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神經網路過擬合問題

神經網路過擬合問題

在訓練資料不夠多,網路結構很複雜,或者overtraining時,可能會產生過擬合問題。

一般我們會將整個資料集分為訓練集training data、validation data,testing data。這個validation data是什麼?它其實就是用來避免過擬合的,在訓練過程中,我們通常用它來確定一些超引數(比如根據validation data上的accuracy來確定提前終止的epoch大小、根據validation data確定learning rate等等)。那為啥不直接在testing data上做這些呢?因為如果在testing data做這些,那麼隨著訓練的進行,我們的網路實際上就是在一點一點地overfitting我們的testing data,導致最後得到的testing accuracy沒有任何參考意義。因此,training data的作用是計算梯度更新權重,validation data如上所述,testing data則給出一個accuracy以判斷網路的好壞。

那麼過擬合的直觀解釋為,隨著訓練過程的進行,模型複雜度增加,在training data上的error漸漸減小,但是在驗證集上的error卻反而漸漸增大——因為訓練出來的網路過擬合了訓練集,對訓練集外的資料效果不好。也就是如過產生了過擬合問題,那麼用training data得到的準確率同testing data得到的準確率相差非常大。

                                                                

那麼為了防止過擬合問題,可用的方法有:得到更大的資料集,正則化方法,在網路層dropout一下。下面主要對dropout和正則化方法做討論。

1.dropout

                                    

dropout的實質就是隨機的讓每層的一些神經元不工作以減少模型的複雜度。

它為什麼有助於防止過擬合呢?可以簡單地這樣解釋,運用了dropout的訓練過程,相當於訓練了很多個只有半數隱層單元的神經網路(後面簡稱為“半數網路”),每一個這樣的半數網路,都可以給出一個分類結果,這些結果有的是正確的,有的是錯誤的。隨著訓練的進行,大部分半數網路都可以給出正確的分類結果,那麼少數的錯誤分類結果就不會對最終結果造成大的影響。

2.正則化

 

L2正則化就是在代價函式後面再加上一個正則化項:

C0代表原始的代價函式,後面那一項就是L2正則化項,它是這樣來的:所有引數w的平方的和,除以訓練集的樣本大小n。λ就是正則項係數,權衡正則項與C0項的比重。另外還有一個係數1/2,1/2經常會看到,主要是為了後面求導的結果方便,後面那一項求導會產生一個2,與1/2相乘剛好湊整。

L2正則化項是怎麼避免overfitting的呢?我們推導一下看看,先求導:

可以發現L2正則化項對b的更新沒有影響,但是對於w的更新有影響:

在不使用L2正則化時,求導結果中w前係數為1,現在w前面係數為 1−ηλ/n ,因為η、λ、n都是正的,所以 1−ηλ/n小於1,它的效果是減小w,這也就是權重衰減(weight decay)的由來當然考慮到後面的導數項,w最終的值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

另外,需要提一下,對於基於mini-batch的隨機梯度下降,w和b更新的公式跟上面給出的有點不同:

對比上面w的更新公式,可以發現後面那一項變了,變成所有導數加和,乘以η再除以m,m是一個mini-batch中樣本的個數。

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是解釋了L2正則化項有讓w“變小”的效果,但是還沒解釋為什麼w“變小”可以防止overfitting?一個所謂“顯而易見”的解釋就是:更小的權值w,從某種意義上說,表示網路的複雜度更低,對資料的擬合剛剛好(這個法則也叫做奧卡姆剃刀),而在實際應用中,也驗證了這一點,L2正則化的效果往往好於未經正則化的效果。當然,對於很多人(包括我)來說,這個解釋似乎不那麼顯而易見,所以這裡新增一個稍微數學一點的解釋(引自知乎):

過擬合的時候,擬合函式的係數往往非常大,為什麼?如下圖所示,過擬合,就是擬合函式需要顧忌每一個點,最終形成的擬合函式波動很大。在某些很小的區間裡,函式值的變化很劇烈。這就意味著函式在某些小區間裡的導數值(絕對值)非常大,由於自變數值可大可小,所以只有係數足夠大,才能保證導數值很大。

而正則化是通過約束引數的範數使其不要太大,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過擬合情況。

 L1正則化:

在原始的代價函式後面加上一個L1正則化項,即所有權重w的絕對值的和,乘以λ/n(這裡不像L2正則化項那樣,需要再乘以1/2,具體原因上面已經說過。)

同樣先計算導數:

上式中sgn(w)表示w的符號。那麼權重w的更新規則為:

比原始的更新規則多出了η * λ * sgn(w)/n這一項。當w為正時,更新後的w變小。當w為負時,更新後的w變大——因此它的效果就是讓w往0靠,使網路中的權重儘可能為0,也就相當於減小了網路複雜度,防止過擬合。

另外,上面沒有提到一個問題,當w為0時怎麼辦?當w等於0時,|W|是不可導的,所以我們只能按照原始的未經正則化的方法去更新w,這就相當於去掉η*λ*sgn(w)/n這一項,所以我們可以規定sgn(0)=0,這樣就把w=0的情況也統一進來了。(在程式設計的時候,令sgn(0)=0,sgn(w>0)=1,sgn(w<0)=-1)

 

下一篇將討論優化器(optimizer)問題。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examples.tutorials.mnist import input_data

'''
##簡單版本
##只有兩層網路,輸入層和輸出層,loss加入正則化項
'''

mnist = input_data.read_data_sets('MNIST_data',one_hot=True)

batch_size = 100
n_batch = mnist.train.num_examples // batch_size

x_train = tf.placeholder(tf.float32,[None,784])
y_train = tf.placeholder(tf.float32,[None,10])

w = tf.Variable(tf.zeros([784,10]))
bias = tf.Variable(tf.zeros([1,10]))
y = tf.nn.softmax(tf.matmul(x_train,w) + bias)

loss_mse = tf.reduce_mean(tf.square(y - y_train))   #MSE代價函式
#loss_cr = tf.reduce_mean(tf.nn.softmax_cross_entropy_with_logits(labels=y_train,logits=y)) #交叉熵代價函式
tf.add_to_collection("losses",loss_mse)
#獲取整個模型的損失函式,tf.get_collection("losses")返回集合中定義的損失
#將整個集合中的損失相加得到整個模型的損失函式
loss = tf.add_n(tf.get_collection("losses"))

#train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0.1).minimize(loss)
#train = tf.train.AdadeltaOptimizer(1e-3).minimize(loss)
train = tf.train.MomentumOptimizer(0.1,0.9).minimize(loss)

init =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correct = tf.equal(tf.argmax(y_train,1),tf.argmax(y,1))
accuracy = tf.reduce_mean(tf.cast(correct,tf.float32))

with tf.Session() as sess:
    sess.run(init)
    loss_mse_list = []
    loss_list = []
    for epoch in range(31):
        for batch in range(n_batch):
            batch_xs,batch_ys = mnist.train.next_batch(batch_size)
            sess.run(train,feed_dict={x_train:batch_xs,y_train:batch_ys}) 
            loss_mse_list.append(sess.run(loss_mse,feed_dict={x_train:batch_xs,y_train:batch_ys}))
            loss_list.append(sess.run(loss,feed_dict={x_train:batch_xs,y_train:batch_ys}))
            
        acc = sess.run(accuracy,feed_dict={x_train:mnist.test.images,y_train:mnist.test.labels})
        print('iteration ', str(epoch),' accuracy: ',acc)
    plt.plot(loss_mse_list)
    plt.plot(loss_list)
    plt.legend(('loss_mse','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