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020再見&新的計劃(建立Android體系架構)

2020再見&新的計劃(建立Android體系架構)

## 2020,再見 關於2020,我心中有四個關鍵詞: * 疫情 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本生活的節奏,也沒想到會籠罩全世界整整一年,希望這個世界早點好起來吧。 * 科比 初三的早晨,噩耗傳來,我一度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一定是上帝想看科比打球,所以帶走了他。同時,也帶走了我的青春。 Mamba Out,曼巴精神永在。 * 掘金 今年下半年,也開始了我的`寫文章之路`。 一開始寫文章,只是因為想把知識記錄下來,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分享出來。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讀者支援我,給我點贊,我也就有了更多想分享的慾望。 特別是在掘金平臺,收穫了很多朋友的點贊,鼓勵,調侃,技術討論,很開心。 明年我也會繼續加油,輸出更優質的文章。`lv4`,我來啦。 ![juejin2020](http://jimulz.gitee.io/blog-img/202101/juejin2020.jpg) * 公眾號 建立公眾號的初衷是為了總結一些面試題並分享給大家,但是時間久了,我感覺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每個學習者,只能作為面試前的`查缺補漏`使用。所以我也想了一個新計劃,稍後再細說。 在寫公眾號的這四個月中,也保持了`工作日日更`。日更確實不容易,我也是每天肝到半夜才能完成一篇文章,雖然辛苦,但是能和大家一起探討學習新內容也是很開心的,這也是一個`正向反饋`的過程,就像之前我說的那樣,就像每天都要完成作業,然後交給各位讀者老師批改,討論。 但是,有些文章也犯了一些錯,特別是寫了一些內容誤區,沒想到寫文章也能寫出`bug`,我的鍋,我先接好了,抱歉了各位。 新的一年我會更加註意,`更細節,更認真`地完成每一篇文章。 同時,通過公眾號,我也認識了很多`Android小夥伴`,有的是關注我公眾號的`夥伴`,有的是給我支援的`大神`,雖然都只是網友身份,但是大家都很友好,我也很感謝你們的支援,希望明年能給你們輸出更多更好的內容,`共勉`。 ## 2021,你好 新的一年,我也有一些新的計劃: ### 體系架構學習 不知道你平時有沒有這樣的苦惱,感覺知識點也看了不少,每個知識點也能說上一些,但是面試的時候或者平時遇到一些難題的時候,稍微轉下彎,以不同方式不同角度出了難題,就感覺無從下手了。 其實這都是因為腦中沒有完整的`知識體系架構`,沒有把各個知識點的關係串聯起來,或者有些知識點根本就沒有學習完整。 >知識體系:是無數個關聯的標準知識的集合 之前咱們知識點不都是想到哪裡寫哪裡嘛,相當於知識點是零散的,適合一些知識的查漏補缺,但是不適用於整體知識架構的搭建。 所以,我的計劃就是,準備重新整理`Android`相關的所有知識,以一個體系化的思想去學習複習知識,串聯知識,這樣有助於構建和完善我們大腦中的`Android`體系架構,有了體系,再遇到難題,相信你也能輕易化解了。 我把這個系列叫做《體系化學習Android系列》,其實這也相當於做一個複習手冊,以後也會整理到語雀等平臺。 當然這個整理過程中,有時候會發一些和以前發過文章比較類似的內容,如果你看過了我也建議你再重新閱讀下,因為它會是我重新整理之後的內容。 現在已經初步完成了體系腦圖的第一版,後續文章也會根據這個腦圖的分類來完成每一章節。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2177591/202101/2177591-20210108093345815-1111635132.png) **理想很豐滿,希望我能完成並做好**。 ### 學習造輪子 另一個準備做的系列叫做《學習造輪子系列》。 我會拆解一些框架,不一定是大的框架,也有可能是一些小工具,自定義view類似的框架。嘗試從0開始解析這些框架,跟著造下輪子。 這個過程我覺得可以學習到一些框架的精髓之處,並且自己如果能重新複寫出來大體功能,那麼也就掌握了對應的知識點,也是個不錯的學習方法。 ### 面試系列 嘿嘿,沒想到吧,面試系列我還會寫。 因為一些好的面試題能考驗我們是否掌握了相關知識,可以作為我們複習的一個參照點。 ## 加油 好了,就這樣吧,再見了2020。 2021,加油,祝大家安好。 多多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希望大家努力的同時注意身體,畢竟只有身體和知識才是自己的,其他都是浮雲。 ## 拜拜 > 有一起學習的小夥伴可以關注下❤️ 我的公眾號——碼上積木,每天剖析一個知識點,我們一起積累知識,形成完整體系架構。公眾號回覆111可獲得面試題《思考與解答》以往期刊。 ![](https://s1.ax1x.com/2020/11/05/BRV7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