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在肩膀上的音箱好不好用?試過之後有話想說
如果你也是一位數碼愛好者,相信也會如筆者一樣,對一切有趣的事物充滿好奇。一些奇怪的、新鮮的數碼產品總能吸引我們的注意力。BOSE在前不久推出了一款“新奇”產品——Bose SoundWear可穿戴揚聲器,當時給我的感覺便是:音箱這種東西,還能像衣服一樣掛在身上?
將信將疑的筆者懷著嚐鮮的心態,試用了兩週。結果,還真香啊!這裡,便分享下此間的一些試用體驗:
不想用座式音響開功放,怕吵到隔壁?又不想戴耳機,怕弄疼耳朵?選它就對了。
畢竟Bose SoundWear可穿戴揚聲器的定位,介於音箱與耳機之間。它聲音指向性強,不會向四周傳遞聲波,因此不易吵到別人;又不想耳機一樣,它沒什麼封閉性,夏日佩戴也不必擔憂悶得耳朵受不了。
那麼,什麼情況或者說什麼場景中更適合使用Bose SoundWear可穿戴揚聲器呢?從BOSE各式官宣圖中不難看出,大部分使用區域集中在居家環境,如廚房、臥室、書房之類。說明Bose SoundWear理想的使用環境應該在私密的、獨立的個人空間內。所以筆者喜歡煮飯的時候佩戴,試想一下,在一個開放式廚房裡,一邊做著心愛的菜餚一邊聽聽喜歡的音樂,多麼愜意啊。
而在經過親測試用之後,筆者也發現雖說聲波有指向性,但他人也非完全無法感受,比如辦公室的鄰座同事或多或少都能聽到一些聲音,所以筆者也不太提倡工作區域使用,當然若你有獨立的房間便另當別論。
相信我,除了睡覺與洗澡,從早到晚你都願意把Bose SoundWear“穿”起來,畢竟太舒服了。這當然也有人體工程學巧妙設計的一大份功勞,但更多的是揚聲器本身“輕盈”與“親膚”兩大特色,佩戴起來近似無感,加上柔軟有彈性的包裹塗層的親膚質感,那叫一個舒適。
Bose SoundWear隨機附贈一個黑色彈性保護套,套上後並沒有影響音質,還防靜電。而且,還有色彩可選(需另購),石南灰、午夜藍以深梅紅,很人性化值得點贊。
而回歸到揚聲器本質上,Bose SoundWear除了可以掛在肩膀上外,與其他藍芽音箱有何區別呢?
Bose SoundWear著重沉浸式聽感,也就是俗話說的“身臨其境般”的聽覺享受。如何實現呢?Bose SoundWear採用先進的音訊導波管技術,使發聲單元能推送空氣穿過頸帶中兩個音訊導波管到達另一端的埠,從而實現聲音向上精準傳導,並儘可能地減少聲波外散,還原出原汁原味的環繞聲震撼音質。這是傳統的單向性的藍芽音量無法帶來的聲感體驗,也是別人聽到的聲音很小,自己聽卻很爽的原因。
所謂的沉浸式聽感,好比戴上封閉性極好的耳機聽LIVE音樂。而Bose SoundWear就是這樣,聲音很純粹沒有雜質,但又不封閉,別人從遠處喊你一聲,你也能聽到並回復。
另外,音訊導波管長27.9cm並支援大角度的隨意彎曲,搭配上柔軟的外殼,日常使用也得以保障,不易因大力掰彎而有損音質。
聲音方面,Bose SoundWear很好地繼承了BOSE家獨特的低頻優勢,那充沛的量感是BOSE自有的強項,尤其是當你在聆聽打擊類音樂,甚至是觀看場景火爆的好萊塢大片時,那種震撼的氛圍感是文字無法完美表達的。而中高頻則可圈可點,亮而不刺,人聲適中,聲音過度也比較自然,算得上是BOSE音箱中的頂級佳作。
不過有一說一,既然是使用體驗,所以也提一丟丟不足吧。
指向性太強。上文提到的不俗的指向效能提供良好的沉浸式聽感,但成也蕭何敗蕭何,揚聲器指向性太強,當你頭部大幅度轉動(比如扭頭拿起手機等)時,肩上揚聲器與耳朵間的聲波通道形成錯位,聲音就有輕微割裂感,這也是不建議戶外或是運動使用的原因。
幸好瑕不掩瑜,聲音以及佩戴方面的優勢還是有目共睹的,安靜地在家Bose SoundWear看場電影;或是戴著它到廚房做點食料(對!Bose SoundWear還防水)時,聽聽新聞戲曲,也是非常不錯的。