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敏捷會議中的敏捷發言

敏捷會議中的敏捷發言

今天參加了一家諮詢公司線下搞的管理方面的小沙龍,來的有專案經理,開發的,產品經理,設計體驗師,
初創團隊的領隊,技術經理,搞需求分析的,運營的,還有大廠工作過的落地實施的各類朋友,形式是
大家把要討論的問題提交,然後抽取的方式,逐一討論,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由於估計是頭次搞,
大家太積極踴躍,所以最後導致超時了,其實為了避免開會的超時,可以用這個方法:
1 主持人宣佈規則:
先對問題集中排序,進行投票,投出多人關注的,按優先順序排序,比如規定1個小時內,是第一次迭代,都要討論
一遍所有問題;

2 然後第一個問題寫的人(其實就是敏捷的PO),估算這個問題大概需要多少個人來回答,比如3個,那每人就5分鐘;
 

3  然後第1個人回答的時候,最後手中拿住個小玩具之類的,表明自己在發言;當超過5分鐘後,主持人
可以搞個鬧鐘之類的,中止其發言,換下一個。
3 第2個人繼續發言,如此類推。當一輪過後,如果感覺還有回答嘉賓沒回答完的,有更多的疑問,那這個問題要到第2次迭代 ;

4 當第一輪,所有人的問題都回答完畢後,那就進入第2輪的迭代;
  這樣的一個好處是,用敏捷的方法,在第一輪(1個小時內),儘可能進行衝刺,完成所有問題的回答,儘管是不完美的,甚至又優先順序低的需求,然後第2個小時內,就可以繼續補充迭代,讓大家繼續頭腦風暴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