於他們的巨大幫助。

其實在網路文學1.0的時候,網文平臺就已經在於傳統文學的作者和出版社合作,試圖在傳統文學的銷售和推廣方面合作,但大多數都還只是處在很基礎的階段。

在2.0的時代,一方面可以加大對傳統文學作者和圖書的推廣力度,讓傳統文學的紙質版和電子版,都可以在網文市場中獲得更多的銷售和曝光;另外一方面,就是發揮網文平臺的使用者規模優勢,幫助傳統文學去經營他們的粉絲經濟,讓作者可以更好地與讀者們在線上線下都進行順暢的溝通。

舉個例子,在2018年的雙十一中,阿里文學簽約的張小嫻、林特特、陳汗等傳統文學作家,不僅本身此前就在阿里文學體系裡增加銷售和品牌傳播機會,此次這些傳統作家的圖書還會通過天貓的渠道,幫他們做更好的分發和使用者觸達,從而實現傳統文學與網路文學的融合。

這方面,阿里文學與十月文學成立了十月阿里文學創作中心,這個平臺不僅可以發揮在網際網路大資料、宣發渠道及內容運營上的優勢,同時還通過雙十一在天貓等渠道,幫助這些傳統作家更好的分發和使用者觸達,這其實就非常利於加速雙方的融合。

2、試圖打破網文與傳統作者分界線 讓網路對傳統文學的價值更好突出

除了積極擁抱傳統文學力量並加大對他們內容的銷售和傳播以外,我認為,作者,始終是這兩個產業的關鍵,產業要融合,首先是作者要融合。只有真正建立傳統文學作者和網路文學作者長期交流的圈子,並且由平臺拿出足夠的誠意支援傳統文學更深度的發展,才有可能讓兩大生態的作者在內容方面也共同進步提升。

目前的市場,雖然很多網文作者可能比傳統文學作者要更賺錢,很多傳統文學作者的圈子,實際上很多還是不太遠放下架子與網文作者一起深度交流。要實現網文作者和傳統作者共同交流,這是一個長期的事情,但從平臺角度來說,由平臺出面去強化兩大生態的作者溝通,甚至為傳統文學做出更加深度的服務,這也是網文2.0時代裡比較重要的一塊。

10月30日,阿里文學與十月文學宣佈成立 “十月阿里文學創作中心”,並推出匠心計劃,第一期投入超2000萬為優秀作家及作品提供全鏈路扶持。直白點講,就是阿里不僅搭建了一個網文作者和傳統作者互相溝通的平臺,同時還將對網文作品進行全產業鏈IP開發的資源,也帶給了傳統文學作者。

這樣一來,網文平臺首先擺正了自己支援傳統文學與網路文學融合的態度,這樣網文平臺簽約的網文作者和傳統作者才更有了平等對話的機會,這將大大促進網文與傳統文學的融合

3、加速打擊盜版 全面開拓更多付費價值

除此以外,在目前很多網文平臺對於盜版的打擊已經擁有比較成熟的體系後,如果能夠將這樣的體系共享給傳統文學,那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融合的阻力或許也會更小。

在字少字貴的傳統文學中,網文平臺助力出版社和作者一起打擊盜版,並且在付費閱讀、IP打造、個人作者包裝等方面可以處理,那也會因這些付費價值和影響力價值的提升,真正可以吸引到傳統文學的作者。

因此,整體來說,網路文學2.0時代已經悄然發展,傳統與網文的融合也在逐步發生。對於所有網文產業的平臺和從業者來說,這是一次全新的挑戰,也是20年來非常罕見的一次行業大機會,一場變革即將更大範圍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