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什麼是資料分析方法論

什麼是資料分析方法論

資料分析方法論

確定分析思路需要以營銷、管理等理論為指導。這些 跟資料分析相 關的營銷、管理等理論統稱為資料分析方法論。可以把方法論理解為指南針,在分析方法論的指導下我們才去開展資料分析,這樣分析的結果才具有指導意義,而不會出現南轅北轍的情況。

常用的資料幾種資料分析方法:PEST分析法、5W2H分析法、邏輯樹分析法、4P營銷理論、使用者行為理論。

資料分析方法論的重要性

很多人在做資料分析時,經常遇到這幾個問題:不知從哪方面入手開展分析;分析的內容和指標常常被質疑是否合理、完整,而自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對這些問題常常感到困擾。

資料分析方法論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

  • 理順分析思路,確保資料分析結構體系化。
  • 把問題分解成相關聯的部分,並顯示它們之間的關係。
  • 為後續資料分析的開展指引方向。
  • 確保分析結果的有效性生及正確性。

如果沒有資料分析方法論的指導,整個資料分析報告雖然各方面都涵蓋到,但會給人感覺還缺點什麼。其實就是報告主線不明,各部分的分析邏輯不清。

常用的資料分析方法論

【PEST  分析法】

PEST分析法用於對巨集觀環境的分析。 巨集觀環境又稱一般環境,是指影響一切行業和企業的各種巨集觀力量。對巨集觀環境因素作分析時。由於不同行業和企業有其自身特點和經營需要,分析的具體內容會有差異,但一般都應對 政治(Political )、經濟(Economic)、 技術(Technological)和 社會(Social)這四大類影響企業的主要外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這種方法簡稱為 PEST  分析法。

PEST  分析法

政治環境:構成政治環境的關鍵指標有:政治體制、經濟體制、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專利數量、國防開支水平、政府補貼水平、民眾對政治的參與度等。

社會環境:構成社會文化環境的關鍵指標有:人口規模、性別比例、年齡結構、出生率、死亡率、種族結構、婦女生育率、生活力式、購買習慣、教育狀況、城市特點、宗教信仰狀況等因素。

技術環境:構成技術環境的關鍵指標有:新技木的發明和進展、折舊和報廢速度、技術更新速度、技術傳播速度、技術商品化速度、國家重點支援專案、國家投入的研發費用、專利個數、專利保護情況等因素。

經濟環境:構成經濟環境的關鍵指標有:GDP 及增長率、進出口總額及增長率、利率、匯率、通貨膨脹率、消費價格指數、居民可支配收入、失業率、勞動生產率等。

【5W2H  分析法】

5w2H 分析法是以五個 w 開頭的英語單詞和兩個 H 開頭的英語單詞進行提問,從回答中發現解決問題的線索,即 何因 (Why) ) 、何事(What) 、何人(Who) 、何時(When) 、何地(Where ) 、如何做(How) 、何價(How much),這就構成了 5W2分析法的總框架。

該方法簡單、方便,易於理解和使用,富有啟發意義,廣泛用於企業營銷、管理活動,對於決策和執行性的活動措施非常有幫助,也有助於彌補考慮問題的疏漏。其實對任何事情都可以從這七大方面去思考,對於不善分析句題的人,只要多練習即可上手,所以同樣它也適用於指導建立資料分析框架。

現在以使用者購買行為分析為例,來學習 5W2H 分析法。

5W2H 分析法

【邏輯樹分析法】

邏輯樹又稱問題樹、演繹樹或分解樹等。它是 將問題的所有了問題分層羅列,從最高層開始,並逐步向下擴充套件。

把一個已知問題當成樹幹,然後開始考慮這個問題和哪些相關問題有關。每想到一點,就給這個問題所在的樹幹加一個“樹枝”,並標明這個“樹枝”代表什麼問題。

邏輯樹能保證解決問題的過程的完整性,它能將工作細分為便於操作的任務,確定各部分的優先順序,明確地把責任落實到個人。

邏輯樹的使用必須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 要素化:把相同的問題總結歸納成要素。
  • 框架化:將各個要素組織成框架。遵守不重不漏的原則。
  • 關聯化:框架內的各要素保持必要的相互關係,簡單而不獨立。

在使用邏輯樹的時候,儘量把涉及的問題或要素考慮周全。

邏輯樹分析法在利潤分析中的應用

【4P  營銷理論】

4P  營銷理論產生於 20 世紀 60 年代的美國,它是隨著營銷組合理論的提出而出現的。營銷組合實際上有幾十個要素,這些要素可以概括為 4 類: 產品(Product) 、價格(Price) 、 渠道(Place ) 、促銷(Promotion )。

產品: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產品是指能夠提供給市場,被入們使用和消費並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任何東西,包括有形產品、服務、人員、組織、觀念或它們的組合。

價格:是指顧客購買產品時的價格,包括基本價格、折扣價格、支付期限等。影響定價的主要因素有三個:需求、成本與競爭。

渠道:是指產品從生產企業流轉到使用者手上全過程中所經歷的各個環節。

促銷:是指企業通過銷售行為的改變來刺激使用者消費,以短期的行為(比如讓利、買一送一,營銷現場氣氛等等)促成消費的增長,吸引其他品牌的使用者或導致提前消費來促進銷售的增長。廣告、宣傳推廣、人員推銷、銷售促進是一個機構促銷組合的四大要素。

接下來,我們就用 4P 營銷理論對公司業務運營的整體情況做分析。在大家, 實際工作中, 需要根據實際業務情況進行調整,靈活運月,切忌生搬硬套。只有深刻理解公司業務的同時才能較好地進行業務方面的資料分析,否則將脫離業務實際,得出無指導意義的結論,猶如紙上談兵,甚至貽笑大方。

4P 營銷理論

【使用者行為理論】

網站分析的發展已經較為成熟,有一套成熟的分析指標。比如 IP、PV、頁面停留時間、跳出率、回訪者、新訪問者、回訪次數、回訪相隔天數、流失率、關鍵字搜尋、轉化率、登入率,等等。遇到這麼多指標,所有的指標都要採用嗎?什麼指標該採用?什麼指標又不該採用,各指標之間有何聯絡,哪個指標先分析?哪個指標後分析?

這麼多指標,對於我們來說下手還是懵的,所以需要我們梳理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比如利用使用者使用行為理論進行梳理。

使用者使用行為是指使用者為獲取、使用物品或服務所採取的各種行動,使用者對產品首先需要有一個認知、熟悉的過程,然後試用,再決定是否繼續消費使用,最後成為忠誠使用者。

現在我們可利用使用者使用行為理論,梳理網站分析的各關鍵指標之間的邏輯關係,構建符合公司實際業務的網站分析指標體系:

使用者使用行為理論在網站分析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