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明年7月受控離軌 空間站2022年前後建成
2018年4月2日8時15分左右,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軌六年半之後再入大氣層,大部分燒燬,殘骸落入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根據最新報道,經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運營管理委員會研究決定, 天宮二號將在軌飛行至2019年7月,之後受控離軌。
天宮二號2016年9月15日發射升空,截至2018年9月25日已在軌正常執行738天,目前執行在平均軌道高度400公里左右的近圓軌道上,狀態設定正確,各項功能正常。
天宮二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搭載14項約600公斤重應用載荷,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兩次,獲得專利400餘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000多篇。
另據透露,我國正在建設的空間站艙內、艙外均可支援開展空間應用,而且應用載荷可在軌更換。僅從首次入軌攜帶規模看,相比天宮二號提升10倍以上。
據悉,我國空間站計劃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設。
目前,空間站任務主要系統關鍵技術攻關已完成,空間站核心艙初樣階段研製接近尾聲,計劃年底前完成轉正樣階段評審工作;實驗艙I和實驗艙II正在進行初樣階段結構熱控艙總裝工作;航天員系統乘員產品、艙外航天服正在開展初樣研製工作,航天員出艙活動水下驗證等地面試驗正按計劃進行。
根據計劃, 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安排了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試驗核心艙發射等6次飛行任務;空間站建造階段安排了實驗艙I和實驗艙II發射等7次飛行任務。
-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文章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