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數字訊號處理——振動篇

數字訊號處理——振動篇

           振動訊號處理的基本原理是在被測物件上加一激振力,做為輸入訊號,在測量點上監測輸出訊號。輸出訊號與輸入訊號之比稱為由被測物件所構成的系統的傳遞函式(或稱轉移函式)。根據得到的傳遞函式進行所謂模態引數識別,從而計算出系統的模態剛度、模態阻尼等主要引數,這樣就建立起系統的數學模型,進而可以做出結構的動態優化設計。這些工作均可利用數字處理器來進行。這種分析和處理方法一般稱為模態分析。實質上,它就是訊號處理在振動工程中所採用的一種特殊方法。 下面是振動訊號處理需要的基礎知識點:     

        取樣定理:取樣頻率fs至少為所測訊號最高頻率的2倍,工程上一般選擇2.56倍以上。根據奈奎斯特取樣定理,取樣速率必須是訊號頻率的兩倍以上,取樣頻率越高,時間軸上的訊號分辨力就越高,所獲得的訊號就越接近原始訊號,在頻譜上展現的頻帶就越寬。

       取樣時間間隔:1/fs;

      頻率間隔:fs/N,N為FFT點數;

      峰峰值:波峰與波谷的差值,常用來評價位移;

     均方根值:有效值,常用來評價速度、加速度;
      FFT點數:做一次FFT變換所採集的點數;
      取樣時間:FFT點數/取樣率;
     頻率解析度:取樣時間的倒數,取樣率/FFT點數,等於頻率間隔;

     時域:均方根值,峰峰值;
    頻域:測速度——顯示幅值譜RMS

    測位移——顯示幅值譜peak

四種頻譜形式:
     幅值譜peak:反映訊號諧波的單峰值;
     幅值譜RMS:反映訊號諧波的有效值;
     功率譜:反映訊號諧波的能量,等於有效值的平方;

     功率譜密度:反映隨機訊號的頻譜能量分佈;

         時域圖可以得出時域速度曲線,橫座標是將取樣點進行量化用時間來表示, 每一點的時間為 t=i*1000/fs (ms),0<t<N,間隔為1/fs;頻域圖通過FFT變換可以得到頻譜圖,由於FFT具有對稱性,取樣點只取實際取樣點的一半,即FFT點數N/2,橫座標是用頻域來表示,頻域間隔等於頻域解析度,即fs/N,每一點處的頻域為Frequency = i*fs/N, 0<i<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