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群馳騁“背鍋”事件的反思:負責任地說話,別去當惡的推手
歲末以至,回顧網際網路金融的江湖在過去的一年經歷可謂是大起大伏,如今雷潮過去,行業實力不濟的玩家也被淘汰出局,良幣驅逐劣幣成為常態,整個行業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然而,就在近日卻流傳出,冠群馳騁出現“逾期兌付”的現象,並貼上蓋有公司合同章的展期兌付協議,而很多媒體也不加求證的加以報道,這也使得這一訊息的傳播實現最大化。
事實上,這本身就是一則子虛烏有的訊息,隨後,冠群馳騁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也做出了迴應,這一謠言的傳播才算刻上了“休止符”。然而不得不說的是,雖說冠群馳聘迴應的也比較及時,但謠言對行業的傷害卻似乎很難磨平。
嚴正宣告,以正視聽:逾期並非壞賬,盡責平臺卻遭無辜躺槍
近日,有投資人在網貸天眼論壇爆料稱冠群馳騁展期兌付,並給出一份加蓋冠群馳騁投資關聯(北京)有限公司公章的展期協議書。隨後,關於冠群馳騁出現“逾期兌付”現象的報道也在網上流傳開來。
事實上,有時候有圖不一定就有真相,在當前這樣一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很多人對資訊的真假並不具備識別能力,網上一張圖多種不同解釋的報道也已經是屢見不鮮了,此次關於冠群馳騁逾期的報道其實就是如此。為此,冠群馳騁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也做出了宣告。
一方面,承認有逾期,但逾期”現象並非平臺造成,而且冠群馳騁方面也表示,作為金融資訊中介,有義務與責任切實擔負主體責任,加強風險防控能力,共同打擊逃廢債行為,幫助出借人追討債務,維護投資人合法權益。
另一方面,傳達事情的本質,“逾期”並非“壞賬”:所謂資金逾期,是指借款人在承諾的還本付息日,沒有履行還本付息的義務而造成的債務的延期。“逾期”並不意味著借款方就可以“不再償還”。
除此之外,由於借款方造成的資金“逾期”現象,冠群馳騁雖然只是金融資訊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但是冠群馳騁還是積極配合出借人追回借款。冠群馳騁將繼續通過與相關機構的合作,對“逾期”的借款方通過勸告、催收、訴訟等多種手段促使其儘快還款。
由此可見,雖說逾期本身與自己無關,但是冠群馳騁依舊錶示會積極承擔自己的責任,盡最大努力維護投資人的權益,而這其實也是冠群馳騁一直以來留給公眾的印象,根據相關監管政策積極履行資訊中介平臺的義務、責任。而在針對此次謠言發表的聲明當中,冠群馳騁也再次為保障出借客戶合法權益做出了承諾。
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可以說,此次謠言的散播給冠群馳騁的品牌形象帶來了極大的傷害。有道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尤其是行業一直以來口碑和品牌形象都表現出色的冠群馳騁負面訊息傳出,這勢必也將對整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帶來不好的影響。
網路謠言如同“瘟疫”:重拳出擊已成當務之急
有關謠言傳播的心理機制,最被專業人士所關注的因素有三個,它們分別是:焦慮因素、可信度因素、以及認同因素。
從焦慮方面來看,今年網際網路金融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雷潮廣大投資人也是處於一種“玻璃心”的狀態,一丁點的風吹草動,就會引起他們的草木皆兵。
從可信度來看,謠言製造者拿出了所謂圖片作為“實錘”,還蓋有合同章,憑自己主觀的解釋很容易對投資人產生一種誤導認知。再加上一些媒體,主觀上的臆斷,於是三人成虎,謠言在公眾心中的可信度大大提高。
從認同因素來看,關於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投資壞賬的傳聞也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很多投資人已經見怪不怪,再加上造謠者所謂的圖片“證據”,無疑會增強投資人的認同感。
事實上,在移動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資訊傳遞的效率發生了質的改變,這也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提供了製造和散步謠言提供了契機。凡是吸引眼球的訊息有一個普遍特徵就是傳播速度快,自來水效應顯著,通過社交平臺,尤其是熟人社交的交集往往可以形成病毒式傳播,謠言的危害也就此產生。
尤其是很多媒體在這一過程中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對於實施的真相不加佐證就進行轉發和評論,更進一步擴散謠言的危害。尤其是那些唱衰行業發展前景的論調,渲染了恐慌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助漲了個別借款人“逾期不還款”的行為發生,更加劇了網貸業經營環境的惡化,尤其是冠群馳騁這樣一貫具備良好口碑的品牌出現負面,所造成的影響也會更加惡劣。
投資人在焦慮的促使下進行提現,平臺很容易就發生“擠兌”,從而導致網貸平臺的資金鍊出現中斷,無法對資金出借人的資金進行及時的有效清償,許多經過合規考驗、行業洗牌考驗的玩家可能也會因此無辜中槍。
事實上,在移動網際網路進入深水區的今天,很多時候一些自媒體成為謠言推波助瀾的有力推手。人人都有麥克風,自媒體產業實現了野蠻生長,與之相關的許多內容問題、資訊問題也逐步放大開來,不久前中央網信辦的負責人表示,將加大對自媒體行業的亂象治理力度,這也宣告了行業野蠻生長時代的結束,但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時也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