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新品創新背後,“PC一哥”又在佈局什麼?
從PC到移動網際網路,經過多年的發展沉澱,行業在經歷百花齊放後一度走進產品競爭同質化的怪圈。不過,隨著5G和AI技術的商用化落地靠近,更加創新和多元化的產品競爭格局將重現,科技行業無疑將會再次迎來劃時代的變革。
聯想自2017年提出“從硬體裝置製造商向智慧物聯(SIoT)服務商轉型”的企業戰略後,就在大力探索PC向智慧化發展。在聯想看來,智慧化將會是行業增長的新引擎。在剛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19上,聯想PC產品驚豔亮相令人耳目一新,聯想再次用自己雄厚的創新實力向行業發出最強音——聯想的創新其實從未止步。
驚豔亮相CES 聯想PC新品面面觀
作為全球科技界的盛會,CES歷來也是聯想釋出重磅新品的最佳舞臺。今年,聯想一口氣推出了聯想YOGA系列、ThinkPad系列、聯想智慧平板等新品,彰顯出愈發強大的創新研發實力。
首先是聯想YOGA,作為PC產品模式創新升級的典範,聯想YOGA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眾多擁躉,本屆CES上就給我們帶來了兩款聯想YOGA新品。一款是全球首款3D玻璃屏智慧膝上型電腦 —聯想YOGA S940,它僅重1.2kg,續航時間長達15小時;同時還具備AI功能,內建聯想智慧助手,可以提供刷臉登入、背景音過濾、實時翻譯等一系列智慧輔助功能。另一款是集效能、智慧、賦能於一體的智慧工作站電腦— 聯想YOGA A940,支援智慧觸控筆、Lenovo Precision Dial等,並且相容多款辦公和創作軟體,是名副其實的內容創意者必備工具。
作為全球商務PC的經典代表,ThinkPad系列也釋出了兩款新品。一款是ThinkPad X1 Carbon 2019,它最明顯的變化是加入了碳纖維紋理的螢幕外殼,科技感十足,此外體態也變得更輕盈,其重量輕至1.08千克,是目前世界上最輕的14英寸商務膝上型電腦。另一款新品則是ThinkPad X1 Yoga 2019多模式膝上型電腦,比上一代產品薄了11%,產品體積減少17%,而高質感鍵盤、多種螢幕、杜比Atmos揚聲器系統、遠場麥克風、超強待機等高效能配置一應俱全。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CES聯想聯手百度推出了一款智慧平板和智慧底座解決方案。聯想智慧平板內建小度語音助手, 插入聯想智慧底座後,自動進入百度智慧小度模式。使用者可以直接語音控制家居裝置,還可以通過百度語音助手問天氣、問路況、聽新聞等。此外,聯想智慧平板還兼具語音與觸控兩種功能,將智慧音箱和螢幕顯示完美結合,為使用者帶來沉浸式娛樂體驗。
在我看來,聯想一口氣推出三大系列新品,不僅反映了其在PC研發、專利技術等方面上的領先實力以及成熟的商用化能力,更能看出聯想按照三大方向推動體系化創新的積極成果。
此外,作為全球PC行業的“一哥”和SIoT 2.0時代的領跑者,聯想在產品生產、供應鏈、渠道等方面綜合優勢顯著,此次與人工智慧領域巨頭百度的合作將進一步發揮“1+1>2”的協同效應。一方面,雙方將基於各自技術優勢共同為使用者打造AI時代的智慧化生活體驗;另一方面,這樣的強強聯手也為行業確立標杆,只有開放合作才能吸引行業最優秀的夥伴,在智慧化時代創造共贏。
智慧轉型成果初現,聯想意欲以智慧PC為基礎繼續推進智慧轉型
最新出爐的IDC研究報告顯示,聯想自2018年第三季度重回PC供應商頭把交椅後,在第四季度繼續把持第一的優勢,市場份額高達24.6%,領先惠普(23.6%)、戴爾(16.5%)。第四季度PC出貨量總計約為6810萬臺,同比下滑3.7%。同日,市場調研機構的Gartner公司釋出的PC市場調查資料也基本一致,2018年第四季度的銷量為6860萬臺,聯想則以24.2%的市場份額位居榜首。
話說,這個第一對聯想來說可謂意義非凡:PC業務是聯想整體轉型取得成功的助推器和糧倉,此次聯想PC再度位居全球第一不僅僅意味著一個業務單元取得成就,也意味著聯想夯實的產品力基礎,強大的品牌力和快速的渠道整合能力。可以說此次兩個調查機構同時給出聯想繼續保持PC市場龍頭地位的結論,給聯想轉型智慧物聯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成績單。
曾幾何時,PC是“夕陽”產業的說法甚囂塵上,無非是講PC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停止增長。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是一個不再需要創新與熱情的行業。與之相反,PC是一個極為成熟的市場,產品競爭力大部分來自設計、效能、品質,或者這些因素之間的平衡。CES 2019上推出系列PC新品已經充分驗證了聯想PC的創新能力,而以PC裝置為基礎,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會員體系,則是聯想攻佔使用者心智、積聚使用者口碑、提升品牌力的有效途徑。
