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IT技術人,“三十而已”

IT技術人,“三十而已”

最近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我家的電視機自然也是被霸屏,我還是跟著妹紙看了看,開頭和結局完整看完,中間看了一點,大部分都是在微信公眾號上通過別人的文章看完的。我個人也已經30+了,今天也和你聊聊30+這個話題。

1、關於《三十而已》

《三十而已》是由張曉波執導,張英姬編劇,江疏影、童瑤、毛曉彤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

該劇以三位三十歲女性視角展開,講述了都市女性在三十歲這一重要年齡節點時,遭遇到多重壓力的故事。

私以為,這部電視劇可能貢獻了整個7~8月一半以上的話題,它描寫都市女性在30歲人生節點上面臨家庭、事業、愛情上的種種波折,以及她們的態度和選擇,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的共鳴,特別是辦公室的吃瓜同事們。

畫外音:IT、網際網路公司也無一倖免,午飯時間討論劇情的,罵渣男的,罵林有有的,此起彼伏。

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沒有哪個年齡比30歲更“動盪”。中國傳統意義中“三十而立”的觀念深入人心,在這個節點周圍,似乎覆蓋了很多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結婚、買房、生子,看起來每一個事件都會讓剛剛獨立不久的年輕人面臨巨大的壓力,難以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關係,他們必須有所選擇,也必然有所放棄。更重要的是,他們很焦慮!

畫外音: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裡的立其實是指“立德、立言和立身”,換句話來說就是學有所就,且對自己的發展方向有明確的定位和路線方針。但,現代人誰還沒有個想立卻立不起來的三十歲?不焦慮,是不可能的!

2、IT技術人的三十歲

近年來,我們一直在聽到各種新聞,說BATJ和華為等一線大廠不歡迎35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35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會被逐漸淘汰,一時間,35歲的IT行業中年危機成為了我們技術人時常焦慮的一個問題。

之前也有一些童鞋在公眾號後臺問我:“我快30歲了,如何才能在30歲之後不被淘汰 或者 30+後如何進階才能持續保持競爭力?”

作為一個今年年底即將32歲的大齡碼農(相對很多90後的年輕碼農而言),雖然還是混得不好,技術也不行,但好像自己沒有太焦慮自己的35歲危機(不知為何,真的沒有太焦慮)。每個人的成長道路都是不一樣的,在此我就來分享一下我的成長故事吧。

畫外音:嗯,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在文章裡分享我的成長故事。

我在2012年大學畢業,考了研,數學單科差了幾分沒有進入985大學複試,隨即調劑進入了成都一所普通的雙非(非211/985非雙一流)資訊類院校(江湖人稱CUIT)讀研究生。從2013年起開始在部落格園上發文,最初也就是記錄一些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筆記,以及一些IDE的高效設定之類的。在2014年,開始大量閱讀一些技術書籍,然後整理成精華筆記,釋出到了部落格園首頁,隨即有了第一篇編輯推薦,然後第一篇100個讚的文章,然後,就是被評為了“推薦部落格”(曾經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畢業後爭取評為推薦部落格,沒想到沒畢業就完成了)。

畫外音:先有興趣,然後有幸得到鼓勵,久而久之也就成為了習慣。

讀研期間的2013~2014年,雖然我的研究方向是雲端計算技術,但是讀研期間卻被實驗室老師派到了一個橫向課題專案的合作單位(電子政務資訊化方向),幹了一年多的.NET專案開發,期間也經歷了好幾個月的996。雖然條件艱苦(駐場辦公),好在專案組成員都比較Nice,對我幫助也很大,我收穫了很多,特別是ASP.NET WebForm這種拖控制元件技術簡直不要太Easy(雖然Easy,我還是理解了很多WebForm的底層知識)。不過,就是薪水收穫不多,實驗室老師也只給了我1萬塊,而我卻幹了一年多。

畫外音:讀研期間,還是不要太計較得失。嗯,研究生勞動力普遍很廉價。

201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當年26歲,還未畢業時就加入了成都本地一家企業,我叫它S公司。S公司是行業裡面的一家大型企業,我有幸加入了內容產品研發中心,跟著我的校友也是我的學長一起工作,從他那裡我學到了很多,特別是對技術的態度。在S公司,我主要使用的技術是.NET+Siliverlight(對,你沒看錯,就是那個曾經被微軟推出來要幹掉Flash的富客戶端技術Siliverlight,當然結局大家都知道)。

