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016清華軟體保研經驗

2016清華軟體保研經驗

夏令營之後自己感覺有點累了,所以九月份推免只申請了清軟的碩士。當時我申請的時候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計算機系的碩士,一個是清軟的碩士。計算機系的碩士名額要比清軟多不少,當時問了一些學長的意見,學長告訴我雖然清軟名額少(外校2016年只有30個名額) 而且外校只有一個學碩,但是學碩專碩沒有太大區別,都是在本部培養。而計算機系的專碩是要去深圳的,所以其實一般只有學碩能夠留在本部,他們留在本部的名額不見得就比軟院多。因為我還是希望留在本部,又擔心拿不到計算機的學碩,所以最後決定報名清軟。
清軟九月份推免的流程比較簡單,我報名後在研招網看到了自己的允許複試的資訊,於是繳納複試費100元后,和基友坐火車去北京複試。

複試兩天,第一天機試,第二天面試。清軟的機試與北大不同,只能使用c++和c,但是允許使用stl庫。有三道題,題目列印在一張紙上,我們也不是在線上oj上面做題,我把我們的程式碼做完後放在自己名字+報名號命名的資料夾裡就行,會進行人工判題。判題是黑盒測試,然後根據通過用例的多少給出的得分。機試方式和ccf基本一樣的。我個人覺得,清華機試不管是形式還是三道題題目都是我見過最科學的。

機試三道題。分值分佈是20、40、40。第一道題是大數運算,因為c++沒有java裡面的大數類,所以我當時使用的方法是用String型別替換大數,防止溢位,後面我測試了很久,效果很不錯,沒發現溢位的。第二道題是動態規劃,這道題我沒有完全作對,我使用01規劃,後面自己也發現自己做錯了,但是確實也黔驢技窮了,沒辦法,我估計我能夠通過幾個用例得到一些分吧。第三道題我使用深度優先搜尋,題目好像是給隨意5個數,往5個數中插入運算子號,然後必須讓結果等於19,如果不行就輸出no,如果能等於19,輸出所有方法。我自己測試我使用的方法,暫時沒有發現問題,後面結束後他們討論覺得深度優先還是有一定問題,我也不清楚他們是怎麼解決的這個問題,我當時就是使用的深度優先搜尋。

第一天機試結束後,第二天早上開始面試。我仔細觀察了一下,應該機試還是刷掉一些人,因為碩士複試名單有60個人,而面試名單隻有52個人。學長給我說過,清軟機試必須作對一道題才算通過。面試之前個填志願,就是你選擇的專業,其實只有軟體工程一個專業。面試是分組面試,老師人數大概6個左右。老師手裡面也是有我們的機試成績的。開始我用英語講自己的論文大概5min,然後老師用英文問了我一些論文的問題。中文面試的時候,老師問我用什麼語言比較多,我說java,我們專業沒學過c++,然後老師老師問了一些java 和java ee的知識,問的沒有多細,難度比一線網際網路公司面試還是低一些。我先回答了他java 的異常處理和多執行緒的基礎知識,講了一下GC機制,然後解釋了我自己對於Spring 框架的理解,比如我自己一直認為切向程式設計只是一個概念,沒必要過多的關心,其實在很多地方都在普遍使用,比如servlet,balabala。然後我又說了spring的ioc其實有點類似中介,spring來負責控制物件的生命週期和物件間的關係,我們只需要告訴框架我們需要一個什麼物件就行了,框架會幫我們維護這個物件,balabala。說了一會。一個老師問了我數學建模的模型,我講了一下灰度關聯分析模型。這個時候,一個老師拿著我本科的成績單,對我說 “我看你計算機組成原理原理學得不錯,問你一個機組的基礎知識吧”,然後他叫我說出cpu一個指令週期流程,強調要像剛才我解釋專案一樣,說得詳細點。這個時候我的心拔涼拔涼 ,機組是啥?早忘了,cpu指令週期可以吃嗎?我支支吾吾說了兩句,他一聽,嘴角泛起笑意,我一看 哎,不行了,裝不下去,算了 我投降。我直接說:“老師不好意思,我忘了”他說 沒事 沒事,行吧,又看了看我,你忘了正常,真沒事。雖然他說沒事,但我心裡還是無數羊駝跑過,這下摻了。最後一個老師說“我們錄取你的話。。。”話還沒說完,他覺得他說的話那裡不對,於是加了兩個字“假如我們錄取你的話,你想去那個所呢?”我說 其實哪個所都行。。。最後一個問題,一個老師拿著我填報的志願說,同學你填報的是學術性碩士,但是學術性碩士因為名額只有一個,如果你錄取不到學術性碩士,調劑到工程碩士你願意麼?我們的學碩和專碩是沒有區別的。我一愣,什麼鬼啊,我什麼時候選的學碩啊,我說 沒問題,當然願意啊,非常願意。然後老師微笑著告訴我面試結束了,我出來後等基友的時候,和旁邊人聊天,發現其實昨天機試不少人都是隻對了一道題,第二題 第三題都不敢保證自己作對了。這裡插一句題外話,我們學院當時有三個人去清軟複試,兩個碩士 一個直博,直博的那個老哥在去之前老師就點頭要他了,所以他基本就是走形式,去了30個直博複試。錄取了28個,他說他機試不到20分,老師告訴他這個分不算倒數,注意直博的機試題要比碩士簡單,所以可見其實機試還是有難度,我個人覺得比一些一線網際網路公司秋招的機試題還是要難。

等了大約五天,清軟發郵件通知我,通過了複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