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各種網盤限制,用蒲公英路由器在家 2 步搭建私人云盤
有很多東西,用過就回不去,雲端儲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但是仔細想想, 估計你是在邊吐槽邊用雲端儲存服務的 。相信用過國產網盤的讀者,多少都被「限速」折磨過,但要換國外服務的話又捨不得國貨的免費大容量。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一咬牙一跺腳,自己搭了個 私有云 ,移動辦公、影音播放想怎麼玩怎麼玩。
私有云其實不是 Geek 的專屬玩具,又方便又便宜的搭建方案還是有的。本文我們就來學習一種簡單的私有云搭建方案,並通過路由器設定讓你在任何地方都能訪問自己的資料。

舊裝置別丟,連上就是私有云
自建私有云,估計要不少錢吧?看看別人晒單 NAS 伺服器,動不動大幾千。 成本問題 ,是阻礙多數人嘗試私有云的第一難題。
其實 NAS 並沒有太神祕,它本質上只是一臺精簡版的電腦。而多數情況下,我們搭私有云往往是為了雲播放電影、偶爾取用辦公檔案,這些比較輕量的使用場景,用上 NAS 多少有點牛刀殺雞的感覺。
我們用的簡易版方案,只需要兩個硬體:
- 一塊行動硬碟或 U 盤
- 一臺蒲公英 X3 路由器

圖中演示的是路由器搭配高速 U 盤,不過一般我們都需要 7×24 小時開著私有云,出於裝置壽命考慮還是選擇更耐用的行動硬碟比較好。如果你手頭有舊硬碟,買個 USB 轉介面組合成行動硬碟,也能拿來搭私有云,又可以省下一筆錢。
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設定步驟介紹。
簡單設定
使用蒲公英路由器的原因是它設定簡單(當然價格便宜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比起照著各種攻略去折騰「申請公網 IP」,蒲公英配置好後就能一勞永逸。
總的來說,利用蒲公英路由器搭建私有云最簡單隻需要 2 步,期間也不會涉及太多專業的名詞,基本上照著圖文走一遍就能搭好了:
- 路由器雲端管理後臺繫結 Oray 賬號
- 設定路由器 USB 儲存共享
把路由器接上電、連上網線後,我們直接在電腦瀏覽器裡輸配置地址 oraybox.com
。

接著在登入介面輸入路由器底部的 SN 碼和初始密碼。初次登入時,路由器會自動檢測上網方式並自動連線,你用不著先去補習一遍各種連線方式的差異。

首次登入成功後需要手機驗證。
登入、驗證成功後便進入了路由器首頁。另外,記得要註冊、繫結 Oray 賬號,因為稍後我們不僅要在自家區域網共享檔案,還要在外網遠端訪問,需要用到這一 Oray 賬號。
接著我們該把行動硬碟請出來了。X3 背後有一個 USB 介面,我們直接把硬碟接上去。
接入 USB 裝置後,路由器會自動檢測到新裝置,並在設定介面顯示「路由儲存」選項(如果沒有的話,重新整理一下頁面選項就出現了)。

在「路由儲存」中,我們開啟一下「檔案共享」開關,同時也可以設定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來保護隱私(萬一家裡來客人,看到你硬盤裡的私人檔案呢……)。

到此為止,私有云的搭建就完成了,整個操作還花不了 10 分鐘。
電腦連線私有云,別隻會用微信傳檔案
家裡同時有 Mac 和 Windows 電腦的讀者,需要 檔案共享 時估計都會有點犯難,八成最後還是開啟微信傳檔案。其實搭建私有云後,大檔案傳輸的需求就能被很好滿足。
在不同作業系統上,我們都有方便的方法來訪問私有云。
在 Windows 電腦上,可以直接在資源管理器位址列輸入 10.168.1.1
,就能檢視私有云中的檔案。

如果你想要酷一些的操作,可以使用快捷鍵 ⌃Control - R
開啟「執行」,輸入命令 \\10.168.1.1
,同樣可以跳到雲盤裡面。

Mac 使用者也可以在 Finder 中訪問蒲公英,方法是通過快捷鍵 ⌘Command - K
開啟伺服器地址輸入框,再輸入地址 10.168.1.1
(會自動跳轉到完整的地址 smb://10.168.1.1
)。如果之前設定過賬戶密碼,此時也需要登入一下。