就這樣,我幹了大半年,學長領導也打算一步步地培養我做專案經理,我這時也已經在慢慢嘗試著管理一個產品專案了。不過,這時我卻打算離開了。主要原因就是,房貸壓力較大且Siliverlight這套技術不是我喜歡的,我想要尋求一份薪水更高且能用新一點的.NET技術的工作。於是,我出去面試了一些工作崗位,也都拿到了Offer,最終選擇了去一家世界500強的外資企業在成都的技術服務中心。

畫外音:說到房貸,其實也很感謝我爸媽,在2014年我還沒畢業的時候就給我付了首付,讓我在成都的南五環邊上(對,你沒聽錯,的確是五環)有了自己的窩,要不然再晚兩年,可能就買不起了,可能就全款變首付,對,說的就是成都2016年下半年的樓市。

這家外企,我叫它M公司,我的職位是Senior IT Engineer(高階IT工程師),薪資也比S公司多了一半,這時的我終於鬆了一口氣,每個月除了房貸,還可以有自己的一點存款。在M公司,我主要使用的就是是ASP.NET MVC+Angular+WCF+Oracle PL/SQL。Oracle PL/SQL這種有點上古神器的技術還在很多的金融公司、銀行系統、外資企業中散發活力。M公司的大部分業務邏輯都是寫在Oracle的儲存過程裡邊,一點都不具備可維護性和可擴充套件性,但是人家都說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邏輯,不能大動,於是大家都學會了一手除錯Oracle儲存過程的能力,雖然這個debug體驗超級超級差。幹了兩個月,我的領導讓我試著當Scrum Master的角色,於是我迅速看了本Scrum的書之後就開始學者當這個新角色了。時至今日,我雖然還是一個認證的CSM,我覺得我都還是沒有當好Scrum Master,不過我感覺我已經在慢慢地向合格的Scrum Master靠攏了,感謝當時的領導的信任。

在M公司的三年,是愉快的三年,因為外企的工作環境和氛圍都是很Nice的,我也很接受這種Work & Life Balance的文化,工作壓力沒那麼大,也有足夠的年假和同事們一起出去遊玩,比如畢棚溝、七裡坪、海螺溝 以及 稻城亞丁等等都是在M公司我和同事們一起去的。

畫外音:說到外企的這種Work & Life Balance的文化,我想大多數人都可以在那個舒適區裡幹個3~5年以上。更別說,在微軟這種頂級外企,應該幹了10多年的人都有大把人在。

同時,在M公司的三年,也是我沒有多少技術成長的三年(或者說成長較慢的三年),技術自主權受限,內部流程繁雜,連我所在的團隊也被解散,最後我也加入了一個Java後端服務團隊做了兩三個月的Spring Boot開發微服務。使用Java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開源世界的寬廣,可以為我們這種團隊提供太多太多的輪子。這個時候,我關注到了.NET Core,於是就開始學習起來(這個時候.NET Core都快釋出2.0版本了),也在我們團隊內部開啟了一個學習小組,來一起學習.NET Core微服務相關的一些元件和應用,做了一個PoC專案,還研究瞭如何基於Steeltoe專案讓.NET Core加入Spring Cloud技術體系與Java微服務共存。不過,貌似公司亞洲區CTO的總體技術路線裡面已經沒有了.NET的地位。

最後,在M公司的三年,幸運的是我還一直保持著學習和輸出的習慣,雖然在部落格園上的輸出不多,但也還是在堅持。

畫外音:說到Java,還是建議各位.NET程式設計師都抱著開放的心態而不是仇視的心態,有機會也可以去多瞭解瞭解,不失為一件好事。

剛好這時2018年底,成都本地的另一家企業,我叫它X公司,也是我現在所在的這家企業,聯絡了我,告知我有足夠的技術自主權,並且領導也是.NET出身,願意嘗試.NET Core。於是,我說服了我自己,離開舒適區,來到了X公司,這個傳統行業的初創型公司,這一年,我剛好30歲。一開始,我就有好多不適應,當你從一個較為舒適的區域中出來,來到一家傳統行業的公司,你就覺得,無論是工作氛圍還是福利水平,都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過,我過來的目的,重點還是實踐和應用.NET Core和微服務,那些我覺得暫時都不重要。

