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判斷連結串列中是否有環 ----- 有關單鏈表中環的問題

判斷連結串列中是否有環 ----- 有關單鏈表中環的問題

給定一個單鏈表,判斷其中是否有環,已經是一個比較老同時也是比較經典的問題,在網上搜集了一些資料,

然後總結一下大概可以涉及到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法。

首先,關於單鏈表中的環,一般涉及到一下問題:

1.給一個單鏈表,判斷其中是否有環的存在;

2.如果存在環,找出環的入口點;

3.如果存在環,求出環上節點的個數;

4.如果存在環,求出連結串列的長度;

5.如果存在環,求出環上距離任意一個節點最遠的點(對面節點);

6.(擴充套件)如何判斷兩個無環連結串列是否相交;

7.(擴充套件)如果相交,求出第一個相交的節點;

下面,我將針對上面這七個問題一一給出解釋和相應的程式碼。

1.判斷時候有環(連結串列頭指標為head)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採用“快慢指標”的方法。就是有兩個指標fast和slow,開始的時候兩個指標都指向連結串列頭head,然後在每一步

操作中slow向前走一步即:slow = slow->next,而fast每一步向前兩步即:fast = fast->next->next。

由於fast要比slow移動的快,如果有環,fast一定會先進入環,而slow後進入環。當兩個指標都進入環之後,經過一定步的操作之後

二者一定能夠在環上相遇,並且此時slow還沒有繞環一圈,也就是說一定是在slow走完第一圈之前相遇。證明可以看下圖:


當slow剛進入環時每個指標可能處於上面的情況,接下來slow和fast分別向前走即:

  1. if (slow != NULL && fast->next != NULL)  
  2. {  
  3.          slow = slow -> next ;  
  4.          fast = fast -> next -> next ;  
  5. }  
也就是說,slow每次向前走一步,fast向前追了兩步,因此每一步操作後fast到slow的距離縮短了1步,這樣繼續下去就會使得

兩者之間的距離逐漸縮小:...、5、4、3、2、1、0 -> 相遇。又因為在同一個環中fast和slow之間的距離不會大於換的長度,因此

到二者相遇的時候slow一定還沒有走完一週(或者正好走完以後,這種情況出現在開始的時候fast和slow都在環的入口處)。

下面給出問題1的完整程式碼:

  1. typedefstruct node{  
  2.     char data ;  
  3.     node * next ;  
  4. }Node;  
  5. bool exitLoop(Node *head)  
  6. {  
  7.     Node *fast, *slow ;  
  8.     slow = fast = head ;  
  9.     while (slow != NULL && fast -> next != NULL)  
  10.     {  
  11.         slow = slow -> next ;  
  12.         fast = fast -> next -> next ;  
  13.         if (slow == fast)  
  14.             returntrue ;  
  15.     }  
  16.     returnfalse ;  
  17. }  

下面看問題2,找出環的入口點:

我結合著下圖講解一下:


從上面的分析知道,當fast和slow相遇時,slow還沒有走完連結串列,假設fast已經在環內迴圈了n(1<= n)圈。假設slow走了s步,則fast走了2s步,又由於

fast走過的步數 = s + n*r(s + 在環上多走的n圈),則有下面的等式:

2*s = s + n  * r ; (1)

 => s = n*r (2)

如果假設整個連結串列的長度是L,入口和相遇點的距離是x(如上圖所示),起點到入口點的距離是a(如上圖所示),則有:

a + x = s = n * r; (3)  由(2)推出

a + x = (n - 1) * r + r  = (n - 1) * r + (L - a) (4) 由環的長度 = 連結串列總長度 - 起點到入口點的距離求出

a = (n - 1) * r + (L -a -x) (5)

集合式子(5)以及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從連結串列起點head開始到入口點的距離a,與從slow和fast的相遇點(如圖)到入口點的距離相等。

因此我們就可以分別用一個指標(ptr1, prt2),同時從head與slow和fast的相遇點出發,每一次操作走一步,直到ptr1 == ptr2,此時的位置也就是入口點!

