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時代或將來臨,以後出門吃飯真的就靠臉了
今年以來,有刷臉支付功能的自助收銀機具已在零售、餐飲、醫療等大型商業場景中得到使用。 通訊員思螢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12月13日訊(記者孫珺)在一家快餐廳裡,刷臉支付是這麼玩的:在自助點餐機上選好餐,進入支付頁面,選擇“支付寶刷臉付”,然後進行人臉識別,大約需要1-2秒,再輸入與支付寶賬號繫結的手機號,確認後即可支付,整個過程不到10秒。
今年以來,有刷臉支付功能的自助收銀機具已在零售、餐飲、醫療等大型商業場景中得到使用。 通訊員思螢攝
開啟“刷臉支付”功能後,不需要輸入密碼,也無需掏出手機開啟任何App,就可以完成支付。
12月13日,支付寶宣佈推出一款全新的刷臉支付產品——“蜻蜓”。今後,上述場景將會迅速在醫院、超市、餐廳、便利店甚至菜市場上演,付錢真的就是刷個臉的事了。
體積比以前的刷臉機更小
會智慧學習常去的地方
長江日報記者打探到,這款刷臉支付產品的外形如同一個檯燈,只是一塊書本大小的刷臉顯 示屏取代了“燈泡”,將它接入人工收銀機,並放置在收銀臺上,顧客只要對準攝像頭就能快速完成刷臉支付。
相比之前的刷臉技術,這款升級版的體積只有原來自助刷臉機的十分之一,即插即用,也不用改造商家ERP系統。但同時,它在刷臉技術上更為先進:採用了3D結構光攝像頭,更快更準;升級了智慧引擎,在常去、熟悉的環境下,使用者無需輸入手機號碼即可完成付款。
今年以來,有刷臉支付功能的自助收銀機具已在零售、餐飲、醫療等大型商業場景中得到使用。
卜蜂蓮花市場部助理副總裁袁林化表示,在引入刷臉支付後,1個收銀員可以維護3臺自助收銀機,收銀效率提升了50%,接入成本降低大概80%。
今年“雙11”的資料顯示,刷臉和指紋完成的支付高達六成,已經成為一種主流方式。
刷臉支付需進行開通操作
使用者可以隨時關閉
毋庸置疑,刷臉支付縮短了消費者的支付時間,提升了購物體驗。但是,支付行為與使用者資金直接相關,大家未免會擔心,刷臉就支付了,密碼也不要了,如何保證支付安全呢?
支付寶IoT事業部總經理鍾繇介紹,支付寶會通過各種安全風控策略確保賬戶安全。比如刷臉支付功能需要使用者進行開通操作,開通之後才能進行支付,使用者可以隨時關閉;刷臉支付進行人臉識別後,還需要輸入與賬號繫結的手機號進行校驗,進一步提高安全性。“目前,支付寶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達到金融級的準確度和安全性,如雙胞胎、常規整容、胖瘦變化、老化等可以被準確識別出來,準確率超99.99%”,鍾繇稱。
另外,即便出現賬戶被冒用的極小概率事件,支付寶將會通過保險公司進行全額賠付。
中國銀聯入局刷臉支付
10日,中國銀聯正式對外宣佈,推出刷臉支付,銀聯持卡人可在北京、上海多家商超體驗刷臉支付服務。據瞭解,持卡人只需在雲閃付APP上註冊並開通“刷臉支付”服務,選擇一張銀聯卡作為預設支付卡,即可在指定門店體驗。市民挑選完商品至收銀臺完成計價後,根據螢幕提示完成“刷臉”即可成功付款。
安全防護方面,通過加密等技術手段有效保證人臉採集、傳輸、儲存等各環節處理安全。
連結>>>
黑科技很炫酷
一個眼神就可以付款了
除了指紋、刷臉外,支付黑科技已經到來。
虹膜支付 2017年9月,有銀行推出“虹膜支付”,將虹膜識別技術應用於移動支付等多種支付場景,實現“眼神秒付”。 虹膜識別技術通過對比虹膜紋理特徵之間的相似性,可有效確定人的身份,準確性和穩定性高於指紋和人臉識別,因此是目前世界上最精準、最安全的生物識別技術之一。
NFC支付 最神奇的是,NFC支付方式不需要使用行動網路,手機和電子裝置之間,不接觸,點對點就能傳輸資料。現在已經被飛利浦、諾基亞、索尼、三星、中國銀聯、中國移動、捷寶科技等主推,主要用於手機等手持裝置中。
VR支付 使用虛擬現實裝置如VR眼鏡購物時,不需要取下裝置就能通過凝視、點頭、手勢等人機互動方式完成整個付款環節。VR支付在一些購物、遊戲、直播、社交等場景中應用度較高。目前阿里、華為、小米等公司已經具備VR支付技術。
因應用場景的普及性以及開發成本、安全等原因,各種黑科技支付方式正在完善的過程中。
【編輯:葉子】(作者:孫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