於是,我和我的同事們開始了從0到1的設計基於.NET Core的微服務架構,從鑑權認證服務、API閘道器、產品服務、使用者服務、專案服務 再到 Web系統、App等前端專案,雖然我已經告別了開發一線主要角色是Team Leader和初級架構師,但仍然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現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其中收穫和成長了許多,包括技術架構上的和團隊管理上的,當然也看了不少的書籍,最為幸運的是,我還是一直堅持在學習和輸出,這兩年我在部落格園上寫了不少的文章,也在2019年也就是我31歲這一年評選上了阿里雲最有價值專家MVP認證。

畫外音:分析利弊,確認自己想做什麼,更看重什麼,想好了,幹就是了。

2020年,疫情之下,傳統行業下的眾多企業都在經受煎熬,這時數字化轉型成功的傳統企業在乘風破浪,因為線上業務在支撐。而尚未數字化轉型 或 才進行不久的傳統企業則在羨慕嫉妒恨,也開始加大對數字化轉型的關注。就這樣,我和我的同事們開始了公司業務中臺的規劃和建設,心中已經有了一幅將來公司業務中臺的樣子,剩下的就只是不斷地實踐和學習,再學習再實踐了。不過,對於技術,我不再是當年那個一心只想要追求和應用高大上的新技術的樣子,而是根據當下的場景選擇合適當下的就好(當然也會考慮一點擴充套件性),其他的就慢慢演進吧,畢竟傳統行業的初創企業成本也有限,試錯成本也較大(當然重點還是沒錢)。

到此為止,我的成長之路就分享完了,現在來回顧一下我的成長之路,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特別適用於.NET程式設計師):

(1)畢業後沒有進入網際網路公司,也就失去了接觸網際網路級的業務量和技術體系的機會。這一點,應該是大部分.NET程式設計師的通病,因為.NET那些年真的沒有趕上消費網際網路時代而且也的確不夠開放,導致了大部分的國內網際網路公司都轉向了Java技術棧。高併發、分散式、秒殺等架構和業務場景可能大部分.NET程式設計師現在都沒怎麼接觸,而Java程式設計師卻習以為常。不過,現在的產業網際網路浪潮,對於.NET程式設計師來說卻是一個機會,有機會就及時上車。

(2)人一旦進入了一個舒適區,就很容易放棄成長 或者 緩慢成長。幸運的是,雖然我那幾年成長緩慢,仍然還算是在成長,只是不在技術方面。換句話說,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或者上個月的自己有進步,那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3)領導願意讓你嘗試一個新角色,是件幸運的事,應該努力嘗試過後再說自己不行。作為技術人,切換角色是件很痛苦的事,初次從程式設計師切換到初級管理者,會有很多思維上的衝撞。一旦衝破了你的預設防線,很可能就會放棄這個新角色,繼續做純技術了。我並不覺得做純技術不好,我個人也十分想寫程式碼寫到50歲,但是也覺得角色切換應該盡最大努力去嘗試,嘗試之後再說。

(4)如果你覺得在舒適區給不了你想要的成長,那就分析利弊,決定離開就儘早離開,越往後離開的成本越大。前面也說道,確認好了自己想要做什麼,想要獲得什麼樣的成長,那幹就是了,越往後拖,越不想離開,因為那個時候你會有各種理由說服自己,嘿,留下來。

(5)找到自己的源動力,讓自己養成一種持續提高自己的習慣,並持續不斷地實踐這個習慣。對我來說,寫作就是我一直堅持的習慣,而這個習慣也不斷逼迫我持續地學習和輸入,才會有更多的內容進行輸出,如此反覆,這個過程就會促使我進行提高。加上和園友們的互動,以及園友們給的肯定,就加強了這個迴圈,我稱它為正向的增強迴路。

以上幾點就是我的成長故事總結,可能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那麼對於30+的技術人成長又有什麼通用性的指導建議呢?

