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退休:真正優秀的企業,從不擔心創始人的離開
今天是教師節,首先想對出身教育行業的馬雲先生說一句:教師節快樂!其次,馬雲先生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選擇在這一天發出一份長長的退休宣告,可以看出此舉意味頗深。
在宣告中,馬雲先生明確指出,“在1999年,和大家一起創辦阿里巴巴的時候,我們矢志建立一家讓中國和世界驕傲的公司,讓公司能夠持久發展102年。然而,我們誰都不能陪伴公司102年,公司持久發展靠的是治理制度、文化體系以及源源不斷的人才梯隊,公司不可能只靠幾個創始人,更何況我甚至從能力、精力、和體力的角度,任何人永遠不可能永遠擔任CEO和董事長工作。”
就是因為早就想到這些,公司一直在退休制度上下了不少功夫,馬雲先生說這是他十年前就開始做的事。馬雲先生在宣告中回顧了公司文化體系建立的過程之後,講了自己對阿里的感情,以及自己退休之後的一些規劃等等,可以看出馬雲對於自己和其他創始人建立起來的人才文化體系和阿里的合夥人制度還有其他人才儲備方案都頗為滿意,或許這也正是他現在能夠如此安心選擇退休的原因。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阿里的合夥人制度。
阿里的合夥人制度是治理公司的基本制度,被稱作是支援阿里發展102年的基石,2009年的時候,阿里巴巴成立10週年的時候阿里巴巴創立了合夥人制度,但直到2013年才對外公開。
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主要有三個因素:第一:在阿里供職超過五年;第二:具備優秀的領導能力,高度認同公司的文化;第三:獲得至少四分之三合夥人的表決同意。馬雲在對外的公開信中,著重強調了第二點,這和馬雲先生建立阿里巴巴的初衷是高度切合的,合夥人團隊不會因為短期利益而放棄阿里一直堅持的長期經濟戰略,從而讓客戶、員工以及股東的長期利益能夠得到實現。
正是這獨特的合夥人制度,使得阿里巴巴的組織文化得以堅守和傳承,不會因為個人職位的變化而變化。阿里巴巴認為,制度和人、完美結合在一起,才能讓公司健康有序地發展,正是合夥人制度保障制度讓阿里巴巴完成從依靠個體特質到依靠組織機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業制度升級。
然後,我們可以看到阿里在人才儲備上有很好的質量和數量。
馬雲曾經說過,自阿里創立之日起,就創下了“良將如潮”的目標。經過19年的努力目前,今天的阿里巴巴無論是人才的質量還是數量都堪稱世界一流。阿里巴巴已經擁有了多遠、年輕的管理和人才梯隊。阿里的合夥人中,已經有了兩位“80後”合夥人,在阿里資深總監以上的核心管理人員中,“80後”佔到14%。在阿里的技術骨幹和管理幹部中,“80後”已經佔到了百分之八十,“90後”管理者已經超過千人,佔管理總數的百分之五。在主要的36位合夥人中,女性佔到了三分之一。
在領導層的更替上,阿里巴巴也完成了數次交接。張勇將於一年後阿里巴巴創立20週年之際擔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過去三年多,在張勇的帶了零下,阿里連續13個季度持續健康高速增長,已經證明自己是最出色的CEO。未來,阿里在張勇的帶領下,還將繼續走向輝煌。從商業的阿里巴巴到科技的阿里巴巴,從阿里巴巴公司走向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
最後,阿里目前發展狀態良好,戰略清晰。
從阿里最新發布的財報來看,我們可以看到收入、使用者、市場規模都持續高速增長,其中收入增速大百分之六十一,成為本季度衛衣增速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巨頭,並且超過了國外Facebook,亞馬遜等巨頭,以及國內百度、京東等企業。在核心電商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還不斷拓展新業務。
在戰略上,阿里巴巴十分清晰,在就不是單單隻做電商了,未來,阿里巴巴會向智慧物流、大資料、雲端計算、等多方面進軍,構建一個系統化的數字經濟體,繼續執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初心,一步一步堅定向前。
正是基於公司的這些人才體系和制度,所以馬雲退休時根本沒有擔心接班人的問題,他甚至說,“別的公司是創始人走了,就沒有接班人。我們就不一樣,我們的接班人還不止一個,根本不用考慮沒有接班人的事。”這樣的阿里,足夠讓我們相信即使沒有馬雲,阿里依然能夠如日中天。
回到宣告最初,馬雲也談及了自己退休後的計劃。他說教師始終是他最熱愛的事業之一,他可能會去做他更喜歡做的事,比如說重新回去當老師。但是,無論如何,相信只要阿里需要他,他都會出現。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阿里從來都不屬於我,但我一直屬於阿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