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HODL”到“BUIDL”:推動加密世界的革新
前言:2018年的持續下跌讓炒作失去空間。而區塊鏈行業的真正構建者們依然沒有停下構建的腳步,有小部分想做事的專案在2017年或2018年早期獲得資金,雖然熊市給大家悲觀的情緒,但真正的構建者可以專心下來構建基礎設施,把時間放在打磨方案和構建程式碼上,而不用參加各種會議。本文作者是Taylor Monahan(MyCrypto的創始人),來源於Coindesk.com,由“藍狐筆記”公眾號社群的“Leo”翻譯。
2018年回顧
2017年做回顧時寫下的話:
“那些改變世界的人並不總是打算這麼做。所需要的只是決定今天做一些事情,明天做得更好,且永不停下前進的腳步......。有一天,你會後退,聚焦縮小並意識到那些折騰你的波峰波谷只是跑道而已,真正的升空還沒到來。”
今年用同樣的表達似乎也很合適,可以在2018年的回顧中觀察它的意義,有不同的感受。
就背景而言,2017年12月,比特幣價格達到歷史最高點19783.06美元,以太坊則達到1417.38美元的歷史最高點。而加密貓讓以太坊網路擁堵不堪,2017年的首次代幣發行專案達到數千個,加密貨幣基金達到了數百個。
今天,環境有點不一樣。這些加密基金開始關門。2017年通過首次發行方式籌集資金的加密專案不斷縮減。比特幣價格徘徊在3500美元左右,以太坊也只有100多美元。加密貓日活只有378,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5000多的日活。
在去年的總結中沒有提到的是區塊鏈的道路並不總不是平穩的,而且不會一直處於傾斜狀態。
正如Meltem Demirors說過:“改變行業和市場的技術並不會在一夜之間建成。有匹配,開始,失敗。”顯然,市場還在尋求需求匹配。此外,構建者也應該談論這些問題。
但構建者們不談論價格
我記得,對於構建者來說,談論價格一直是一個重要的禁忌。市場環境不應該影響我們的態度或建設的方式。我們積極避免在價格上升過程中陷入炒作,避免在下降過程中陷入蕭條。
將“HODL”變成“BUIDL”
然而,拒絕參與“價格談論”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或應該忽略市場的波動。目前的生態系統是高度投機的,我們的路線圖、道路和設計選擇受到更大的巨集觀經濟條件的影響。否認市場環境會影響你的工作、公司、財務以及文化,故意忽略在短期和長期都是危險的。
2017年:史無前例的炒作
我們2017年看到的那樣,牛市有了前所未有的炒作,導致很多新的、毫無經驗的使用者入場。coinbase每天新增數十萬使用者。2017年我們做的事情是沒有益處的。當時的情況是短期考慮優於長期。
我們並沒有足夠精煉的流程或路線圖——我們需要解決目前的緊急問題。我們需要僱傭願意做多項工作的,且很長時間用來工作的人。當他們出現時,我們在最明顯的使用者體驗問題上貼上了創可貼,我們承諾之後會進行迭代升級。市場雄心勃勃,但它與可互動的技術和經驗無關。
2018年:螺旋式墜落
2018年是全新的世界。隨著新使用者入場減少,支持者下降。首次代幣眾籌急劇減少,技術問題再次凸顯。
2017年是由腎上腺素推動,而現在有人徹底離開了加密領域。招聘人才要求也開始有了不同,需要更精確的技能和個性。
2018年使用者的行為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無論是稅收,SEC,還是市場的發展,我們依然看到區塊鏈的用例範圍很有限。人們能做的很少。即使我們通過Dapp.com或DappRadar來看交易和投資行為,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活躍度非常有限。
市場正在質疑“去中心化”是否對世界有用,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需要每一個建設者也問問自己。
2019年:市場繼續大跌?
現在街上的“鮮血”還不夠多,它僅僅來自於個人投資者。沒有人能夠意料區塊鏈的革新需要持續多長時間。這是因為那些不相信市場崩潰可能性或漫長冬季的人們。首次代幣眾籌籌集的資金都是加密資產。它還因為那些用月來衡量增長和價值的人們,他們不喜歡用幾年或幾十年來衡量。
更強大的公司可以減少團隊規模,停止開奢侈派對,通過減少開銷來延長道路。經驗不足的公司則別無選擇,只能關門大吉。
而未來最重要的公司可能現在還沒有聽說過或還沒有被創造出來。
2019年及以後
未來幾年,人們有可能真正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這不會是通過2017年首次代幣眾籌帶來的短期資本創造。它會更加深入、需要更長時間、且會從目前看似不可能的地方冒出來。
對新使用者和非理性繁榮做出反應是一種不同遊戲,而不是構建打破目前障礙的產品。為了保持相關性,你必須做更多事情。
那些將產生持久影響並創造最大價值的將會是那些一直在建設的人,不管是牛市、熊市還是市場之外,他們都在構建。他們有先見之明,期待意料之外的東西,從過去學習經驗和洞察力,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解決問題。
他們將使用他們的團隊、工具、知識以及社群,他們不僅僅為下一波使用者構建產品或服務,也能有助於帶來新的一批使用者。他們不會在區塊鏈上構建,或者為區塊鏈構建。他們會構建更好的解決方案,能夠很好的利用區塊鏈。
為現有環境和現有使用者構建產品會更容易,但它是短視的,並且會讓你長期處於分散狀態。從外部空間尋找靈感。向已經存活數十年或數百年的傳統公司學習。花點時間瞭解全球各地人們的動機和需求。不要根據今天的情況來做產品決策。不要根據昨天的推特民意調查來建立人物角色。
展望未來做好預判,而不只是對當前條件的反應。它將成為明天風景的預測者。
推動加密世界的革新
許多人把2017年的加密貨幣市場比做網際網路泡沫。
兩者都有1000%的回報,瘋狂的日間交易、欺詐、資金瘋狂流入.COM公司或“區塊鏈”公司,在一夜之間都創造了很多百萬富翁,而它們要麼連產品都沒有,要麼連利潤都沒有。這是一個簡單比較。但這只是歷史的一部分。
歷史不會重複,因此很難確切地瞭解這種分散式的革新會發揮出什麼作用。革新是微妙而深刻的。正在構建的無法用月度時間來衡量,也無法通過炒作週期來判斷。從金融行業開始,區塊鏈的目標是要改變幾乎所有現有的行業。
從中本聰釋出白皮書以來,區塊鏈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至少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對現有生活產生有意義的影響。
我們必須保持聚焦,保持我們的觀點。網際網路泡沫並不是改變網際網路的因素,過去的區塊鏈也是一樣。我門需要審視整個網際網路歷史,觀察它是如何隨時間的推移而演變的。我們需要研究工業革命是如何觸及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的。我們需要記住文藝復興對知識探究的持久影響。
而且,正如我們所做的那樣,我們應該被我們尚未完成的事情所激勵,並受到前進道路的啟發。請記住,真正的升空時刻還未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