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好文:練習一萬小時成天才?(by同人於野)

好文:練習一萬小時成天才?(by同人於野)

一萬小時理論來自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異類》Outliers。他告訴我們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練出來的,而且要練習一萬小時。但是,一個年輕人想要把自己變成頂尖高手,光知道一個“一萬小時”的口號毫無意義。

各個領域需要的練習時間非常不同。成為頂尖高手的確需要長時間練習,每天3小時,十年一萬小時僅僅是個起步,比如對音樂家而言,15~25年才能達到世界級水平。而在某些領域內,如果一個人很有天賦而且訓練得當,他也能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成為頂尖高手。

強調練習的同時,絕對不能否定天賦的重要性。對音樂和體育專案來說,沒有天賦可能再怎麼訓練也沒有用。

真正的關鍵,根本就不是訓練時間的長短,而是訓練的方法。

練習講究的不是誰練得最苦,業餘愛好者自娛自樂的練習和專業訓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壞訊息是高水平訓練的成本很高。你需要一位掌握這個領域的先進知識的最好的教練,你需要一個有助於你提高能力的外部環境。這通常意味著加入一所好大學或者入選一個好的俱樂部。你要能忍受很不舒服的訓練方法,而且你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訓練時間。

好訊息是各個領域的不同訓練方法也都存在著一些共性。這意味著哪怕我們並不是真的想成為世界冠軍,也可以借鑑一些世界冠軍的訓練方法來完善自己。

科學的訓練方法並不是從天而降的神祕招式,不是科學家的發明,而是科學家對各領域高手訓練方法的總結。人們一直在各個領域中不自覺的使用這些方法。

過去30年來一直有人從事這一項工作,具體細節略。目前工作已經成熟。2006年一本900多頁的論文合集《劍橋專業知識與專家技能手冊》(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出版。此論文直接導致一系列暢銷書的出現。包括一萬小時理論。

這套統一的練習方法,就是“刻意聯絡”(deliberate practice)。總結如下:

1、只在“學習區”學習

2、把要訓練的內容分成有針對性的小塊,對每一個小塊進行重複練習;

3、在整個練習過程中,能隨時獲得有效反饋;

4、練習時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

反例“功夫在詩外”,認為提升綜合素質是一個人成為任何領域高手的關鍵。但是,有資格說這樣話的人,已經在當前領域獲得很高的成就,這麼說是提醒後人注重修養教育。是典型的從名人傳記裡悟出的道理,而不是科學研究的結果。

若想成為一個科學家,就要好好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然後找一個好導師,在他的指導下,從學徒做起,做真正的科學研究。

訓練的方法是不斷進步的,事實上,我們今天所有的領域都比過去做的更好。查理芒格有句話:人類社會只有發明了“發明的方法”之後才能快速發展。這裡我也可以說,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才能快速進步。

訓練方法的重要性表現:天才扎堆出現。比如一段時期俄國的女子網球,韓國的女子曲棍球,中國的乒乓球擁有絕對優勢。並不是說這些國家的人天生適合從事這項運動,而是這些國家已經掌握了一套科學的訓練方法,而且該國能找到足夠多的人來接受這種訓練方法,以至於可以批量生產優秀運動員。

想要成為某一領域的頂尖高手,關鍵是“刻意”在這個領域內練習。

1、只在“學習區”學習

真正的練習不是為了完成運動的量,練習的精髓是要持續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層層巢狀的三個圓形區域:最內一層是“舒適區”,是我們已經熟悉掌握的技能;最外一層是“恐慌區”,是我們暫時無法學會的技能,二者中間是“學習區”。

有效的練習任務必須在受訓者學習區內進行,它具有高度的針對性。訓練者必須隨時瞭解自己最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旦已經學會了某個東西,就不應該繼續在上面花時間,應立即轉入下一個困難點。

持續進步的關鍵是持續地在“學習區”做事。自身的競爭優勢,有可能阻礙對新技能的學習,逐漸喪失競爭力。

所有人都想挑戰自我,但在實際生活中,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一些駕輕就熟的事情上,即使有充分的條件離開舒適區,人們也會不由自主的待在那裡。