登入過一次之後,可以在 Finder 中看到私有云的圖示「oraybox」,點選就能進入雲盤,下次不需要手動輸入地址。

相比直連兩臺電腦的方法,把檔案直接存放在「私有云」裡面的好處就是 不需要電腦一直聯網 ,家人、同事出門把電腦帶走了,檔案還可以隨時取用。
手機訪問私有云,實現影音用雲播放
不僅是電腦之間傳輸檔案,其實只要連上蒲公英路由器的網路,幾乎任何裝置都可以共享私有云裡的檔案。
前不久,我就用私有云解決了手機照片傳輸的問題。有個親戚用手機拍了一堆家庭照,要用我的電腦拷進 U盤。由於沒有對應的驅動,手機連上我的電腦後沒法被識別,但我又不想裝 XX 管家來傳照片(天知道有什麼後遺症)。剛好他連上了我家 Wi-Fi,我就在他手機上操作一番,直接把照片放進了私有云裡。
另外,利用好手機上的流媒體播放器,還可以享受一下「雲播放」。一般我們會用電腦下載電影,不過有了私有云之後,就不一定要所在電腦前面看了,舉著手機、捧著平板電腦,在沙發上也能雲播電影。
推薦的免費雲播放工具有 Splayer、VLC,下面以 Splayer 為例。

開啟播放器後,點選「附近資源」,進入 Samba 伺服器。因為剛剛設定過私有云的密碼,所以這時候資料夾裡面是空的,我們稍後需要登入一下。

點一下右上角的加入,然後輸入私有云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這時候,我們放在私有云裡的電影、音樂就觸手可及了。

如果視訊檔案太大的話,我都會直接把它們移進私有云,給電腦騰出更多空間。平時下載美劇,往往一下就是四五十個 GB,私有云就很好地減輕了電腦的儲存壓力,還能讓連上 Wi-Fi 的裝置都來「雲播」,把觀影體驗提升了不少。
異地遠端訪問,真正免費的私有云
上面的步驟主要集中在本地雲盤的搭建,其實我們 在不同網路下也能訪問自己的資料 。還記得第一次配置蒲公英時註冊的 Oray 賬號嗎?現在它就可以派上用場。
只要遠端訪問的裝置上下載蒲公英客戶端,並登入同一個賬號,即便沒連自家 Wi-Fi,也可以 通過蒲公英客戶端來訪問私有云資料 。

蒲公英為主流作業系統都提供了客戶端,登入帳號之後就能像訪問區域網一樣使用雲盤中的檔案。下面演示的就是通過手機連線私有云。

macOS、Windows 和 Android 上的檔案管理器功能都比較齊全,能夠直接開啟私有云裡的檔案。iOS 自帶的 Files 並不能直接訪問私有云,不過可以通過免費的 Documents 來檢視雲盤資料。

此外,蒲公英的組網服務是免費的,而且在絕大多數網路環境下,會自動優先使用點對點(P2P)傳輸。處於點對點傳輸時,彼此之間會直接建立連線,最大傳輸速度取決於自身網路頻寬,擁有不限速、不限流的優勢。
但是,如果網路環境複雜,跨運營商或經過 3 層以上閘道器時(P2P 成功率較低),蒲公英會自動啟動轉發機制,確保 100% 能實現互聯,完成檔案傳輸,但此時速度可能不如 P2P。
小結
自己搭私有云和使用網盤,這兩種體驗的差別,就像買房和租房的差別一樣大。所不同的是,搭建私有云的成本不僅不高,長遠來看還比使用網盤更低,利用現有硬體、一次投入就能長期使用。如果你需要更放心、更可控、更自由的雲檔案儲存體驗,用蒲公英搭建一個私有云是一個很划算的選擇。
最近國慶假期將至,提前搭好私有云、存好資料,旅途上的各種資料存取需求都能滿足。無聊想刷劇、遇上電影慌、候機想看漫畫……資料都在私有云上,開啟就能看;拍照拍到手機容量不夠用,也能上傳到私有云,給手機騰出空間;即使不幸需要加班,連上私有云就能隨時隨地開工,不需要連夜買票趕回公司。
本文提及的場景比較有限,如果你還有其他的私有云玩法,也歡迎在評論中分享。
如果你對蒲公英 X3 路由器感興趣,可以前往天貓旗艦店和 微店瞭解更多詳情併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