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CNCF調查:自2018年3月以來,亞洲雲使用率增長135%_Kubernetes中文社群

CNCF調查:自2018年3月以來,亞洲雲使用率增長135%_Kubernetes中文社群

一年兩次的 CNCF 調查讓社群緊跟時代脈搏,更好地瞭解雲原生技術的採用情況。這是 CNCF 第二次用普通話進行雲原生調查,以更好地衡量亞洲公司如何採用開源和雲原生技術。之前的普通話調查已於 2018 年 3 月進行。本文還將與 2018 年 8 月以來北美/歐洲最新的同文調查版本進行比較。

重要結論

  • 自 2018 年 3 月以來,亞洲公共雲和私有云的使用量增長 135%,而本地使用量下降 48%。
  • 亞洲幾乎所有容器管理工具的使用率都有所增長,現成商業解決方案總體增長 58%,本土解決方案增長 690%。Kubernetes 增長 11%。
  • Kubernetes 叢集在生產中的數量正在增加。執行 1-5 個生產叢集的亞洲組織減少 37%,而執行 11-50 個叢集的受訪者增加 154%。
  • 在亞洲,無伺服器技術的使用率激增了 100%,29% 的受訪者使用可安裝軟體,21% 的受訪者使用託管平臺。

300 人回覆了中文版調查,其中 83% 來自亞洲,相比之下,我們 2018 年 3 月的調查中有 187 人回覆。

CNCF 在中國, 日本和韓國共有 42 位會員,其中包括 4 位白金會員:阿里雲, 富士通, 華為和京東 (JD.com)。其中 某些成員也是終端使用者,包括:

  • 京東 (JD.com),第一家躋身全球財富 500 強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從 OpenStack 遷移至 Kubernetes,資源利用率提高 30%。
  • 華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信裝置製造商,遷移至雲原生環境後,運營成本削減 20-30%。
  • 據《福布斯》報道,2018 年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公司之一,雅虎日本利用 Kubernetes 自動進行生產部署 。
  • 中國移動是中國最大的運營商之一,其使用容器代替虛擬機器在平臺上執行各種應用程式,利用 Kubernetes 提高資源利用率。

容器的增長

在開發週期的所有階段均使用容器已經成為常態利用容器進行測試的人數大幅增加,從 2018 年 3 月的 24% 增加到 42%,另外 27% 的受訪者提到未來計劃採用。用於概念驗證的容器使用也有所增加(從 8% 上升到 14%)。

隨著容器的使用在所有開發階段日益普遍,容器管理工具的使用也越來越多。自 2018 年 3 月以來,幾乎所有容器管理工具的使用都大幅增加。

自 2018 年 3 月以來, Kubernetes 的使用量增長 11%。其他工具的使用也有所增加:

  • Amazon ECS:從 13% 上升至 22%
  • CAPS:從 1% 上升至 13%
  • Cloud Foundry:從 1% 上升至 20%
  • Shell Scripts:從 5% 上升至 14%

也有 2018 年 3 月的調查中沒有提及的兩個新工具。16% 的受訪者使用 Mesos,另外 8% 使用 Noman 進行容器管理。

現成的商業解決方案(Kubernetes, Docker Swarm, Mesos 等)總體增長 58%,而本土管理(Shell Scripts 和 CAPS)增長 690%,這表明本土解決方案在亞洲仍然很受歡迎,而北美和歐洲市場則不再青睞 COTS 解決方案。

雲與本地部署

雖然北美和歐洲市場廣泛使用本地解決方案 (64%),但在亞洲市場,這一數字似乎在下降。在本次調查中,只有 31% 的受訪者報告了使用本地解決方案,相比之下,2018 年 3 月這一比例為 60%。雲使用率正在增長,43% 的受訪者使用私有云(從 24% 上升,51% 的受訪者使用公共雲(從 16% 上升。

Kubernetes

至於在何處運營  Kubernetes,阿里巴巴仍是第一,38% 的受訪者報告正在使用,但低於 2018 年 3 月的 52%。緊隨阿里巴巴之後的是亞馬遜網路服務 (AWS),24% 的受訪者提到使用,略低於 26%。