假如有一個人,他無比嚴格的執行“要待在學習區”這個教條,從小到大不斷進步,他會是一種什麼狀態呢?泰格伍茲

當我們把一件事練熟以後,我們會把這件事“自動化”。比如開車,不會開車的人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開熟了的人基本上可以一邊聊天一邊開車。甚至你問他怎麼開的,他都說不上來。開車這件事已經進入他的舒適區。普通人打高爾夫也會自動化,他們揮杆之後就失去了對球杆的控制。打的越多,自動化現象就越嚴重。真正的高手絕對不允許自己自動化。HOW?因為他們沒有舒適區,一旦發現自己對這一項技術的掌握已經可以了,他們會立即進入下一項更難的專案。他們絕不會在一個已經被自己證明是簡單的專案上繼續訓練,這有效的避免了自動化的產生。他們的訓練永遠是追求更高的難度。一定程度的自動化非常有用,我們不能每做一個動作都有意識的給每個關節,每個肌肉安排任務,但是自動化到不管不顧的執行則是錯誤的。

過於追求單個技術動作的準確性是我看到的最不可取的方式。——德拉甘

經常聽到這樣的民間傳說,說有個學生,他對課本的掌握已經到了這樣的程度,你隨便說一個東西,他能告訴你在課本的哪一頁。請問這個學生學的怎麼樣?答案是他已經練廢了。一旦你會了,就趕緊進入下一關,把這一關倒背如流沒有任何意義。你的舒適區已經給你帶來了多大的榮譽,留在這個舒適區就有多大的誘惑。

脫離舒適區,需要強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種修煉。巴菲特很早就已經通過股票獲得了巨大的財富,但是八十多歲仍在不斷學習新東西,因為他知道過去讓他賺錢的知識未必能讓他現在繼續賺錢。不斷更新的知識讓巴菲特敢買中石油和比亞迪這樣他原本不熟悉的企業的股票。

世界上有一幫人,他們一天不進步就難受。

2、掌握套路

刻意練習的最關鍵部分是基礎訓練。基礎訓練練的是什麼?是套路。人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絕非零散的資訊和隨意的動作,他們大多具有某種結構,這些結構就是套路。下棋用定式,程式設計用演算法,這些都是套路。

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兩種記憶力:短期工作記憶(有時也簡稱為短期記憶)和長期工作記憶。短期工作記憶有點類似於電腦的記憶體,是指人腦在同一時間處理事情的個數。一般來說,我們能同時應付四件事情,多了就不行了。短期工作記憶與邏輯推理能力,創造性思維有關,換句話,跟智商非常有關係,他很難通過訓練提高。

長期工作記憶儲存了我們的知識和技能。它類似於計算機硬碟,但比硬碟高階的多。關鍵在於長期記憶並非雜亂無章,隨便儲存的,它是以神經網路的形式儲存,必須通過訓練才能儲存,而且具有高度的結構性。心理學家把它稱作“塊”chunks。

人的技能,取決於這兩種工作記憶,專家做的事情,就是使用有限的短期工作記憶,去調動自己幾乎無限的長期工作記憶。而刻意的練習,就是在大腦中建立長期工作記憶的過程。

可以想象,一個只認識字母,不認識單詞更看不懂段落的人,面對一本英文書是個什麼情況。我在小時候曾非常看不起死記硬背,有段時間想要學圍棋,就總覺得背定式是個笨功夫,高手難道不應該根據場上局面隨機應變嗎?但事實是,隨機應變才是笨辦法。定式,與成語典故和數學定理一樣,是人腦思維中的快捷方式。圍棋中每一步怎麼走,現場計算是算不完也算不好的,好在前人早就把各種可能性都算明白而且找到最優解了。在生活中和人講道理,如果每次遇到類似情況都重新推演一遍可能誰也做不到,現在有了成語和寓言,只要一句“脣亡齒寒”或者“酸葡萄”,任何受過最起碼教育的人都能立刻理解你的意思。