作為全球電腦的霸主,聯想每年銷售上億臺裝置,積累了大量忠實使用者。近兩年,聯想持續提升使用者的體驗,搭建統一的會員經營體系、提升軟硬體協同優化服務。截止目前,聯想會員數量已經突破了1億人次。為更好的滿足使用者需求,聯想會員服務積極打通線上線下資源,通過會員社群、會員日以及2400多家線下的服務站、最快3小時極速到家的物流服務等,為使用者打造全方位的會員服務。
2017年,聯想從大局出發制定了“智慧聯想 服務中國”的總戰略佈局,其中基於中國現狀推行的SIoT戰略中的UDS平臺可以說頗有成效,其中的智慧聯想APP更是深得民心,因為這個應用不僅是聯想與使用者實時互動併為其提供服務的平臺,更是聯想積極整合產品鏈合作伙伴,構建開放的智慧物聯生態的平臺。為了提升更多廠商和裝置在聯想物聯網平臺上的相容性,聯想為大家提供SDK軟體包、硬體模組等支援,真正賦能合作伙伴,形成跨界、開放、務實的合作陣型,真正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快速打造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裝置和服務,不斷接觸使用者、不斷了解使用者、從而極致悅客,牢牢抓住使用者。
一方面通過PC裝置超強的產品力,積累大量忠實使用者;另一方面,“以客戶為中心”搭建統一的會員經營體系,聆聽使用者需求,持續完善使用者的體驗,提升軟硬體協同優化服務;同時,推出“智慧聯想”APP,打造使用者+裝置+雲服務的UDS雲平臺,通過雲平臺,將使用者、裝置和服務三方面銜接起來,通過生態夥伴共同的努力提升使用者體驗,同時也讓UDS雲平臺在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價值。
筆者認為,強調技術,強調雲平臺的服務能力,這代表著“智慧聯想”將不止停留在智慧家庭這一個領域,對於整個聯想而言,“智慧聯想”將會逐漸成為一項基礎能力,或者說,至少是聯想各終端業務線的“標配”。藉助“智慧聯想”APP,將聯想所有產品使用者打通,通過行業絕對領先的PC產品線使用者,拓展到手機、SIoT等產品線,甚至第三方智選品牌,未來還可能向智慧辦公等領域延伸,全線打通。從PC開始,讓裝置不止於裝置,而成為聚合使用者的開端,聯想依託自身強大的AI和雲端計算等技術儲備,不斷創新打磨產品,深化強大科研創新能力帶來的優勢,為使用者打造全新的智慧PC體驗,繼續引領推動PC行業發展。
聯想智慧服務成“新增長引擎”
如果說技術是推動行業變革和產品升級的原動力,但要想真正讓技術走入市場和千家萬戶,就必須建立完善的服務配套體系。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認為,在全域智慧化佈局中,聯想特有的智慧服務是佈局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在傳統的銷售模式下,企業以向客戶銷售產品為目的,以產品對客戶的交付為終點,客戶與企業之間幾乎沒有互動可言,這直接導致企業難以與客戶建立緊密、長效的連線關係。對此,聯想不僅提出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戰略轉型,更在轉型過程中大刀闊斧的重構了業務流程。過去的聯想,是通過To B瞭解To C,通過渠道瞭解消費者。新的業務流程下,聯想直接積累消費者的客戶資料,所有的產品開發、市場營銷都直接與消費者接觸。
不久前,聯想中國區進行了一次重要的組織架構調整。根據調整,原本按照產品線區隔的商用PC、ThinkPad事業部和消費PC部門,被整合成為大客戶事業部、中小企業事業部和消費事業部三個部門。服務將成為繼PC、新型智慧裝置等產品之後聯想新的“增長引擎”,新設立的服務事業部將聚焦在“服務”產品的打造上,同時與大客戶事業部、中小企業事業部、消費事業部做到協同。
在筆者看來,聯想中國區此次調整,是聯想從組織層面更徹底地向以客戶為中心進行的轉型,新的業務群將更加深耕於客戶服務,針對To B、To b、To C三類客戶,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可以看出,在聯想的轉型中,服務是和PC、手機等裝置地位同樣重要的產品,服務就是Device+中的那個重要的“+”。
結語
筆者認為,聯想沒有因市場份額第一而固步自封,仍不斷堅持投入到創新方向,推動PC產業升級,其社會意義也超出了科技行業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