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虛假醫療廣告中分羹食利 權健和今日頭條到底能走多遠?
近日,一條“丁香醫生 權健”的訊息高掛熱搜榜首,開啟後映入眼簾的是“權健”、“廣告”、“虛假”、“癌症”、“致死”等關鍵詞,讓本來就不平靜的醫療領域再度風起雲湧。據瞭解,起因是 12 月 25 日,微信公眾號“丁香醫生”發表的一篇名為 《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的文章在朋友圈引起雪崩式刷屏。
除“周洋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外,有關權健傳出的荒謬說法層出不窮:“三個月就可痊癒”、“衛生巾可以治前列腺”、“鞋墊救心臟病”“火療包治百病”等成功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隨著被報道出的火療事故及“周洋事件”,公眾也恍然大悟,全是虛假廣告!
央視主播朱廣權曾在節目中對這些產品給出評語,“沒有最能吹,只有更能吹。”終於,在2016年,由於虛假宣傳產品的功效,權健自然醫學集團再次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通報。
究竟虛假醫療廣告會帶來多大的利益,讓他們枉顧人倫生命?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在弄虛作假這件事情上,權健並不是“一個人在打仗”,其中比較出名的還有今日頭條。
今年3月份,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曝光“今日頭條”在二三線城市的APP介面刊登虛假廣告,並且假冒的是中國百年老字號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北京同仁堂承擔了假廣告帶來的產品全面下架、召回以及品牌受損等一系列嚴重損失。今日頭條的違規“二跳”,本質上是逃避今日頭條廣告稽核體系的作弊行為,嚴重侵犯了使用者和客戶的權益。
根據我國《廣告法》第十六條規定,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今日頭條的行為實屬知法犯法,為此,國家相關部門就今日頭條違法釋出同仁堂保健食品廣告以及非處方藥非法廣告,施行罰款300萬元處罰。然而僅300萬罰款如何能平復被虛假廣告欺騙、被假藥耽誤治療的廣大使用者和求醫者!
另外,根據我國《廣告法》相關規定可知,未經審查,不得釋出醫療、藥品、醫療器械、農藥、獸藥和保健食品廣告。可早在2016年6月,今日頭條就已為廣告客戶釋出數條醫療類廣告:種牙、口腔CT、眼科鐳射、老人鑲嵌假牙廣告等等。
如牛皮癬一樣存在的醫療廣告在今日頭條的不斷出現,讓人不禁發問:這些廣告帶來的利潤到底多麼巨大,以至於讓今日頭條一次次觸犯法律,即使被責令停止釋出違法廣告、
處罰上百萬的罰款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