兩種套路

對於腦力工作者來說,水平高低關鍵要看掌握的套路的多少。所以,藝術家要採風,棋手要打譜,律師要學案例,政客要讀歷史,科學家要看論文。這些東西都需要記憶力。

以量取勝的套路通常是最容易掌握的。

但有些套路,比如那些非純腦力勞動的專業技能,想要掌握就沒那麼容易了。真正掌握彈琴和競技體育的技巧比學會解微積分方程難得多。因為其需要協調的肌肉和腦神經元實在太多了。別人用個招式,就算你全看會了而且看明白了,也不能立即學會。像這樣的技能,想要求“多”非常困難,因為掌握每一個套路都要付出大量的練習時間。

人腦到底怎樣掌握一個技能的,有兩個理論:

1)Neuron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

2)髓鞘讓小路變成高速公路。

不論哪種理論,最後我們都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技能是人腦中的一種硬體結構,是長在人腦中的。技能很不易獲得,一旦獲得也很難抹掉。另一方面也說明練大腦比連身體更容易取得大成就。

如此一來高手和普通人就有了本質的區別。高手擁有長期訓練獲得的特殊神經腦結構,他的一舉一動都帶著不一般的氣質。練習是對人體的改造。

用什麼方法才能迅速把技能套路“長”在身上呢?關鍵在兩點:

必須進行大量的重複訓練;

訓練必須有高度針對性。

基本功

強調重視分塊練習。首先,把整個動作或者曲子過一遍,然後把他分解成很多小塊,一塊一塊反覆練習。在這種訓練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來才能感知技能的內部結構,注意到自己的錯誤。

你可能認為這種訓練只適於初學者練習基本功,高手應關注完整的比賽。錯。

高水平的美式足球運動員只有1%的訓練時間用於對內比賽(一部分原因是怕受傷),其他時間都是各種相關基礎訓練。例子略。

磨刀不誤砍柴工。

重複!重複!再重複!

想要把一個動作套路,一個技能,哪怕僅僅是一個生活習慣,甚至是一種心態,“長”在大腦之中,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重複。

舉例:英語口語教學,先診斷髮音、音調、音量,出診斷報告,之後針對弱項進行專項訓練,模擬大量場景。

心理疾病的治療,不能靠心理暗示療法,需要不斷練習。

這種把不常見的高難度事件重複化的方法也是MBA課程的精髓。學習商業決策的最好辦法,不是觀察老闆每個月做兩次決策,而是自己每週做20次模擬決策。高效低成本的重複訓練。當然還需要老師及時的點評,這一點稍後會涉及。

反過來,如果沒有這種事先的重複訓練,一個人面對不常見的事件時往往不知所措。統計表明,工作多年的醫生通過X光片診斷罕見病的水平反而不如剛剛畢業的醫學院學生,因為他們很少遇到這種病例,醫學院學習的內容早忘光了。最好的辦法是讓醫生定期拿過去的X光片集中訓練,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高度針對性

反例“功夫在詩外”。

沒有針對性,看似有用的訓練也沒有任何卵用,例如,聽莫扎特提高智商,打遊戲訓練大腦。

有了針對性,看似沒用的訓練也會效果顯著,例如,大部分NBA球員會練習拳擊。幫助運動員提高腳步移動,增強上肢力量。

所以訓練必須要有針對性,否則就是浪費時間。必須一切從實戰出發,且有明確的每次訓練要完成的目標。

想要掌握一項技能,要像運動員一樣,需要不停的練習實戰動作,不停地比賽,而不是不停地看錄影。

3、隨時獲得反饋

從刻意練習角度,計算機程式設計算是及時的反饋,對錯馬上就能知道。在有即時反饋的情況下,一個人的進步速度之快,而且是實實在在的。若沒有即時反饋,可能會像王小波說的“像孟夫子那樣,養吾浩然正氣,然後覺得自己事事都對”。

一定要有反饋

一個人往往會高估自己,比如學習,自己以為都知道了,教科書裡的內容看過很多遍,每次看的時候感覺看的很明白,可一旦考試發現沒有真正理解。其實把一本書看很多遍,只是讓我們對這個東西熟悉而已。而熟悉並不等於理解,想要真正的理解,唯一的辦法就是考試和測驗。這就是反饋,沒有測驗,你的知識只是幻覺。

