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想加入Google AI中國團隊?你可能得飛去美國面試

想加入Google AI中國團隊?你可能得飛去美國面試

李根 發自 虹橋機場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不用線上等,也不用急。

量子位多方打探權威資訊,獨家整理了一份Google AI中國中心應聘指南。

什麼樣的人會被看中?

Google AI中國團隊需要三類人:研究員、軟體工程師、學生。

李飛飛表示,他們希望能夠加強和中國學術界的聯絡,並且讓更多人才在Google AI中國中心,以任何形式參與AI基礎研究,推動更大變革。

至於標準,Google團隊給出了幾個必要不充分條件,比如:要對AI研究有較為深刻的背景認知;對特定領域有較好的經驗;以及對AI研究有很大的熱情;最好在理科、數學方面有不錯的積累。

其實更明確的要求,都列在Google的招聘資訊中。量子位在

9月的獨家報道中,提及Google正在為北京的AI團隊招募四個相關崗位,包括:

  • 機器學習研究員

  • 機器學習技術主管

  • 雲端機器學習產品經理

  • 機器學習軟體工程師

而根據目前最新的招聘資訊,這個列表中少了一項,也多了一項。其中,雲端機器學習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已經“下架”,而“上新”的崗位是:學生協作研究員。

0?wx_fmt=png

這裡的學生協作研究員崗位,就是為學生準備的,招聘物件要求:目前正在攻讀電腦科學或相關技術學科的博士學位(或具備同等水平的實踐經驗)。

當然,你最好“具備自然語言理解、神經網路、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優化的演算法基礎、資料科學、資料探勘和/或機器智慧(人工智慧)方面的課堂或工作經驗”。

所有詳細的崗位要求,可以前往Google招聘頁面檢視:careers.google.com 。

可能得飛去美國面試

目前Google沒有詳細介紹目前AI中國中心的團隊構成,不過招聘已經悄悄進行了幾個月,“基本每一個方向都有了一位小組長”。

但,顯然還遠遠不夠。

如果你有意應聘Google AI中國團隊,量子位還有個重要提示:上述招聘中,有一個非常特殊,就是研究員崗位。

目前所有研究員的面試都在美國總部進行,需要應聘者準備赴美簽證

機票和住宿不用擔心,Google一應承擔。

研究員團隊負責人周登勇(Denny Zhou)告訴量子位,目前Google中國的研究員數量有限,不能滿足Google在招聘流程中面試考核的要求,所以需要飛赴山景城總部,才能有足夠資料和資歷的研究員面試應聘者。

再強調一次,不是所有面試都要去美國。

軟體工程師面試,在國內就能解決。而實習生面試,主要會通過視訊來完成。

這與常見的外企在華研究院不同,也能看出Google AI 中國中心的一些特點。

周登勇說即便是“中國中心”,Google招聘的標準也是全球統一的,並不會因為地區性而改變。而且一旦正式入職Google AI中國中心,工作地點也不限於中國範圍內,“你只是base中國而已……也可以選擇在山景城辦公。”

0?wx_fmt=jpeg

 周登勇博士

周登勇此前在微軟雷蒙德總部效力了11年,直到被Google AI 中國中心計劃吸引,他才從微軟來到Google,並擔綱起未來研究員團隊負責人的任務。

Google AI中國團隊的任務

過去幾個月,李飛飛和團隊一直在討論Google AI在中國可以進行哪些研究。“AI First”的Google正以軟硬體一體化來推動AI應用。而中國團隊,李飛飛表示更多會偏向演算法和模型層面。

具體研究方向將是4大方向:深度學習、強化學習、語言、計算機視覺\影象。

  • 深度學習方面,強調圍繞深度學習的基礎和各個環節展開研究,包括引數、模型優化、網路結果、資料等等,總之“學習”中的哪個環節有問題,就要往哪裡進行研究學習。

  • 強化學習,專門提到了AlphaZero帶來的啟示,而中國中心關注的核心會是演算法基礎。

  • 計算機視覺\影象,目標是為進一步提升計算機視覺的準確性,以及影象理解,能夠在現有成就上進一步取得突破。

  • 語言領域,最看重的兩大方向是翻譯和人機對話系統。

當然,上述4大方向只是目標指導,不會成為工作內容的全部。

Google方面強調,做AI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生活,讓AI造福更多人。所以在更多AI和垂直行業的結合上,也鼓勵展開探索,比如目前Google正在進行的AI+醫療、AI+能源等方面的研究。

0?wx_fmt=jpeg

Why Google?

