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幾十光年內發生超新星爆炸,會對地球生物造成什麼危害?
假如在幾十光年內發生超新星爆炸,那末地球生命將會面對全體滅盡的危險。
幾十光年以內,已經算是近地超新星了,對於恆星自身質量塌縮引起的II型超新星,爆炸剎時釋放能量是太陽的數千億倍,剎時亮度比銀河系其他恆星的總亮度還高。
比如在公元1006年爆發的超新星“SN 1006”,是人類有記載的,最明亮的超新星爆炸,間隔地球7200光年,據科學家估計,爆炸時的視星等達到了-7.5。
咱們根據視星等和絕對星等的換算關係,假如把SN 1006放在間隔地球30光年的地方,那末SN 1006超新星爆炸時的視星等將達到-19.4(太陽視星等-26.74,月球滿月為-13),這比滿月的亮度還高了六級。
在超新星爆炸過程中,拋灑出來的高能粒子和伽馬射線才是最致命的,到達地球后會嚴重破壞地球的臭氧層,損壞通訊衛星,而後直達地面,對地球生物造成毀滅性打擊。
比如距今4.49億年前的奧陶紀生物大滅盡變亂,其主要原因便是伽馬射線暴,而後環球氣象突變,招致跨越70%的生物滅盡,最大的能夠性便是近地超新星爆炸。
但是也存在一種能夠,便是在超新星爆炸時,地球恰好躲在了太陽的另一面,假如地球恰好躲過了爆炸的岑嶺,那末該超新星爆炸對地球的影響將會大大降低。
不過更可駭的是,超新星爆炸後有能夠留下一個中子星或者黑洞,兩者都有著可駭的噴流現象,一旦噴流掃過太陽系,噴流將會持續數百萬年的時間,那末地球上的生物無處可逃,將面對全體滅盡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