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網聯合中童傳媒釋出《2018母嬰人群輔食消費偏好調研報告》
媽媽網聯合中童傳媒釋出《2018母嬰人群輔食消費偏好調研報告》
12月13日,2018第五屆CBIS中國嬰童產業領袖峰會在京召開,眾多嬰童業界領袖、全國優秀渠道商齊聚一堂,把脈產業趨勢、解構營銷理念。同時,首屆中國輔食+營養品發展論壇也在CBIS期間舉行。作為最懂媽媽的母嬰媒體,媽媽網從消費者視角出發,聯合中童傳媒共同釋出的《2018嬰幼兒輔食餵養報告》成為論壇中一大亮點。
在急速融合變革的母嬰零售領域,“輔食”作為一個小品類的逆襲之路正在悄然擴張,這份母嬰人群的消費調研報告也為業界揭開了輔食升級大時代的序幕。
《報告》調查近兩萬份樣本問卷, 90後媽媽為主力軍
12月13日,媽媽網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高廣英女士在峰會分論壇上正式釋出報告。由中童傳媒&媽媽網聯合出品的這份報告瞄準母嬰行業“輔食”這一品類,通過16673份樣本問卷,試圖勾勒出它正在經歷的逆襲變革全貌。
據悉,行業大變革背景下,小品類“輔食”正在逆襲,這份觀察性的報告利用資料很好地還原了這個現象。據調查,在眾多受訪者中,寶媽們每月要花費2000-5000元為寶寶購買各類輔食,如此消費力已打開了一個巨大可觀的市場。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輔食品類中,蔬菜、穀物味的“米粉”和“米糊”在各類輔食中高居消費榜首。
不菲的購買力離不開嬰幼兒輔食餵養的“消費週期”。該報告瞭解到,雖然“寶寶半歲至一歲半”是輔食新增的黃金期,但這一時期正在悄然改變。目前寶媽新增輔食有一個前置的趨勢,寶寶4-5個月時就吃到第一口輔食的比例在上升,同時還延長了輔食餵養時間,有3成寶媽選擇將輔食餵養截止時間從1歲半延長至3歲。
注重輔食功能性 更多寶媽不再盲目消費
這份報告側重“輔食餵養偏好”和“輔食產品購買偏好”的調查,不僅為寶媽的日常餵養提供參考,也為業界品牌商提供決策指導。
報告揭示了一個現象,在浩瀚繁雜的母嬰消費領域,很多寶媽對待寶寶入口的輔食時顯得非常謹慎。她們對輔食功能性的看重勝過一切,在具備功能性的基礎上,寶媽們在具體消費購買時則首先會遵循寶寶自身的選擇。
“補充營養素、提升咀嚼能力、增強腸道能力,這是寶媽們在購買輔食時考慮得最多的幾個要素。”媽媽網高廣英在釋出報告時稱,寶媽們看重輔食的功能性,更偏好天然動植物類輔食產品。
消費者變得更理性 過半寶媽單次選擇購買200元以下輔食
科學餵養已成為母嬰孕育的一大命題,寶媽們在具體的餵養環節表現出不同偏好,在消費購買環節也同樣面臨多元分化。這份調研報告指出,價格已不是寶媽們在消費時考慮的主要因素,輔食品牌的知名度是優先考慮的重點。
根據調查,近4成寶媽偏好選擇30-50元價格區間的輔食,這一範圍也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知名品牌產品的定價區間。此外,6成寶媽單次購置輔食的金額在200元以下,大多數媽媽習慣以月為單位來購買輔食。
消費者正在變得越來越理性,決策起來也更全面綜合。這對輔食小品類來說,是機會也是巨大的挑戰。市場催生出多元需求的同時,細分行業的機會和挑戰也更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