昨天的演講結束後,李飛飛就帶領目前的Google AI中國中心團隊,面向上海的大學生群體,展開了1小時20分鐘的宣講。

為什麼要去Google AI中國研究中心做AI研究呢?或者為什麼要到企業研究院做AI研究呢?現場有學生提問。

李飛飛回答說,AI的研究很有意思,基礎科學方面的研究,學術界和工業界同時發生,工業界也很著力。所以來到Google這一年,雖然團隊處於上升期,但她自己感覺還是有很多基礎研究可以進行。

談到區別。李飛飛認為,相比學校,視野拓寬了。特別是在Google雲。

“雲是比較新的概念,也是最近10年才興起的。要解決的問題是垂直產業也解決的問題,我和李佳花了很多時間,去了解垂直產業對於AI的需求和心聲。確實讓我多了更多的感觸,不管是學術本身的想法,還是對於AI應用的感觸。”

也有學生問到中美AI研究的各自優勢。

李飛飛說,中國有很多非常聰明的學生,這也是她職場生涯發展順利的基礎要素之一,很多來自中國的學生和其他學生一起,做出了很多令人興奮的工作成果。

而且中國對AI的熱情程度要高很多,這讓李飛飛團隊之前就嚮往不已。

李飛飛也談到,中國在AI研發、應用和場景方面都有優勢,比如獨特文化下造就的“小冰”,在中國發展很快,但在美國可能會遭遇文化問題。

當然,周登勇博士也適時補充說:Google AI中國中心,正是結合了中國的優勢和美國的優勢。(現場大笑)

0?wx_fmt=jpeg

挑戰剛剛開始

會後,量子位也向現場學生詢問了感受。整體感覺是群情激動,至少沒有學生明確表示“不想去”。

上海交大一名大四學生表示,正在申請美國高校進行深造,未來的目標之一就是進入Google這樣的公司繼續研究,沒想到如今Google AI中國中心成立了。

另一名來自浙江大學的女生,則更多表達了對李飛飛的敬仰。她自稱李飛飛的迷妹,認為李飛飛給女博士、女性科學家帶來更好的關注度,而且正在通過AI研究改變世界。她認為Google AI中國中心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於:李飛飛親自帶隊。

也有一些同學有“擔憂”。

復旦大學一名博士一年級學生告訴量子位,對Google AI中國中心很感興趣,但自己並非AI相關專業的學生,並不知道是否滿足Google招聘的要求。

不過這樣的擔憂在Google那裡卻不值一提。周登勇向量子位表示,Google AI中國中心對專業沒有明確限制,核心還是看能力和熱情,有些人不感興趣研究,可以選擇工程師相關的崗位,有些人非AI專業,但Google目前也在進行很多交叉學科、跨領域的研究。

總之,聽起來像是“總有一款適合你”。

然而,不能認為Google在中國AI人才競爭方面會一切順利。由於當前中國AI熱度頗高,人才層面的競爭,必然受到各方挑戰,不僅包括國內BAT,還有眾多AI初創公司。

比如早在9月,就有一些研究員、工程師收到了來自Google的挖角函。當時的信中已經表達出“李飛飛、李佳領隊”、“base北京”、“AI基礎研究”之類的核心資訊。

但量子位獲悉的是,Google並沒有打動該研究員,他轉身去了一家剛完成B輪融資的AI初創公司,可能對於他來說,這是比Google更有吸引力的選擇。

這種挑戰,或許也將是Google AI 中國中心繼續要面對的。

0?wx_fmt=jpeg

活動報名

0?wx_fmt=jpeg

加入社群

量子位AI社群12群開始招募啦,歡迎對AI感興趣的同學,加小助手微信qbitbot4入群;

此外,量子位專業細分群(自動駕駛、CV、NLP、機器學習等)正在招募,面向正在從事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及研究人員。

進群請加小助手微訊號qbitbot4,並務必備註相應群的關鍵詞~通過稽核後我們將邀請進群。(專業群稽核較嚴,敬請諒解)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介面,回覆“招聘”兩個字。

0?wx_fmt=jpeg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作者

վ'ᴗ' ի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