以前未報告過,但正在佔據額外市場份額的新環境是華為雲 (13%), VMware (6%), 百度雲 (21%), 騰訊雲 (7%),IBM 雲 (8%) 和 Packet (5%)。

這些迴應中也顯示,本地使用量下降,24% 的受訪者報告說,他們在本地執行 Kubernetes,而 2018 年 3 月這一比例為 38%。OpenStack 的使用率也大幅下降,從 2018 年 3 月的 26% 降至 9%。

對於執行 Kubernetes 的組織而言,生產叢集的數量也在增加。執行 1-5 個生產叢集的受訪者減少 37%,而執行 11-50 個叢集的受訪者增加 154%。儘管如此,受訪者大多運營 6-10 個生產容器,29% 的受訪者報告這一數字。

我們還向受訪者詢問了他們用於管理應用程式各個方面的工具:

封裝

封裝 Kubernetes 應用程式最流行的方法是 Managed Kubernetes Offerings (37%),其次是 Ksonnet (27%) 和 Helm (24%)。

自動擴充套件

受訪者主要對任務和佇列處理應用程式 (44%) 和 Java 應用程式 (44%) 使用自動擴充套件。其次是無狀態應用程式 (33%) 和有狀態資料庫 (29%)。

受訪者未使用 Kubernetes 自動擴充套件功能的最大原因是因為,其使用第三方自動擴充套件解決方案 (32%),不知道這些功能存在 (30%),或者已經構建了自己的自動擴充套件解決方案 (26%)。

入口提供商 (Ingress Providers)

據報告,Kubernetes 最大的入口提供商是 F5 (36%), nginx (34 %) 和 GCP (22%)。

公開叢集外部服務 (Cluster External Services)

公開叢集外部服務最流行的方式是負載平衡器服務 (43%), 與第三方負載平衡器的整合 (37%)和 L7 入口 (35%)。

在擁有多個團隊的組織中分離 Kubernetes

受訪者使用名稱空間 (49%), 單獨叢集 (42%)和僅使用標籤 (34 %),將組織內的多個團隊分開。

分離 Kubernetes 應用程式

受訪者主要使用單獨的叢集 (45%), 名稱空間 (46%) 和標籤 (33%),分離他們的 Kubenetes 應用程式。

雲原生專案

雲原生專案在生產中有什麼優點?受訪者列舉了前四個原因:

  • 提高可用性 (47%)
  • 改進可擴充套件性 (46%)
  • 雲便攜性 (45%)
  • 提高開發人員的工作效率 (45%)

與北美和歐洲市場相比,提高可用性和開發人員工作效率在亞洲市場更為重要,而更快的部署時間則不那麼重要(只有 38% 的受訪者提到了這一點,而在本調查的英文版本中這一比例為 50%。

至於生產和評估中使用的雲原生專案:

自 2018 年 3 月以來,許多雲原生專案的生產使用率有所增長。生產使用率最高的專案是:gRPC(從 13% 上升至 22%, Fluentd(從 7% 上升至 11%, Linkerd(從 7% 上升至 11%,OpenTracing(從 20% 上升至 27%。

評估雲原生專案的受訪者數量也在增長:gRPC(從 11% 上升到 20%), OpenTracing(從 18% 上升到 27%)和 Zipkin(從 9% 上升到 12%。

未來的挑戰

隨著雲原生技術不斷被採用,尤其是在生產中,仍然有挑戰需要解決。受訪者面臨的最大挑戰是:

  • 缺乏培訓 (46%)
  • 難以選擇編排解決方案 (30%)
  • 複雜性 (28%)
  • 尋找供應商支援 (28 %)
  • 監控 (25%)

我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自 2018 年 3 月的上一次調查以來,隨著更多資源用於解決這些問題,許多挑戰已經顯著減少。出現的一個新挑戰是缺乏培訓。雖然 CNCF 在過去的一年中在Kubernetes 培訓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包括 Kubernetes 管理員和應用程式開發人員的課程和認證,但我們仍在積極努力使這些課程和認證的翻譯版本在亞洲更容易訪問。CNCF 還與 Kubernetes 培訓合作伙伴的全球網絡合作,以擴充套件這些資源,並與Kubernetes 認證服務提供商]合作,幫助支援複雜的組織踏上雲原生之旅。