我總結整理了畢業後的這幾年的學習和成長,給出我個人的觀點供你參考(僅僅是我個人的觀點):構建可複用能力,培養高效能習慣。

3、打造自身的可複用能力“中臺”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技術人的持續學習之路》中也提到過,30+的技術人的焦慮,其實企業早就開始在經歷了。近年來,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不斷衝擊各個行業的企業,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們焦慮倍增。特別是在今年的疫情之下,大部分中小企業的高管們比你還難。但是,他們越來越發現在企業前方市場和企業內部支撐之間的一個衝突,那就是市場的無序與企業的有序之間的矛盾。

因為前臺需要面對的是無序的市場變化,因此需要快速響應使用者和低成本地試錯。而後檯面對的是需要穩定有序的生產,因此建設成本高改動成本極大,而且誰也不敢輕易試錯創新。如果將企業的效率比作一個馬達,那前臺和後臺就是這個馬達上的兩個齒輪,前臺快速的轉動,但是後臺卻緩慢的轉達,這兩個齒輪的轉速比就不一致,因此無法整體提高企業的效率。

怎麼解決這個齒輪轉速不一致的問題呢?近年來網際網路頭部企業開始給我們推廣企業中臺建設,所謂企業中臺就是在剛剛所說的前臺和後臺之間建了一個緩衝帶的橋樑,它提供了可複用的能力,為前臺快速響應提供可能性,就像為這兩個齒輪添加了潤滑劑一樣。

通過對企業中臺的介紹,我們可以將它的抽象層思想應用到我們技術人的能力儲備中,也就是打造一個自身能力的可複用“中臺”。

從上圖可以看到,我們所具有的某個具體程式語言的使用開發經驗及原理深入瞭解知識、桌面/Web/App等不同型別的專案開發經驗、不同行業的行業經驗他們都是針對某個具體領域的,可能不是那麼的可複用(這裡的可複用是指可以平滑過渡到新的行業新的崗位)。而最上層我們所面臨的的確實不斷在變化的行業和不同的崗位,就會出現類似於剛剛提到的兩個齒輪不一致的問題,也會讓我們對未來充滿焦慮。因此,從企業中臺抽象層給我的啟發,就是持續學習,刻意練習,建設自身的“能力中臺”,而且這個“能力中臺”一定要是可複用和可遷移的。

因此,你應該知道了,我給出的建議是:對於30+的技術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能力中臺,然後逐步滋潤這個中臺,讓它可以伴隨你到處複用它提供給你的能力。我將這個抽象層大致分為了兩類能力:一是基礎的技術能力,作為一個技術人,技術是所有能力的前提,而通用的基礎技術能力是每個企業都需要的;二是通用的領域能力,這個能力可能既包含硬能力也包含軟能力;

可複用的通用基礎技術能力

首先,來看基礎的技術能力,對於30+的技術人來說,個人覺得這些是可以讓你安身立命的基礎(所謂鐵飯碗,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而是到哪裡都有飯吃),也是可遷移和可複用的。

(1)資料結構:基礎的資料結構與演算法是所有軟體行業從業者的必修課,雖然.NET/Java框架已經封裝好了很多,但是不瞭解資料結構和演算法,是無法寫好優秀的程式碼的。

(2)面向物件:常見的面向物件設計原則 以及 23種設計模式(建立型、結構型、行為型)也是一個技術人需要掌握的,特別是重構程式碼的嗅覺和能力關係著你是否能寫好Clean Code,這也是我在面試中重點考察初中級工程師的核心標準。如果你剛好對重構有興趣,又有寫單元測試的習慣,那就更好,這個能力真的是通用的,因為大部分的企業都需要你有這個能力。此外,DDD領域驅動設計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持續學習和研究的知識,它能夠指導我們進行微服務和中臺的設計和開發,如果你想要做微服務,那麼應該大部分的企業都會需要你有這個能力。特別是對於30+的技術人,你寫的程式碼要和20+的技術人的程式碼有所區別,不再希望是簡單的CRUD,那麼DDD一定是值得學習的。

(3)開源專案:如果你對開源專案有興趣,那麼你一定會去對有興趣的開源專案的原始碼進行閱讀,分析他們的設計和程式碼好在哪裡,用了哪些設計原則和模式,重構了哪些地方,是否可以在自己的專案裡面依樣畫葫蘆去設計去重構,這一步關係著你的進階,也是大部分企業所希望看到的開發者的樣子。當你閱讀了一些開源專案之後,或許自己也會試著去寫一些開源專案比如中介軟體之類的。閱讀開源專案原始碼,瞭解優秀設計和程式碼,參與開源專案並提issue/PR,算是所有技術人的進階之路吧。