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與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可能會非常不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需要一個旁觀者來指出我們自己注意不到的錯誤。

現在科研體制中公認的最重要的一條反饋措施,叫做“同行評議”。因為研究者在做這個專案的時候,他已經被自己的想法所吸引,陷在裡面,往往想的是怎樣把這個專案早日做成,怎麼讓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的一切思維都圍繞著“這麼做是對的”進行,就不會再從別的角度看這個專案。而審稿人在拿到論文之前,對這個專案一無所知,他沒有陷進去,反而能用更客觀的眼光看問題。

再牛的科學家也需要同行評議,就像世界排名第一的網球運動員也需要教練一樣。反饋者並不見得比你的水平高,關鍵是他們不是你,他們可以從你看不到的角度看你(燈下黑)。

立即反饋

培養任何人才,光有反饋還不行,反饋還要有即時性,要讓實踐者立即得到反饋意見。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決斷2秒間》Blink,觀點:當面對一個複雜問題時,專家往往能夠在一眨眼的時間內做出判斷。他們怎麼做到的呢?

先說容易理解的技術——模式識別。或者說尋找關鍵特徵,來做出快速判斷。一件事給你的資訊可能是非常複雜的,但真正有用的也許就那麼幾項。專家要做的事情就是首先通過大量細緻的資料統計來發現這幾項有用的指標,以後就只看這些指標就行了。例如判斷一對夫婦會不會離婚,不看吵架多激烈,而是看他們是否蔑視對方,一旦出現這婚姻就快完蛋了。

另一個令人震驚的技術是“讀心術”,通過精確的分析人臉表情判斷心裡在想什麼,尤其是他是否在說謊。《別對我說謊》都看過,已經不新鮮了。

但是格拉德威爾還說了另一種快速判斷——直覺。直覺往往是無意識的,他稱之為“薄片擷取”(thin-slicing)。格拉德威爾認為在做這種判斷的時候,人體彷彿一部無意識的超級計算機,在我們意識到之前先替我們做好了正確的決定,而這臺計算機怎麼工作的我們不知道。

這本書後來受到很多專家的批評。心理學家認為這種直覺判斷既不神祕,也不見得就比精心計算的判斷更好。在《思考,快與慢》中,認為專家的直覺只有在某些特定的領域才可能有效。該領域符合兩點要求:

(1)你研究的東西所在的環境必須非常規範,以至於這個東西是可以預測的;

(2)通過長時間練習,人可以掌握這種規範。

這有點繞口,希思兄弟在《決策》(Decisive)中對這個問題總結的更好。在進行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直覺,只有在“環境友好”的狀態下才好使。所謂環境友好,就是其中有短期的反饋。比如,預測明天的天氣,第二天就能知道結果。急診室醫生對危急病人進行快速搶救也是如此,能不能救過來馬上就知道。只要有快速反饋,再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你就能培養出專家的直覺,能夠眨眼判斷。

可是,若反饋是中長期的,直覺就不好使了。

進一步,或許只有這種“環境友好”的領域,也就是有快速反饋的領域,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專家。

老師的作用

現在各種課本資料易得,聰明人更有很強的自學能力,那麼現代老師最大的作用是什麼?正是提供即時反饋。

看不到結果的練習等於沒有練習;如果只是應付了事,你不但不會變好,而且會對好壞不再關心。在某種程度上說,刻意練習是以錯誤為中心的練習。練習者必須對錯誤極度敏感,一旦發現自己錯了就會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練習到改正為止。

兩位心理學家記錄了美國傳奇籃球教練約翰·伍登的訓練課,2326條指令中,6.9%表揚,6.6%不滿,75%是純粹的資訊,也就是做什麼動作怎麼做。他最常見的辦法是三段論:演示一遍正確動作,表現一遍錯誤動作,再演示一遍正確動作。隨時有人糾正,避免錯誤動作形成習慣動作。

與外行想象的不同,這位最好的教練從來不發表什麼激情演說,甚至不講課,每次說話不超過20秒。他只給學生非常具體的即時反饋。好教練,彷彿有一種詭異的知道學員在想什麼的能力,即使第一次見面,也能指出學生在技術上最需要什麼。他們是絕對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斷的提供高度具有針對性的指導。