無服務

無伺服器技術的使用在使用此技術的組織中激增 50%,而 2018 年 3 月這一比例為 25%。在這 50% 中,29% 使用可安裝軟體,21% 使用託管平臺。另外 17% 的受訪者計劃在未來 12-18 個月內採用這項技術。

對於可安裝的無伺服器平臺,Apache openshill 最受歡迎,有 11% 的受訪者提到正在使用。其次是 Dispatch (6%), FN (5%) 和 OpenFaaS, Kubeless,和 Fission,並列 4%。

對於託管式無伺服器平臺,AWS Lambda 最受歡迎,有 11% 的受訪者提到正在使用。其次是 Azure Functions (8%),阿里雲 Compute Functions, 谷歌雲 Functions 和Cloudflare Functions 並列 7%。

亞洲的無伺服器使用量高於北美和歐洲市場,其中,38% 的組織使用無伺服器技術。與可安裝軟體 (6%) 相比,託管平臺 (32%) 也更受歡迎,而在亞洲,這兩種選擇的使用更均勻。使用的解決方案也多種多樣,而 AWS Lambda 和 kubeness 顯然是北美和歐洲的領導者。

關於回到 CNCF 專案,一小部分受訪者現在正在評估 (3%)或在生產中使用 CloudEvents(2%)。CloudEvents 是由 CNCF 無伺服器工作組 組織的一項工作,旨在建立以一種通用方式描述事件資料的規範。

雲原生在中國生根發芽

隨著雲原生在中國的持續增長,學習有關這些技術的方法變得越來越重要。以下是受訪者瞭解雲原生技術的主要方式:

文件

50% 的受訪者通過文件學習。 每個 CNCF 專案在網站上都有大量文件,可以在此處找到。尤其是 Kubernetes,目前正致力於採用多種語言翻譯其文件和網站,包括日語, 韓語, 挪威語和漢語。

技術播客

48% 的受訪者通過技術播客學習。有各種各樣的雲原生播客可供學習,例如,谷歌的 Kubernetes 播課和 Red Hat 的PodCTL b。此外,可以檢視 您應當留意的 10 箇中國技術播客。

技術網路研討會

29% 的受訪者通過技術網路研討會學習。CNCF 每週星期二上午 10 點到 11 點舉辦一次網路研討會系列。您可以檢視即將到來的時間表,或檢視 之前網路研討會的錄音和幻燈片。

商業案例研究

27% 的受訪者通過商業案例學習。CNCF 收集了終端使用者案例研究 ,而 Kubernetes 也保留了大量的Kubernetes 特定使用者案例研究列表。

中國的雲原生社群

隨著雲原生技術在亞洲的持續增長,CNCF 很期待本週在上海舉辦首屆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年會。有 1,500 多名與會者參加開幕式,我們期待看到雲原生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持續增長。

若要了解最新的新聞和專案,請參加我們在亞洲舉辦的 22 場雲原生交流會。我們期待著在即將舉行的會議上與您見面!

衷心感謝每一位調查參與人員!

您也可以在這裡檢視過去調查的結果:

  • 2018 年 8 月:生產中使用雲原生技術增長 200%
  • 2018 年 3 月:雲技術在中國遍地開花
  • 2017 年 12 月:雲原生技術正在擴充套件生產應用程式
  • 2017 年 6 月:調查顯示,Kubernetes 是領先的編排平臺
  • 2017 年 1 月:Kubernetes 從測試走向生產
  • 2016 年 6 月:容器調查
  • 2016 年 3 月:容器調查結果

關於調查方法和受訪者

受訪者代表各種公司規模,其中大多數在 50-499 名員工範圍內 (48%)。至於工作職能,受訪者大多數為開發人員 (22%), 開發經理 (15%) 和 IT 經理 (12%)。

受訪者代表了 31 個不同的行業,主要為軟體 (13%) 和金融服務 (11%) 行業。

此項調查採用普通話進行。下列為其他人口學統計資料:

來源:CNCF官微,https://mp.weixin.qq.com/s/GtGICwYzvCJEuMDv5YDK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