(4)雲上技術:可能有很多童鞋會問,為啥要把雲技術提到通用的能力層,這是因為雲端計算技術歷經多年發展已成熟併成為一種潮流,它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產業的發展勢必影響個體,未來更多的應用都會執行在雲上,架構模式和思維方式也會更多地與雲契合共生!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會上雲,基於雲服務來設計自己的企業IT架構,將運維工作統統交給雲服務,而專注於業務邏輯。所以,瞭解和善用雲上PaaS服務、能夠進行雲端技術選型 並 運用雲原生應用架構 是新時代的技術人應該掌握的基礎技術。

最後總結,所謂通用的基礎技術能力,其實就像Docker和Kubernetes一樣,他們分別對應著容器技術 和 容器編排 領域的事實標準,基礎技術能力其實也像是一個標準,無論你深入的語言和行業是什麼,這些東西都是標準化的。而不是,今天看到Go受歡迎,啃了一大堆書和教程研究細節,結果去了另一個公司後發現公司技術路線要轉Java了。過幾個月看到AI火了又去學Python了,結果學完Python發現AI還有一堆數學需要補。30+的階段,學習任何一個東西都得試著計算時間成本,如果在可複用的技術能力都沒掌握的前提下,公司又不會使用這個語言,那還真不建議去深入研究。

可複用的通用業務領域能力

對於一個技術人來說,在技術上的廣度和深度都有所觸及之後,也需要沉澱一些可複用的領域能力。這裡,我想對於.NET技術人來說,業務領域其實更加重要。同樣,這裡我列舉了一些通用的領域能力,供你參考。

(1)業務知識:無論你承認與否,大部分的企業的核心業務只有三部分,他們是 營銷(市場)、生產 和 供應鏈。可能部分企業專注於一個或兩個,但並不影響我們對其的瞭解。只有深入地瞭解業務背景知識,才能夠在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充分發揮數字化的魔力為業務賦能。當然,你可能會說不同企業的核心業務肯定都會有所不同,這就需要你瞭解這些業務的共性和差異性了,而這些共性就是你可以平滑過渡的可複用能力。此外,我還將洞察力列入其中,這是因為只有掌握了洞察力,才能在短時間內瞭解各個業務的本質,幫助你做一些決策。當然,這是一個龐大的話題,在此就不展開了。

(2)行業經驗:和業務知識一樣,雖然不同行業的行業經驗可能適應度不強,但只要你善於總結共性和差異性,就能成為你的可複用能力。

(3)團隊經驗:軟體開發設計是一項需要協作完成的工作,單打獨鬥是做不了大專案的。因此,如何在團隊裡做一個好的組員,或者說如何較好地參與協作開發是一個需要學習的過程。而當你已經較好地參與團隊的協作之後,你就會得到一些提高以及更大的責任,比如指導初級工程師和進行一些Code Review。當然,你還會得到升為Team Leader管理一個團隊的機會。那麼,如何做一個Team Leader,如何高效地管理一個團隊,處理好與各個組員的關係,這也是一個學問,因為人是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個體。因此,團隊經驗也是一個最通用的能力,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IT公司最不缺的就是團隊。

(4)外語能力:說起外語能力,我想大多數童鞋或許在大學期間都通過了CET-4 或 CET-6,具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畢業之後,只要你沒有進入外企 或者 對英語有要求的企業,想必應該都會大部分還給書本了。不過,軟體開發也是一門需要英語的行當,內事不決問百度,外事不決查谷歌,很多時候都需要使用英語去搜索,很多開源軟體的wiki以及報錯也都是英語,乃至你去提issue寫comments或者和github上的基友聊天還是得用英語。如果你的英語不錯,你還可以和歪果仁流利地聊天,B格滿滿。所以,儘可能多鍛鍊鍛鍊你的英語吧,以後35歲或許還可以去955或者965的外企,體會work and life balance的快感。

說了這麼多通用的領域能力,其實就是希望30+的技術人能夠將自己的經驗和能力進行一些分類,將那些大部分行業都需要的共效能力進行一層抽象,並重點培養形成自己的能力中臺,幫助自己能夠在不遠的未來適應不同的變化。(其實,對於技術人來說,還有一個通用的能力我沒有列出來,那就是產品思維,但是想到可能並不是太通用,因此也就沒有列出來。很多時候,做減法,比作加法難。)

4、用好的習慣當好自己的CEO

我們30+技術人所要培養的所有的能力,其終極目標都應該是 降本(Cost Saving,降低成本)+ 增效(Value Add,增強效益),從而實現自身價值。

你可以將自己看做是一個企業,你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這個企業的效益更好,實現自身的價值,而你實現更高效益的方式就是努力使用和探索成本更低,效益更高的方式和途徑,從而讓自己一直具有較高的議價權。