這種教育與現代課堂教育格格不入。現在很多大學把課程放在網上,讓全世界的人隨便下載學習。雖然非常難得,但這樣的學習缺乏反饋。

學徒制

我認為真正的人才不是課程院系大綱設定培養出來的,有效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學徒制。師父帶著徒弟參與實際的專案,徒弟在試錯中提高。好的教育在與是否提供了足夠多、足夠好的動手機會。

按現代的教育體制,要想做好至少應做到以下幾點:

自己調研相關知識

獨立或者跟人合作完成專案

到相關企業實習,把知識用上

寫論文

很多在大學裡學的東西用不上,反而在工作中邊幹邊學的學了很多有用的東西,換句話說,這時候才開始真正的教育,這個教育還是學徒制。

美國的基礎教育受到很多批評,但美國的研究生制度卻毫無疑問是世界最好的。這個制度正是學徒制。我國目前研究生教育大體效法美國,但面臨好導師太少的問題,學徒沒辦法獲得足夠的反饋。

4、刻意練習不好玩

各項統計和實驗證明,大學入學成績基礎相同或相近的兩個人,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不是學習時間,而是學習環境。成績好的學生必須在一個不受打擾的環境中單獨學習。只有在這種環境下學習的時間才是有效時間。多上課和少參加聚會似乎沒有效果。

單獨練習

如果練習手指,你可以練一整天,可如果你練習腦子,你每天最多能練2小時就不錯了。高手練習每次最多1~1.5小時,每天最多4~5小時。沒人受得了更多。貝克漢姆很帥,但很少有球員能夠完成貝克漢姆的訓練強度,因為太苦了。

刻意練習不好玩。它要求練習者調動大量的身體和精神資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覺得你在享受練習的過程,那你就不是刻意練習。

前例音樂學院的學生培養。研究人員發現,所有學生都瞭解一個道理:真正決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樂課,而是單獨練習。他們也都認為單獨練習是最困難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動。

所以我們再次發現“一萬小時”實在是個誤導人的概念。練習時間的長短是不重要的,真正關鍵是刻意練習,哪怕僅僅是單獨練習的時間。

練習與娛樂

在刻意練習中沒有寓教於樂的概念。

我們生活在一個試圖把一切娛樂化的時代,我們希望看個電影或者紀錄片就能學到知識。但是紀錄片是藝術表現化的科普。紀錄片對科學的作用不是讓觀眾學到什麼知識,而是激發觀眾對科學的興趣。電影和電視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手段,但不是好的教育手段。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電視上的資訊很難被記住,51%的觀眾看完一個電視新聞幾分鐘後就無法回憶起其中任何一則新聞,普通電視觀眾只能記住電視劇中20%的資訊。

練習需要重複,而重複一定不好玩。教育需要全面,但娛樂則只關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娛樂和學習必然是不相容的,如果你在娛樂,那就不是學習。我們可以用娛樂的手段去號召人們學習,但娛樂本身絕對不是學習。

波茲曼振聾發聵的寫到:

教育哲學家認為獲得知識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認為其中必然有各種約束的介入。他們認為學習是要付出代價的,耐力和汗水不可少,個人興趣要讓位於集體的利益。要想獲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對年輕人來說決非易事,他是異常艱苦卓絕的鬥爭。西塞羅說,教育的目的本來應該是擺脫現實的奴役,而現在的年輕人正竭力做著相反的努力——為了適應現實而改變自己。

考慮到刻意練習如此不好玩,我猜我們也沒必要過分可惜自己沒成為天才這個事實。

但是為什麼仍然有人能堅持刻意練習呢?

5、誰願意練習一萬小時?

每一個神童背後,都有一個豁出去讓自己的孩子猛練的父親。舉例略。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成了反動言論。但對於那些不想當普通人,一心要出人頭地的人來說,輸了起跑線就沒有機會參與後面的比賽了。

一步趕不上,就意味著步步趕不上。

刻意練習不好玩。偉大的成就需要放棄很多東西,而這種放棄也是有爭議的。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蔡美兒《虎媽的戰歌》,要求她的兩個女兒只能練鋼琴或者小提琴,不能玩別的樂器,不能參與任何與學習無關的課外活動,沒有社團,沒有演習,沒有公益,只能學習。這種做法對自己的孩子人道嗎?對別人的孩子公平嗎?對社會有益嗎?

