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探討對理想團隊模式構建的設想以及對軟體流程的理解

探討對理想團隊模式構建的設想以及對軟體流程的理解

軟體工程是把系統的、有序的、可量化的方法應用到軟體的開發、運營、和維護的過程。軟體工程包括軟體需求分析、軟體設計、軟體構件、軟體測試和軟體維護。

對探討理想團隊模式的設想,首先要了解團隊的特點以及瞭解各種團隊模式。

團隊的特點:團隊有一致的集體目標,團隊要一起完成這目標;團隊成員有各自的分工,相互依賴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團隊的模式:蜂窩模式、主治醫生模式、明星模式、社群模式、業餘劇團模式、祕密團隊、特工團隊、交響樂團模式、爵士樂模式、功能團隊模式、官僚模式。

每個模式都有它的優缺點,我覺得理想的團隊模式除了要符合團隊的特點外,還需要更具情況選擇合適的模式(成員的性格,目標,團隊的需求等)不能照搬模式,比如學生之間的合作我比較推薦功能團隊模式,具有不同能力的同事們平等協作,共同完成一個功能。

人們在開發、運營和維護軟體的過程中有很多技術、做法、習慣、和思想體系。軟體工程把這些相關的技術和過程統一到一個體系中,叫“軟體開發流程”。目的是為了提高軟體開發、運營、維護的效率,並提高軟體的質量、使用者滿意度、可靠性和軟體的可維護性。第一個提到的流程“寫了再改”對於實際使用者,對於解決實際需求的軟體缺點太大,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對於瀑布模型以及它的各種變形,都具有重計劃、重實現設計、重文件表達的特點。雖然解決了瀑布模型各個步驟不能分離的問題但是也帶來了子系統之間進度不一的問題,同樣使用者只有到最後才能看到結果。這類模型的集大成者要算Rational統一流程。它由業務建模,需求,分析和設計,實現,測試,部署,配置和變更管理,專案管理,環境組成。除此之外還有老闆驅動的流程,漸進交付的流程。

優秀的模式和流程都遵循TSP原則:使用妥善定義的流程,流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可以重複的,可以衡量結果的;團隊的各個成員對團隊的目標、角色、產品都有統一的理解;儘量使用成熟的技術和做法;儘量多的收集資料,並用資料來幫助團隊做出理性的決定;制定切合實際的計劃和承諾,團隊計劃要由負責具體執行的角色來制定;增加團隊的自我管理能力;專注於提高質量,爭取在軟體生命週期的早期發現問題。最有效提高質量的辦法是做全面而細緻的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