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Android體驗】從使用者角度看,Android手機/應用應該要這樣:

【Android體驗】從使用者角度看,Android手機/應用應該要這樣:

  入手HTC HERO已經半年,雖然自己也是計算機專業的,但是對這個手機,我還是儘量的希望能夠以一個普通的使用者角度來體驗的,所以一直都沒有去了解android開發方面的知識。不過,在使用的過程中,還是免不了麻煩不得不瞭解了很多本來就不應該是一個普通手機使用者要了解的知識。本文是Google 暑期大學生部落格分享大賽的參與文章,說的是它的第3個主題,憧憬一下心目中的Android手機。

  2007年的Macworld,那個傳奇般的盛會,必定是IT史上永載史冊的輝煌時刻,Steve Jobs那扣人心絃的表演祭出了他最偉大的發明——iPhone,這個時刻,手機被重新發明了。前2代的iPhone引領了自諾基亞時代以後智慧手機的真正潮流。從此,大螢幕、觸控式螢幕‘、極佳的網際網路體驗以及便利的軟體商店成為了這個時代手機的keynote。時至今日,再次看到那次的presentation,我們仍然會感到無比的興奮。

  Android自然也繼承了新時代的智慧手機的這些特點,無處不在的internet服務,實時同步的contact、calendar,以及卓越的網際網路體驗,便捷的Market,以及Google開放的策略,所產生的各種優秀的UI和豐富的應用。

  然而,體驗了從Android1.5到2.1之後,在我看來,Android手機還遠遠不應該是這樣的。現在的Android還只能是一些喜歡折騰的人用的,對一個只希望正常的上上網,發發郵件,接接電話的普通使用者來說Android還是太難使用。而對於一個愛好手機的玩家來說,Android所具有的創新,也遠遠不夠。

為什麼打個電話這麼難?

  基本上早期的Android使用者用的應該都是水貨吧,我們使用的官方ROM(臺版、歐版的HTC)常常具有一個問題:聯絡人無法按拼音索引。那麼,在幾百個聯絡人中要找到某一個朋友簡直就是一場災難。難道,支援按詳細拼音、首字母拼音的索引這麼困難嗎?並不是的。

  此外,作為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場景,我們常常需要拷貝某個人的電話號碼。而在SenseUI上,拷貝一個人的號碼要進行的操作步驟繁瑣的讓人厭惡。

  在我看來,未來的Android手機應該要具備聯絡人自動排序功能(根據以前打電話的記錄以及收發簡訊的資料把最可能要聯絡的聯絡人放到最前),聯絡人資訊的調取也應該十分容易。

為什麼手機的輸入法是這樣的?

  自iPhone以降,智慧機的輸入法都一一仿照iPhone的那種qwerty鍵盤,一直讓我奇怪的是,為什麼就沒有人對這個鍵盤的合理性提出懷疑呢?在我的HERO上,使用Google輸入法,豎屏時每個按鈕只有大約0.5釐米寬,0.8釐米,對於我們這些學生和常坐辦公室的人來說,這樣的大小打字問題倒還不是很嚴重,但是,對於我的父母這種年紀的人來說,問題就打了。他們不習慣使用這種觸控的鍵盤,他們的手指往往由於多年的體力勞動而變得比較粗糙和粗大,他們不習慣使用拼音輸入而習慣用手寫輸入。現在的智慧手機的輸入法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噩夢。而另一方面,不少MM都有很長的指甲,這樣的鍵盤,你讓人家為了打個字把指甲給剪了啊~

  仔細想想看,從來就沒有任何證據表明Apple永遠是對的。現在的這種鍵盤,在我看來,完全就設計的不合理。為什麼打幾個字就必須用鍵盤覆蓋了差不多半個螢幕?遮蔽掉那麼多的內容?為什麼qwerty鍵盤要設計的每個按鈕都按部就班的大小?為什麼手寫輸入識別那麼慢?

  在我看來,未來的Android手機的輸入法顯然要有所改進。一則,輸入法不應該覆蓋半個螢幕,而應該以半透明的形式直接顯示的內容之上,以某種形式觸發或關閉輸入。二則,按鈕的大小最差也要能夠根據不同使用者按輸入頻率調整按鈕的大小(現在搜狗還是qq已經部分做到了),而理想的情況則是手機具備更加優秀、快速的輸入方法。三則,手寫輸入的識別速度既然一下子提不上去,那麼為何不能將手寫區域劃分為兩個區塊,每次在一個區塊中寫字,比如左右各一塊,這樣使用者寫的時候就左邊一個字寫完右邊一個字,這個時候左邊就已經識別完了,於是繼續寫左邊,如此往復迴圈,這樣就能提供給使用者快捷連續的輸入體驗了。

為什麼小機器人之間的隔閡如此之大?

  目前,Android手機之間的相互聯絡簡直就可以說是沒有,使用一個簡單的藍芽發普通檔案的功能都需要鼓搗半天各種第三方軟體,而且如果想用的方便還必須要提取root許可權。獨自行走的Android,其實很孤獨。。。

理想中的Android手機之間應該要有如此簡單的功能:點選幾個按鈕就可以確認和另外一部Android手機建立關聯,之後手機能夠通過簡單的拖動各種gadget或者檔案來實現程式、資料、圖片、音樂、電影、聯絡人等等各種資料的共享。此外還可以把兩個螢幕建立關聯來打雙打遊戲,或者能夠進行實時文件協作編輯(比如大家一起畫草圖)。總之,Android手機之間應該是沒有隔閡的~

為什麼手機不能感知三維世界?

  未來的世界感測器無處不在,感知無處不在,也許用一個時下流行的說法就是,物聯網的世界。那麼,手機必然成為這個巨大網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手機,都標配的GPS,也能實現基本的基站定位。但是,這遠遠不夠,未來的三維世界,不僅要GPS和基站這樣巨集觀位置上的定位裝置,還需要微觀位置上的定位。

  在我看來,未來的Android手機必須標配4個攝像頭,背部兩個背景攝像頭,用於3D拍攝,正面2個攝像頭用於使用者的拍攝和手勢識別。此外,還應該帶有磁場發射和感知裝置,這樣就能夠憑藉感知磁場的變化來捕捉使用者的動作和其他資訊以及確認周邊的其他手機。

為什麼手機電池這麼不耐用?

  智慧機的大螢幕、高頻CPU給我們帶來流暢體驗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討厭的充電問題,基本上手機全功率執行的話不到10個小時就沒電了。不要說山寨機無敵的電池使用時間了,諾基亞的老機器都比大部分Android手機使用的久。在我看來,未來的Android手機一方面要具備現在這種不斷改進的電池,另一方面要具備太陽能充電和其他形式的事實充電功能。當然,終極的解決方案恐怕是核電池吧。

為什麼手機長這樣?

  YY總是越來越遙遠的,所以,這最後一個主題就是,為什麼,手機只能長這樣。沒有人規定手機就是長這樣的,手機當然也可以相當的人性化了:

捏一捏,就能觸發各種動作

還能聽別人給的音樂。

試想,一個小機器人在手,隨時都能捏一捏,還有什麼手機比這正好玩的?

首屆 Google 暑期大學生部落格分享大賽——2010 Andriod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