說到這裡,我很喜歡劉潤老師在《五分鐘商學院》中提到的一句話,也送給各位童鞋:“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

要當好自己的CEO,經營好自己這家企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我們都已經30+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刻意地練習,養成一些好的習慣,進而用習慣指導我們當好自己的CEO。要知道,在人的行為中,其實只有5%是由思考腦中的邏輯驅動的,還有95%是由反射腦中的習慣驅動的。養成好習慣,不但可以“做自己”,還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對30+的技術人而言,持續的輸出自己的內容,無論是技術總結還是學習筆記,就是一個值得堅持的好習慣。

當然,大佬們早已經幫我們整理好了可以練習和堅持的其他的一些好習慣,以幫助我們在30+仍然可以立足職場而不僅僅是依賴技術。這些習慣,不僅可以針對技術人,而且可以針對任何行業的從業者。它就是史蒂芬柯維的大名鼎鼎的《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這也是我這兩年每年都會回顧一下的內容。《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了我們走向真正成熟的方法論—成熟模式圖,即從依賴期到獨立期,再到互賴期的兩個階段和七個習慣。這裡先解釋一下依賴期、獨立期和互賴期,舉個例子吧,大學畢業之前,我們大部分人基本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離開父母獨自生活,這個階段叫做“依賴期”。大學畢業後,我們找到了工作,並獨自在大城市裡生活,為拿到了第一個月的工資激動不已,雖然比依賴期辛苦,但我們知道,獨立才是成功之路,這個階段就叫做“獨立期”。然而接下來,我們很快發現自己做的事情終究有限,開始從害怕依賴別人到逐漸嘗試和別人合作,甚至把後備交給值得信賴的佔有。於是,一群並不完美但各有優勢的人彼此合作,成就一番真正的事業,這個階段就叫做“互賴期”。可以看到,依賴顯然不成熟,獨立其實也不成熟,而只有基於彼此優勢的互相依賴,才算是真正的成熟。因此,也就有了如下圖所示的成熟模式圖(來自劉潤《5分鐘商學院-個人篇》)。

(1)從依賴到獨立的“個人成功”階段

斯蒂芬認為,在這個階段,有三個習慣有助於實現獨立:首先是積極主動,從“我不得不做”變成“我想做”;其次是以終為始,就是“先在腦海中構建未來,才可能在現實中實現未來”;最後是要事第一,就是“多做重要的事,就會減少緊急的事情”。

畫外音:這些習慣個人認為是每個年齡段的技術人需要不斷磨練的習慣,從需要有人帶的實習生一步一步地成長為可以獨立為團隊做出貢獻的工程師。

(2)從獨立的“個人成功”到互相依賴的”公眾成功”階段

斯蒂芬認為,在這個階段,有三個習慣有助於實現互相依賴:首先是雙贏思維,就是“只有我成功還不夠,你也要成功才行”;知彼解己,就是“比被別人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比人”;統合綜效,就是“你相不相信可以和競爭對手共贏”。

畫外音:這些習慣個人認為是30+的技術人更加需要磨練的習慣,作為Senior Engineer、Team Leader或者是架構師的你,如何和團隊共成長和同事共贏,是個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除了上面的六個習慣,第七個習慣就是“不斷更新”,習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斷練習的,只有不斷練習,才能更加成熟。

斯蒂芬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是一本值得所有技術人,特別是30+的技術人閱讀的好書,這些習慣也不是我這裡一兩段話就可以解釋清楚的,希望我可以做一個引子,大家有興趣的話就可以下來自行去閱讀,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畫外音:如果你連看書的時間都沒有,那就花5分鐘看看下面我整理的思維導圖吧。如果想要檢視高清細節,點選本文底部“閱讀原文”即可。

腦圖高清連結:點選這裡

李宗盛: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5、小結

本文是我第一次寫了接近萬字的關於個人成長方面的推文,連我自己都覺得貌似有點灌雞湯的嫌疑。不過,還是希望我的這些內容能夠對你有一點點的幫助,我就心滿意足。

那麼,你是否快到30歲 又或者 已經30+歲了?對30+的焦慮,你怎麼看?你對30+的成長進階,有沒有自己的看法?

 

作者:周旭龍

出處:https://edisonchou.cnblogs.com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部落格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宣告,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