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機器智慧是生產力,區塊鏈是生產關係

機器智慧是生產力,區塊鏈是生產關係

第一次正式遇見這個觀點是在吳軍的《矽谷來信》中,提出這個觀點的是區塊鏈專家Tom Ding。Tom Ding認為,機器智慧可以使得我們社會的生產力極大地提升,因此相當於生產力,而區塊鏈則是在處理經濟活動中人和人的關係,利益分配方式,因此相當於生產關係。

生產力和機器智慧

按照恩格斯的觀點,從本原看,生產力是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和生產資料相結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兩個要素分別是有勞動能力的人生產資料。對於大資料而言,人對資料的處理能力終將不及智慧化的機器,因此機器將取代人成為“有勞動能力的機器”,而這裡的生產資料主要是針對大資料。因此的機器的智慧就成為了將機器和資料結合起來形成加工、改造資料的能力。

生產關係和區塊鏈

生產關係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係,它是生產方式的社會形式。主要要素包括:

  • 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
  • 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
  • 產品分配的形式等

以當今網約車的龍頭公司滴滴為例。滴滴的本質是什麼呢?它實際上是提供兩種價值的平臺,第一是自動生成乘客和司機的匹配,第二是提供一個大家信得過又必須尊重的支付系統。

當然為了達成這兩個目的,滴滴要做很多事情,比如要提供足夠多的IT服務,包括購買硬體,要處理違約行為以便維護這個平臺的信用,以及為了讓大家來使用還要進行市場推廣。這些都需要錢,最終這個錢其實是由消費者出。優步(Uber)在美國和一些成熟市場的收費是交易額的25%,滴滴大致也是25%,今後或許還會有所調整。

當然,之所以是滴滴,優步而不是別的公司最終佔據了這些市場,是因為它們做好了三件事:

  • 技術服務(包括伺服器等硬體)
  • 信用制度
  • 市場推廣

從這裡來看,生產關係的三個要素及其所有權為:

  • 生產資料(伺服器及資料)——屬於公司所有(至少資料預設為可以被公司使用)
  • 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通過第三方平臺匹配)——受平臺支配(尤其是司機)
  • 產品分配的形式(使用者通過平臺支付給司機)——平臺經手並抽取利潤

那麼滴滴和優步佔據的這個中間環節能否交給區塊鏈來完成呢?從理論上講是完全可以的,在實施的過程中也需要解決平臺所發揮的三個作用。

  • 首先,技術服務平臺是整個網際網路,所有為區塊鏈提供服務的計算機都成為未來交易的伺服器了,它不屬於某一個公司
  • 其次,它的信用來自於區塊鏈協議本身,通過加密技術等一系列數學方法保證了這種安全性
  • 最後,它的市場推廣只能靠口碑相傳了,或者說靠免除了15%-25%的中間費用後,大家得到好處後,自然相互推薦

如果這件事情能夠完成,那麼再來看生產關係的三個要素及其所有權:

  • 生產資料(伺服器及資料)——屬於整個網際網路和使用者個人
  • 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簡單直接的供需匹配,不需要第三方了
  • 產品分配的形式——使用者和司機直接交換,再也沒有人收取高額的中間費用了

當然,區塊鏈技術的開發者和提供伺服器的人(機構)可能會得到少量的分成,但是據Tom Ding估計,這些分成連交易額的1%都不需要。當這三個要素都改變時,生產關係就變了,因此Tom Ding認為,區塊鏈改變的是生產關係。

積極影響

機器智慧所帶來的生產力的大幅提升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單憑我們自己去處理大量資料不僅效率低,而且通過我們的思維往往也難以發掘資料背後影藏的許多因果關係。正如當年AlphaGo橫空出世,它所採用的很多套路是我們優秀的圍棋大師從未見過的“怪招”。

而我們通過區塊鍊形成新的生產關係後,大家能夠得到什麼好處呢?首先,供需雙方因為減少了交易成本,利益能最大化。其次,從安全性的角度講,區塊鏈的協議可以做到比由任何一家公司集中控制資料和交易更安全。第三,從可靠性來講,如果服務都要經過某個公司,一旦這個公司的資料中心垮掉了,服務就癱瘓了,如果使用區塊鏈協議,除非整個網際網路垮掉了,否則服務一直能進行下去。最後,從資訊保安的角度講,採用區塊鏈的方法可以避免使用者在獲得網際網路服務時,失去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