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退休和“退股”,放手不代表放權!套現110億元才是真
【野火財經】在2018年套現110億、財富蒸發98億美元后,馬雲再一次上頭條!這次是因為媒體報道馬雲從淘寶網股東名單上消失了,且言之鑿鑿,因為第三方機構天眼查大資料作為證明。隨即阿里巴巴集團釋出簡短宣告,大意是該事情並不是最近才發生,且馬雲也沒有退股。
公眾於是有點搞糊塗了,明明是淘寶網股東名單沒有馬雲,為何還不叫退股?另外,馬雲將在9月辭去董事長職務,由張勇來接班,之後馬雲就沒有話語權了吧,阿里巴巴該姓張?
全部錯了!
根據阿里巴巴(NYSE.BABA)年報,其境內實體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浙江天貓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阿里巴巴雲端計算有限公司以及優酷網網際網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即分別對應我們通常更為熟悉的:淘寶網、天貓、阿里巴巴B2B、阿里雲和優酷網。
而控制阿里雲、天貓、以及阿里創投(就是經常在國內買買買的公司)的中國控股平臺為杭州臻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杭州臻希的股東為兩家有限合夥企業,即杭州臻強和杭州臻晟。杭州臻強的GP為杭州臻悅,LP為趙穎、童文紅、張勇、邵曉峰和鄭俊芳。同時杭州臻悅股東,也是上述5人,各佔20%股權。
同時,上述5人也是阿里合夥人。如阿里巴巴所說,馬雲退出相關實體公司,股權交由合夥人持有,將保證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發揮作用。調整並不涉及阿里巴巴集團層面的股權調整,也不影響阿里巴巴合夥人機制。馬雲仍將擔任阿里巴巴合夥人並繼續在阿里巴巴合夥人機制中發揮重要影響力。
所以合夥人依然是阿里巴巴集團最高控制機構,其他股東只是我們通常理解的“代持”而言。大多數科技公司通過AB股設計,讓創始人牢牢控制公司,阿里卻獨闢蹊徑,採取合夥人制度。在上市招股書中,風險提示有一條,合夥人機制,使得股東無法正常提名和選舉董事。阿里合夥人制度允許馬雲在內的合夥人在上市後提名半數以上的董事,這就使得馬雲儘管在上市公司中持有6.4%股權,但是仍然通過控制董事會進而控制阿里巴巴集團上市實體。
而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軟銀持股28.8%,第二大股東雅虎關聯公司altaba持股14.8%,只有行駛財務投資角色。所謂財務投資,就是可以盡享阿里巴巴升值利益,但是對公司戰略和日常管理沒有話語權。不過,兩大股東也無所謂,尤其軟銀,投資馬雲已經獲利千倍;雅虎也是獲利百倍以上,只管通過財務投資獲益好了,為何一定要決定阿里公司發展,這也是很操心的事情。弄不好還把事情搞砸了,此前又不是沒有先例。
本文中最先提到的馬雲和謝世煌退出淘寶網網股東名單,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阿里36名合夥人,還有5名核心人物組成合夥人委員會,你可以認為這是大阿里巴巴體系(包括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和支付寶)最高決策人,同時馬雲和蔡崇信是永久合夥人,其他三人是張勇、彭蕾和井賢棟。
所以,張勇在9月接任董事長,名義上是阿里巴巴集團代言人,但是最高決策人還是在馬雲為首的五大合夥人中。張勇雖然是“五長老”之一,當然不是最後拍板人。彭蕾和井賢棟,一個是原螞蟻金服董事長,一個是現任董事長,說他們都是馬雲心腹也不為過。
你說阿里巴巴集團乃至大阿里巴巴體系誰才是最後話事人?當然還是馬雲!所謂退股就把利益拱手相讓?肯定不會!學會計做財務出身的張勇,以及其他合夥人,當然比我們更清楚這一點了。只有馬雲在2017-2018年套現110億元才是真的,至於用在何處,最多是立場不同,解讀不一致;股權減少是事實,這點不用懷疑。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螞蟻金服(井賢棟日常管理,和張勇無關)目前估值是1500億美元,和阿里巴巴集團上市前估值差不多。若螞蟻金服上市,馬雲資產還要有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