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坐擁嫦娥探月系列火箭殘骸 他將其製成相關衍生品 打造航天IP
於文德認為打造航天IP可以提升人們對科技進步的認同感。
文 | 鉛筆道記者 劉小倩
一支含有火箭殘骸的筆被公開評估到80萬美元以上,看到這個價格,於文德心動了。在當下文化IP創業大爆炸的時代,代表中國科技制高點的嫦娥工程以及發射完成後的火箭廢棄材料走進了他的視野,於是,他開始收集航天垃圾並想變廢為寶。
今年8月,於文德創辦北京萬戶創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為嫦娥探月系列火箭殘骸的獨家收藏方。他將火箭殘骸與商業做連結,讓這些本應廢棄銷燬的火箭殘骸製成相關衍生品。
“除了稀缺性,我們更看重的是其精神核心。”於文德認為,打造航天IP可以提升人們對科技進步的認同感,是中國航天夢體現的一種方式。
注:於文德承諾文中資料無誤,為內容真實性負責。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已備份速記錄音。
70年代初,美國用登月火箭殘骸製造了兩隻圓珠筆。其中一支曾被美國總統卡特攜帶去參加聯合國大會,在當時這一舉動引起了一陣轟動。2006年,另一支筆被公開評估,價值在80萬美元以上。
2013年,團隊在中國工商銀行推出的《嫦娥奔月》系列貴金屬雕塑產品,得到了收藏者的廣泛認可。“這其中就融入了火箭材料的元素,兩者的結合已經被證明了市場價值,這個方向是值得我們進一步努力的。”
在於文德看來,隨著中國航天的成就被媒體廣泛宣傳,以及民眾對中國科技的認同感加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其價值,並願意為此概念的衍生品買單。
2018年,於文德創辦北京萬戶創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併成為嫦娥系列火箭特殊稀缺金屬的獨家收藏方。他將火箭殘骸與商業做連結,把航天IP的概念運用到衍生品上,為它增加附加值。
為了打造精美藝術品,萬戶創世還將簽約藝術家,並對藝術品進行全球巡迴展覽。於文德表示,之所以選擇嫦娥,是因為它有故事可講。嫦娥奔月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本身就有一定受眾。此外,“嫦娥系列”也是一個穩定的可延續性題材。
由於材料稀缺、意義大,這類衍生品和藝術品的價格也相對較高。於文德將使用者定位為25~38歲的社會精英人群,以及38~60歲的高淨值人群。“這類高階使用者消費力強,願意為稀缺性價值產品買單。”
雖然成功拿到“嫦娥系列”的火箭材料,但為了打造航天類IP,於文德知道,他還需要克服市場教育問題。如何讓消費者為文創類作品買單?這是文創類公司面臨的共同難題。
於文德認為,大眾對於融入火箭殘料衍生品的的熱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巨集觀環境、消費者需求才是決定性因素。雖然目前有的文創類產品單品銷量較為可觀,但是與具有“儀式感”的火箭殘骸相結合的較少。“如果消費者能看到嫦娥探月元素被鑲嵌在品牌產品上,消費者一定會動心。”
為了加速“教育”市場,他決定通過與知名品牌合作的方式來增加航天IP的曝光程度,讓更多消費者意識到它的價值。
談及競爭優勢,於文德表示,“我們擁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珍貴資源——嫦娥探月系列火箭殘骸,這些材料經過公證機構認證,更是獨家收藏。”
現階段,萬戶創世已與7位藝術家合作,並開始雕琢7件藝術品,準備在明年建國70週年的時候全球巡展,弘揚民族精神。
未來,萬戶創世將與奢侈品珠寶、腕錶、郵票等公司合作,共同開發探月主題產品,並在線下實體店銷售。此外,團隊還計劃與國際知名藝術家合作,共同開發探月主題產品,銷售限量版藝術衍生品。
/The End/
編輯 | 吳晉娜 校對 | 王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