到此第二個問題也已經解決。

下面給出示意性的簡單程式碼(沒有測試但是應該沒有問題):

  1. Node* findLoopStart(Node *head)  
  2. {  
  3.     Node *fast, *slow ;  
  4.     slow = fast = head ;  
  5.     while (slow != NULL && fast -> next != NULL)  
  6.     {  
  7.         slow = slow -> next ;  
  8.         fast = fast -> next -> next ;  
  9.         if (slow == fast) break ;  
  10.     }  
  11.     if (slow == NULL || fast -> next == NULL) return NULL ; //沒有環,返回NULL值
  12.     Node * ptr1 = head ; //連結串列開始點
  13.     Node * ptr2 = slow ; //相遇點
  14.     while (ptr1 != ptr2)   
  15.     {  
  16.         ptr1 = ptr1 -> next ;  
  17.         ptr2 = ptr2 -> next ;  
  18.     }  
  19.     return ptr1 ; //找到入口點
  20. }  


第3個問題,如果存在環,求環上節點的個數:

對於這個問題,我這裡有兩個思路(肯定還有其它跟好的辦法):

思路1:記錄下相遇節點存入臨時變數tempPtr,然後讓slow(或者fast,都一樣)繼續向前走slow = slow -> next;一直到slow == tempPtr; 此時經過的步數就是環上節點的個數;

思路2: 從相遇點開始slow和fast繼續按照原來的方式向前走slow = slow -> next; fast = fast -> next -> next;直到二者再次專案,此時經過的步數就是環上節點的個數 。

第一種思路很簡單,其實就是一次遍歷連結串列的環,從而統計出點的個數,沒有什麼可以詳細解釋的了。

對於第二種思路,我們可以這樣想,結合上面的分析,fast和slow沒一次操作都會使得兩者之間的距離較少1。我們可以把兩者相遇的時候看做兩者之間的距離正好是整個環的

長度r。因此,當再次相遇的時候所經過的步數正好是環上節點的數目。

由於這兩種思路都比較簡單,程式碼也很容易實現,這裡就不給出了。

問題4是如果存在環,求出連結串列的長度:

到這裡,問題已經簡單的多了,因為我們在問題1、2、3中已經做得足夠的”準備工作“。

我們可以這樣求出整個連結串列的長度:

連結串列長度L = 起點到入口點的距離 + 環的長度r;

已經知道了起點和入口點的位置,那麼兩者之間的距離很好求了吧!環的長度也已經知道了,因此該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問題5是,求出環上距離任意一個節點最遠的點(對面節點)

如下圖所示,點1和4、點2和5、點3和6分別互為”對面節點“ ,也就是換上最遠的點,我們的要求是怎麼求出換上任意一個點的最遠點。


對於換上任意的一個點ptr0, 我們要找到它的”對面點“,可以這樣思考:同樣使用上面的快慢指標的方法,讓slow和fast都指向ptr0,每一步都執行與上面相同的操作(slow每次跳一步,fast每次跳兩步),

當fast = ptr0或者fast = prt0->next的時候slow所指向的節點就是ptr0的”對面節點“。

為什麼是這樣呢?我們可以這樣分析:


如上圖,我們想像一下,把環從ptro處展開,展開後可以是無限長的(如上在6後重復前面的內容)如上圖。

現在問題就簡單了,由於slow移動的距離永遠是fast的一般,因此當fast遍歷玩整個環長度r個節點的時候slow正好遍歷了r/2個節點,

也就是說,此時正好指向距離ptr0最遠的點。

對於問題6(擴充套件)如何判斷兩個無環連結串列是否相交,和7(擴充套件)如果相交,求出第一個相交的節點,其實就是做一個問題的轉化:

假設有連個連結串列listA和listB,如果兩個連結串列都無環,並且有交點,那麼我們可以讓其中一個連結串列(不妨設是listA)的為節點連線到其頭部,這樣在listB中就一定會出現一個環。

因此我們將問題6和7分別轉化成了問題1和2.

看看下圖就會明白了:


到此結束!休息一下!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