我不知道虎媽的育兒方法是否對整個社會有益,但我相信虎媽一定明白:如果你想出類拔萃,那麼你要參與的這場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個零和博弈,你想贏就意味著有人要輸。這種博弈對社會有沒有好處對你來說不重要,你關心的是怎麼做對自己有好處。這個博弈沒有雙贏。

這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遊戲。

孤注一擲

體育、音樂和表演,都是高投入高風險的事情,明星的背後是無數個失敗的墊背。即使努力了也不一定成功,這更像一場賭博。為什麼美國大多數體育明星是黑人?黑人身體素質好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但凡有點能耐的白人家庭都不會讓孩子押注在體育上。

傳統足球強國像阿根廷、巴西、英國,只有不太富有的家庭的孩子才從小把踢足球當成此生的追求。這些運動員放棄考大學找工作過平淡生活的機會,孤注一擲,成不了明星就只能當墊背。他們的賭注是自己的全部前途。而像花樣滑冰這樣的專案在沒有舉國體制的國家誠然只有富人玩得起,那些供子女練習這些專案的家庭必須持續不斷的投入巨資聘請好教練,這何嘗不是一場賭博?

下這麼大賭注練習,絕不是僅僅為了博女友一笑,與之對等的回報是全世界的認可。高水平運動員的一個共同特點:他們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想贏得比賽。

邁克爾·喬丹傳記《為萬世英名而戰》(Playing for Keeps)。真正使喬丹成為巨星的“素質”是對失敗的極端痛恨。為了贏球他可以做提高球技的任何事情。

有一位教練回憶喬丹在學校打球時說:

當時場上9個球員都在例行公事,而有一個孩子卻全力以赴。看他打的那麼拼命,我猜他所在的隊只以小比分落後,比賽還有兩分鐘結束,這是想搏一搏扳回比分。然後我看了一眼記分牌,發現他所在的球隊落後20分,而現在比賽只剩下一分鐘。

喬丹在整個職業生涯都是所有球員中最想贏球的,他總有極強的目的性,永遠都想改進自己的技術弱點。他對贏球如此渴望,以至於他會罵那些不努力的隊友,公牛隊新秀在第一年的時候往往會抱怨受不了喬丹的罵。

中國的獨生子女制度使得一般家庭都把自己的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像郎國任那樣把孩子豁出去猛練的家長非常少。再加上現在考大學更容易而且經濟發展很快,把前途堵在足球上顯然不是最理性的選擇,中國的足球人口下降是必然的。缺乏有效競爭,又拿著高工資,中國球員當然沒必要太拼命。而國際競技水平如此之高的足球,不拼命就意味著出局。

你可能覺得這實在太功利了,功利就對了,實際上,如果想讓你的孩子學習更好,你可以嘗試更功利一些。

獎勵機制

一般人當然用不著孤注一擲的刻意練習,但還是需要一點刺激才能練下去,因為只要是有用的練習都不好玩。

各類心理學實驗略,結論如下:

一個可能的結論是獎勵學習的過程,比只看學習的結果效果更好。

對這些獎勵辦法的批評是:“要我練”怎麼也比不上“我要練”。但我所見到的與刻意練習有關理論並不區分這些,你只要按要求練就可以了。無論如何,設定一個具體的階段性目標並且按照這個目標努力也是一個好辦法。有了目標就有了參照物,你可以自己監督自己,也可以讓別人監督你。

那麼,到底有沒有人,不需要別人“要我練”,而完全是“我要練”呢?

當然有,這幫人有基因優勢。

興趣與基因

感興趣最大的作用是讓人自己願意在這個領域內苦練。學習一個技能的初期,智商可能是決定性因素。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興趣的作用可能就越來越大,因為興趣可以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誰能堅持下來。

一項調查研究:

內在動力:你是否純粹因為喜歡數學而願意在數學上多花時間?

外部動力:來自家長的壓力,對好成績的追求。

學習方法:你考的是死記硬背還是深入理解,你能否把數學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

經過五年時間追蹤調查,結論:真正能決定一個學生進步幅度的不是智商,而是內在動力和學習方法。

理解這個研究和前面提到那些用錢收買孩子的研究,作者認為真相可能是這樣的:外部刺激有短期作用,但不可持續。用錢收買孩子學習,僅能讓人堅持一兩年,但很難堅持五年,這可以把一個即將輟學的孩子勉強拉住不讓她掉隊,但是很難用錢把他砸成數學家。那些玩命苦練的職業運動員,他們固然有很強的取勝慾望,但如果一點興趣都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興趣如此重要,最好的早期教育就應該是先慢慢培養興趣。統計鋼琴大師的啟蒙老師,這些老師往往沒有什麼名氣,但是這些老師有一個共同的本領:他們非常善於調動孩子對學習鋼琴的興趣,他們讓孩子一上手就愛上這個樂器。在練習難度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不斷激發出超出同伴的興趣,帶來超出同伴的音樂水平,又進一步提高了練習的興趣,形成一個正反饋的迴圈。

基因與興趣的最新研究成果,存在較大爭議,所以放在最後。

科學家最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是,到底人的哪些特徵是天生的,哪些是受後天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事情比我們想象的複雜,環境可以影響基因表達,就是說即便人的DNA裡有繪畫天賦,但如果沒有遇到這個環境,這樣的天賦也完全表達不出來。更復雜的是人的任何一個特點不是由一條基因決定的,他往往是很多個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且基因可以跟基因互相影響,互相構成各自的環境。這就使得我們幾乎不可能單憑檢視一個人的DNA來判斷他有什麼天賦。

但是科學家仍然找到一個非常漂亮的方法來區分先天基因和後天環境對人的影響。這就是同卵雙胞胎。科學家必須找到很多這樣的雙胞胎,他們出生就被遺棄,分別被不同的家庭收養,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中長大卻互不相見,直到成年以後科學家才把他們找到,看看他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就知道哪些因素是天生的哪些是後天養成的了。嚴謹起見,必須找到很多這樣的雙胞胎,而且需要再找到很多從小在一起長大的雙胞胎做對比,使用嚴格的統計方法,才能說是好的科學研究。

這種研究進行了幾十年,科學界的共識是——先天因素遠遠大於後天因素。

首先,任何一項可以測量的心理特徵,包括智商、興趣愛好、性格、體育、幽默感、甚至愛不愛打手機,所有這些東西都是天生的。

其次,後天環境對智商和性格的影響非常有限。先天是主要的,後天是次要的。家教可以左右基因表達,可以鼓勵孩子發揮他們天生的特長,也可以壓制他天生的性格缺陷,但這個作用是有限的。

最後,一個針對兩歲兒童的研究發現,越是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家庭,基因對孩子的影響越大;越是社會經濟地位低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越大。這大概是因為貧困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充分發展的環境,他們完全被環境壓制了;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卻可以天高任鳥飛。當然,這個研究說的是兩歲小孩,根據前面的結論,成人以後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發揮自己的能力。

所以,一個人愛好什麼,喜歡幹什麼,能死心塌地在什麼方向上刻意練習,基本上是天生的。

人並不僅僅是被動的等著被環境改變,有一個理論認為,自然選擇給了每個人不同的基因,而人可以出去尋找自己基因所喜歡的環境,也就是那些能給我們“自私的基因”提供最大的生存和複製機會的環境。基因決定喜好,喜好決定我們追求什麼。

以達爾文早年學醫,後轉向自然研究為例。

也許興趣就是大師們最大的先天因素。每個人天生有不同的興趣,區別在於有的人足夠幸運能夠在比較早的時候找到適合自己興趣的環境,而有的人一輩子也找不到。找不到,未必是這個人不行,更大的可能是整個環境都不行。如果達爾文出生在中國,根本沒有出海遠航的機會。所以,家庭和社會能為人才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提供施展各種興趣的環境。尋找適合自己興趣的環境,把自己的基因發揚光大,這也是進化論告訴我們的人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